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建廷专利>正文

管内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03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管内固定结构,即将物件固定在管端或管内的方式,包含:一第一管,具有一管内壁与一管内部空间,管内壁环绕管内部空间;一管固定件,管固定件的部分或全部从第一管的管端口被套至管内部空间,且在管固定件的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一开孔,开孔内设有一容置部,容置部按一预设角度由开孔朝管内壁的方向延伸;至少一螺固件,螺固件的一端定义为操作端,螺固件的另一端定义为穿入端,螺固件的直径由操作端朝向穿入端缩小;其中,将螺固件从管端口朝管内部空间的方向穿入开孔,即穿入端由开孔旋转穿入容置部时,螺固件的穿入端顶持于管内壁,并在管内壁形成有一微凹槽,且微凹槽与容置部分别形成有一与螺固件形状互补的一嵌合部螺纹。

Internal fix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kind of internal fixation structure, which is the way to fix the object in the pipe end or tube. It includes a first tube with a tube inner wall and a tube inner space,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is surrounded by the inner space of the tube; a pipe fixed part, the pipe fixed part is or all from the tube port of the first tube to the inner space of the tube, and it is also in the inner space of the tube. The proper position of the pipe fixe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pen hole, an opening inside the opening hole, and the accommodation part extending from the opening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by a preset angle; at least one screw firmware is defined as the operating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crew firmware is defined as the penetration end,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tud parts is reduced from the operating end to the penetration end. Small; in which the screw firmware is penetrated from the pipe port to the inner space of the tube, that is, when the penetration end is rotated through the opening, the insertion end of the screw firmware is hel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and a micro groove is form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and the micro groove and the accommodating part form a chimeric thread that complements the shape of the screw firmw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内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管固定结构,尤其是一种由管内将物件固定在管内或管端的管内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用来将物件固定在管子内部或管端的管固定结构,如管套或管塞等为避免脱落时,至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管外的固定结构,另一种是使用管内的固定结构。现有的管外固定结构是将物件放置到管内或管端的位置,用一螺丝由管壁外部穿入,螺丝直接贯穿管壁与物件,已达成固定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螺丝的头部会凸出在管子外部,如需在管子外部再套一个外管,则螺丝头部会影响管子无法顺利套入外管中,为了顺利在管子外部套上外管,通常就需要加大外管的管径或在管子螺丝穿入的位置先预设一个螺丝头部的内凹位置。无论是加大外管管径或是预设一个螺丝头部的内凹位置,都会影响产品的体积,造成材料与加工成本增加、运输成本的增加,产生不必要的浪费。现有的管内固定结构经常是透过带有弹性的辅助件,如梅花形管内螺母。将梅花型管内螺母固设在管内的适当位置,再利用一螺固件将物件与梅花型管内螺母固定。此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额外增加一个辅助件,除了材料成本增加,也会增加加工成本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管的固定结构因产品体积增加与额外辅助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内固定结构,是将螺固件由管端口穿入管内,同时穿入管固定件,借由螺固件与管内壁相互嵌合而将管固定件固定在管内或管端。此种由内部向外固定的结构,不会影响产品体积,也不需要额外辅助件,而且操作简单,可达成固定的目的,又可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第一管,该第一管具有一管内壁与一管内部空间,该管内壁环绕该管内部空间;一管固定件,该管固定件的部分或全部从该第一管的管端口被套入至该管内部空间,且在该管固定件的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一开孔,该开孔内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按一预设角度由该开孔朝该管内壁的方向延伸;至少一螺固件,该螺固件的一端定义为操作端,该螺固件的另一端定义为穿入端,该螺固件的直径由该操作端朝向该穿入端缩小;其中,将该螺固件从该第一管的管端口朝该管内部空间的方向穿入该开孔,即该穿入端由该开孔旋转穿入该容置部时,该螺固件的穿入端顶持于该管内壁,并在该管内壁形成有一微凹槽,且该微凹槽与该容置部分别形成有一与螺固件形状互补的第一嵌合部螺纹与第二嵌合部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该螺固件由该管端口穿入该管内部空间,是一种借由该螺固件与该管内壁相互嵌合而固定的方式,在该管固定件受到与该第一管管身平行的外力时,因该螺固件的穿入端与该微凹槽有该第一嵌合部螺纹而紧密结合,有效的避免该管固定件因受外力而与第一管分离。且如需要将该管固定件从该第一管的管内或管端卸下来,仅需将该螺固件旋转拉出即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分解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前的仰视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前沿BB线的局部剖面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时的仰视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时沿CC线的局部剖面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该螺固件拉出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的仰视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该螺固件拉出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沿DD线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分解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前的仰视图;图6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前沿EE线的局部剖面图;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时的仰视图;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时沿FF线的局部剖面图;图8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该螺固件拉出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的仰视图;图8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该螺固件拉出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沿GG线的局部剖面图;图9A为本技术实施例三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的仰视图;图9B为本技术实施例三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沿HH线的局部剖面图;图10A为本技术实施例四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的仰视图;图10B为本技术实施例四该螺固件穿入该开孔与该容置部之后沿II线的局部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管11管内壁111微凹槽112第一嵌合部螺纹12管内部空间13管端口14微凸起15穿孔2管固定件21开孔211开口22容置部23缺口221第二嵌合部螺纹3螺固件31操作端32穿入端4套管5弹簧6密封件A预设角度U沟槽L穿入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到图10B,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该说明非为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如图1到图4B所示,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管内固定结构,用以满足在管内或管端固定物件的需求,包含一第一管1,该第一管1具有一管内壁11与一管内部空间12,该管内壁11环绕该管内部空间12;一管固定件2,该管固定件2的部分或全部从该第一管1的管端口13被套入至该管内部空间12,且在该管固定件2的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一开孔21,该开孔21内设有一容置部22,该容置部22按一预设角度A由该开孔21朝该管内壁11的方向延伸;至少一螺固件3,该螺固件3的一端定义为操作端31,该螺固件3的另一端定义为穿入端32,该螺固件3的直径由该操作端31朝向该穿入端32缩小;其中,将该螺固件3从该第一管1的管端口13朝该管内部空间12的方向穿入该开孔21,即该穿入端32由该开孔21旋转穿入该容置部22时,该螺固件3的穿入端32顶持于该管内壁11,并在该管内壁11形成有一微凹槽111,且该微凹槽111与该容置部22分别形成有一与螺固件3形状互补的第一嵌合部螺纹112与第二嵌合部螺纹221。借由此方式,该螺固件3由该管端口13穿入该管内部空间12,是一种借由该螺固件3与该管内壁11相互嵌合而固定的方式,在该管固定件2受到与该第一管1管身平行的外力时,因该螺固件3的穿入端32与该微凹槽111有该第一嵌合部螺纹112而紧密结合,可避免该管固定件2因受外力而与第一管1分离。且如需要将该管固定件2从该第一管1的管内或管端卸下来,仅需将该螺固件3旋转拉出,则第一管1与管固定件2即可分开。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为该管内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2A到图4B为将该管固定件2的部分套入该管内部空间12,其中图2A与2B分别为该螺固件3穿入该开孔21与该容置部22之前的仰视图与沿BB线的局部剖面图,该容置部22的周缘为平滑的面,按一预设角度A从该开孔21朝该管内壁11的方向缩小,该预设角度A为该容置部22的穿入轴线L与该管内壁11所夹的一锐角;图3A与3B分别为该螺固件3旋转穿入该开孔21与该容置部22时的仰视图与沿CC线的局部剖面图,该螺固件3的穿入端32沿该穿入轴线L由该开孔21旋转穿入该容置部22时,在该容置部22形成有一与该螺固件3形状互补的该第二嵌合部螺纹221,且该穿入端32顶持于该管内壁11,并在该管内壁11形成有一微凹槽111,该微凹槽111形成有一与该螺固件3形状互补的该第一嵌合部螺纹112,当第一管1壁厚较薄时,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内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管,所述的第一管具有一管内壁与一管内部空间,所述的管内壁环绕所述的管内部空间;一管固定件,所述的管固定件的部分或全部从所述的第一管的管端口被套入至所述的管内部空间,且在所述的管固定件的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一开孔,所述的开孔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的容置部按一预设角度由所述的开孔朝所述的管内壁的方向延伸;至少一螺固件,所述的螺固件的一端定义为操作端,所述的螺固件的另一端定义为穿入端,所述的螺固件的直径由所述的操作端朝向所述的穿入端缩小;其中,将所述的螺固件从所述的第一管的管端口朝所述的管内部空间的方向穿入所述的开孔,即所述的穿入端由所述的开孔旋转穿入所述的容置部时,所述的螺固件的穿入端顶持于所述的管内壁,并在所述的管内壁形成有一微凹槽,且所述的微凹槽与所述的容置部分别形成有一与螺固件形状互补的第一嵌合部螺纹与第二嵌合部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管,所述的第一管具有一管内壁与一管内部空间,所述的管内壁环绕所述的管内部空间;一管固定件,所述的管固定件的部分或全部从所述的第一管的管端口被套入至所述的管内部空间,且在所述的管固定件的适当位置设有至少一开孔,所述的开孔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的容置部按一预设角度由所述的开孔朝所述的管内壁的方向延伸;至少一螺固件,所述的螺固件的一端定义为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廷
申请(专利权)人:林建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