一种绳索扣,它是由座体、扣持装置及推移片组成,其特征是:该座体为具有贯穿且呈渐扩状的通道,于外表面透设有一穿孔;该扣持装置为具有滑块、定位部及位于二者间的弹性体所构成,该定位部为定位于通道的一侧开口,该滑块及弹性体则收容于该座体的通道内,且滑块二侧设有啮合面;该推移片的扣合部为穿过该座体的穿孔卡合于该扣持装置的滑块上,并使推移面位于该座体的穿孔外表面,推动该推移片,带动该滑块挤压或放松弹性体而形成位移,使该扣持装置的滑块二侧啮合面与座体的渐扩通道间具有不同的间隙,固定穿设于该间隙中的绳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绳索扣,特指将扣合装置置入定位座体的通道中,并以推移片从座体外表的穿孔与扣合装置固定,通过推动推移片使扣合装置的滑块二侧啮合面与座体的通道形成不同的间隙,以达到可有效固定穿设的绳索使用的目的。参阅附图说明图10所示,是传统的绳索扣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现今背包大部份皆以此类型的扣具使用,由图中了解,其按钮A为一阶梯状设计,其中央柱身为开设有一透空孔A1,而下端水平延设出一上方平整而下方为弧面的凸块A11,当按钮A底侧端所凸设的固定柱A2压入弹簧C的顶缘,并使弹簧C的顶端孔径对正于座体B的定位柱B3后,即可将按钮A的凸块A11沿座体B内径顶端凸出的二导斜面B2处推入,便使透空孔A1与座体B二对应壁面的透空孔B1相对正,再将一般绳索的二头部穿入,以利按钮A通过弹簧C受挤压后的复位弹性,来将绳索固定于透空孔A1及透空孔B1处。其主要缺陷在于此种固定方式极易使绳索与绳索扣于外力扭动时,因绳索扣与绳索间并无有效的啮合与定位结构产生,便使绳索扣轻易游移于绳索的外径上。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传统物品的缺点,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和修改,创造出本技术的有效固定穿设的绳索使用的绳索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绳索扣,通过扣合装置是从下方置入座体的通道中,并以推移片自座体外表的穿孔与扣合装置固定,通过是否推动推移片来使弹性体形成挤压或放松状态,而使扣持装置的滑块二侧啮合面与座体的通道形成不同的间隙,达到有效固定穿设的绳索使用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绳索扣,它是由座体、扣持装置及推移片组成,其特征是该座体为具有贯穿且呈渐扩状的通道,于外表面透设有一穿孔;该扣持装置为具有滑块、定位部及位于二者间的弹性体所构成,该定位部为定位于通道的一侧开口,该滑块及弹性体则收容于该座体的通道内,且滑块二侧设有啮合面;该推移片的扣合部为穿过该座体的穿孔卡合于该扣持装置的滑块上,并使推移面位于该座体的穿孔外表面,推动该推移片,带动该滑块挤压或放松弹性体而形成位移,使该扣持装置的滑块二侧啮合面与座体的渐扩通道间具有不同的间隙,固定穿设于该间隙中的绳索。该扣持装置的推移面内侧的扣合部延设有二相反的扣勾,该滑块的中央开设有扣孔,该二相反的扣勾由该座体的穿孔处伸入而卡入于扣孔内呈定位。该扣孔二对角壁面向内凸设有扣合片。该扣持装置的扣合部的二扣勾与推移片间具有二凸块,该二凸块啮合于该座体的穿孔二侧。该座体接近较宽通道出口处设有定位孔,该扣持装置的定位部侧边设有对应的凸扣,该定位部容入该座体的较宽通道内,使该凸扣卡入该定位孔中呈定位。该座体接近较宽通道出口处凹设有定位槽,该扣持装置的定位部侧边设有对应的定位片。该座体的穿孔外侧表面凹设有凹槽,该推移片左右侧边啮合于该凹槽二侧。该滑块的啮合面为波浪状的棘齿设计,其顺向斜面为朝较窄的通道出口。该弹性体为呈连续弯折状。该座体的通道开口的壁面延伸有环状的织带固定部。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侧面动作示意图1。图7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侧面动作示意图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10是传统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扣持装置2是于滑块21与定位部22之间具有弹性体23,而滑块21两侧为具有呈波浪状的啮合面211,其上设有多数棘齿2111,并于滑块21的中央开设有扣孔212,且于扣孔212壁面对角处设有向内凸出的扣合片2121,而定位部22的后侧下缘则具有一定位片221,且定位部22前、后壁面两侧各设有凸扣222。该推移片3的推移面31后侧为凸设有扣合部32,此扣合部32为具有二凸块321及凸块321上的扣勾322,且二扣勾322的勾状端互为相反方向。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绳索扣为将扣持装置2由座体1通道11较宽处置入座体1的通道11内,此时扣持装置2的定位部22所设立的定位片221为容入于座体1的定位槽111内,且定位部22的多数凸扣222则卡入于座体1的定位孔13中,使扣持装置2的滑块21及弹性体23收容于座体1的通道11中,然后将推移片3以扣合部32的扣勾322由座体1凹槽1 2处所设立的穿孔121处穿入扣持装置2的扣孔212内,进而扣持于扣孔212的扣合片2121上,并使推移片3的推移面31两侧边啮合于座体1的凹槽12处,另其扣持装置2的定位部22的凸块321两侧边也啮合于穿孔121,以此构成本技术的整体。参阅图1、图3-图7所示,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立体剖面示意图、侧视剖面示意图、使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使用的侧面动作示意图1及侧面动作示意图2,本技术于使用时,先推动推移片3的推移面31,而使推移片3的扣合部32结合的滑块21于穿孔121及通道11内产生位移,且由于滑块21二侧的啮合面211均呈一斜面,因此使啮合面211与座体1内渐扩通道11二侧壁面形成有可供绳索4穿设的间隙,再将绳索4穿入上述的间隙内,然后,再将推移片3放开,使扣持装置2的弹性体2 3回复,同时,并随之带动推移片3回到定位,此时,其滑块21二侧的啮合面211与座体1内通道11所形成的间隙变小,可使滑块21二侧啮合面211的棘齿2111将绳索4压合定位,并通过弹性体23的复位弹性来使绳索4在外力拉扯时受啮合面211的棘齿2111干涉以防止绳索4松脱,再者,通过推动推移片3来使弹性体2 3形成挤压或放松状态,而使扣持装置2的滑块21二侧啮合面211与座体1的通道11形成不同的间隙,而可有效固定穿设一不同尺寸大小的绳索4使用。实施例2参阅图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立体剖面示意图,该座体1的通道11开口壁面为进一步延伸出一环状的织带固定部14,以供织带5穿设使用。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故不重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拘限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绳索扣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所述的功效及目的,本技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绳索扣,它是由座体、扣持装置及推移片组成,其特征是该座体为具有贯穿且呈渐扩状的通道,于外表面透设有一穿孔;该扣持装置为具有滑块、定位部及位于二者间的弹性体所构成,该定位部为定位于通道的一侧开口,该滑块及弹性体则收容于该座体的通道内,且滑块二侧设有啮合面;该推移片的扣合部为穿过该座体的穿孔卡合于该扣持装置的滑块上,并使推移面位于该座体的穿孔外表面,推动该推移片,带动该滑块挤压或放松弹性体而形成位移,使该扣持装置的滑块二侧啮合面与座体的渐扩通道间具有不同的间隙,固定穿设于该间隙中的绳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扣,其特征是该扣持装置的推移面内侧的扣合部延设有二相反的扣勾,该滑块的中央开设有扣孔,该二相反的扣勾由该座体的穿孔处伸入而卡入于扣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玉旭,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