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卫忠专利>正文

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及公路桥梁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7074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及公路桥梁防撞装置,包括沿内行车道指向外行车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第三缓冲机构和底座,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曲型板和设置于曲型板突出部的防撞条,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可相对第一套筒滑动的第一滑杆和套设于第一滑杆上的第一缓冲层,第一滑杆和第一缓冲层的一端分别与曲型板相连接,第三缓冲机构包括与底座相连接的第二套筒、可相对第二套筒滑动的第二滑杆和第二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底座相连接,第二滑杆背离第二缓冲层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第三缓冲机构可实现对车辆的多次缓冲,降低车辆撞击的损坏程度。

Highway bridge anti-collision structure and highway bridge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way bridge anti-collision structure and a highway bridge anti-collision device, including a first buffer mechanism, a second buffer mechanism, a third buffer mechanism and a base which is directed to the direction of an outer Lane Lane in an inner lane. The first buffer mechanism includes a curved plate and a collision avoidance strip set in the protruding part of a curved plate, and second slowly. The punch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irst sleeve, a first slide bar that can slide relative to the first sleeve, and a first buffer layer on the first slide bar. One end of the first slide bar and the first buffer laye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urved plate, respectively. The third buffer mechanism includes a second sleeve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a second sliding rod that can slide on the second sleeve, and a third slide. The two buffer layer,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buffer lay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rod and the base, and the one end of the second slide bar from the second buffer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eeve. By setting the first buffer mechanism, the second buffer mechanism and the third buffer mechanism, the multiple buffer can be realized to reduce the damage degree of the vehicle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及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保障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及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汽车成为各家各户的必备物品,但是同时汽车也带给了人们安全问题,公路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所以公路梁的防撞装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有的公路桥梁防撞装置,防撞效果并不明显,超过其承受能力,不能降低汽车撞击公路桥梁所带来的危害以保护公路结构安全。现有的防撞设施多是防止对撞击力直接作用于公里桥梁,或是对撞击力进行消能缓冲,但其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通行,此外缓冲效果差,不够安全可靠,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及公路桥梁防撞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防撞设施缓冲效果差、实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路桥梁防撞结构,设置于靠近行车道的一侧,包括沿内行车道指向外行车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第三缓冲机构和底座;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曲型板和设置于所述曲型板突出部的防撞条;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筒滑动的第一滑杆和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上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曲型板相连接;所述第三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第二套筒、可相对所述第二套筒滑动的第二滑杆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杆和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背离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滑杆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套筒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滑杆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滑杆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滑杆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套筒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滑杆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条为橡胶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为弹簧。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支架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套筒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套筒的表面相贴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包括沿内行车道指向外行车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第三缓冲机构和底座,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曲型板和设置于曲型板突出部的防撞条,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可相对第一套筒滑动的第一滑杆和套设于第一滑杆上的第一缓冲层,第一滑杆和第一缓冲层的一端分别与曲型板相连接,第三缓冲机构包括与底座相连接的第二套筒、可相对第二套筒滑动的第二滑杆和第二缓冲层,第二缓冲层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底座相连接,第二滑杆背离第二缓冲层的一端与第一套筒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第三缓冲机构可实现对车辆的多次缓冲,降低车辆撞击的损坏程度。该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在使用时,当车辆撞击到曲型板上时,曲型板上设置的防撞条首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此过程为第一缓冲作用,随着车辆的继续撞击,曲型板挤压第一缓冲层,使第一滑杆向底座方向移动进入到第一套筒中,沿着第一套筒滑动,第一套筒为第一滑杆提供一个导向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限定作用,此过程为第二次缓冲作用,随着车辆撞击的深入,第一套筒挤压第二滑杆,第二滑杆挤压第二缓冲层,第二套筒为第二滑杆提供一个导向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限定作用,此过程为第三次缓冲作用。该公路桥梁防撞结构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和第三缓冲机构,将车辆对于公路桥梁的冲击力逐步降低,减轻了车辆撞击的毁坏程度,保护桥梁公路的安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公路桥梁防撞结构,还包括沿公路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混凝土墙和混凝土基础;所述公路桥梁防撞结构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墙和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混凝土基础内设置有锚固钢筋;所述混凝土墙内设置有与所述锚固钢筋相连接的构造钢筋。进一步的,所述公路桥梁防撞结构至少为一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公路桥梁防撞装置与上述所述的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路桥梁防撞装置、灯体和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标:1-第一缓冲机构;2-第二缓冲机构;3-第三缓冲机构;4-底座;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11-曲型板;12-防撞条;21-第一套筒;22-第一滑杆;23-第一缓冲层;31-第二套筒;32-第二滑杆;33-第二缓冲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桥梁防撞结构,设置于靠近行车道的一侧,包括沿内行车道指向外行车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1、第二缓冲机构2、第三缓冲机构3和底座4;第一缓冲机构1包括曲型板11和设置于曲型板11突出部的防撞条12;第二缓冲机构2包括第一套筒21、可相对第一套筒21滑动的第一滑杆22和套设于第一滑杆22上的第一缓冲层23;第一滑杆22和第一缓冲层23的一端分别与曲型板11相连接;第三缓冲机构3包括与底座4相连接的第二套筒31、可相对第二套筒31滑动的第二滑杆32和第二缓冲层33;第二缓冲层3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底座4相连接;第二滑杆32背离第二缓冲层33的一端与第一套筒21相连接。该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包括沿内行车道指向外行车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1、第二缓冲机构2、第三缓冲机构3和底座4,第一缓冲机构1包括曲型板11和设置于曲型板11突出部的防撞条12,第二缓冲机构2包括第一套筒21、可相对第一套筒21滑动的第一滑杆22和套设于第一滑杆22上的第一缓冲层23,第一滑杆22和第一缓冲层23的一端分别与曲型板11相连接,第三缓冲机构3包括与底座4相连接的第二套筒31、可相对第二套筒31滑动的第二滑杆32和第二缓冲层33,第二缓冲层3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和底座4相连接,第二滑杆32背离第二缓冲层33的一端与第一套筒21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机构1、第二缓冲机构2、第三缓冲机构3可实现对车辆的多次缓冲,降低车辆撞击的损坏程度。该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在使用时,当车辆撞击到曲型板11上时,曲型板11上设置的防撞条12首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此过程为第一缓冲作用,随着车辆的继续撞击,曲型板11挤压第一缓冲层23,使第一滑杆22向底座4方向移动进入到第一套筒21中,沿着第一套筒21滑动,第一套筒21为第一滑杆22提供一个导向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限定作用,此过程为第二次缓冲作用,随着车辆撞击的深入,第一套筒21挤压第二滑杆32,第二滑杆32挤压第二缓冲层33,第二套筒31为第二滑杆32提供一个导向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限定作用,此过程为第三次缓冲作用。该公路桥梁防撞结构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1、第二缓冲机构2和第三缓冲机构3,将车辆对于公路桥梁的冲击力逐步降低,减轻了车辆撞击的毁坏程度,保护桥梁公路的安全。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套筒21与第一滑杆22同心设置;第一套筒2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开口朝向第一滑杆22设置。进一步的,第一套筒21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滑杆22的直径。在该实施例中,当车辆撞击到曲型板11上时,曲型板11上设置的防撞条12首先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此过程为第一缓冲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及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靠近行车道的一侧,包括沿内行车道指向外行车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第三缓冲机构和底座;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曲型板和设置于所述曲型板突出部的防撞条;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筒滑动的第一滑杆和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上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曲型板相连接;所述第三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第二套筒、可相对所述第二套筒滑动的第二滑杆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杆和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背离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靠近行车道的一侧,包括沿内行车道指向外行车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第三缓冲机构和底座;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曲型板和设置于所述曲型板突出部的防撞条;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可相对所述第一套筒滑动的第一滑杆和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上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曲型板相连接;所述第三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第二套筒、可相对所述第二套筒滑动的第二滑杆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杆和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背离所述第二缓冲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滑杆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套筒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滑杆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滑杆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忠侯建立郑金雨郑卫平姜风华刘辉李红枝班保同
申请(专利权)人:郑卫忠侯建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