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801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路面结构,用于园林建筑施工领域,包括素土层和设在素土层上侧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路面结构层包括路基层、设在所述路基层左右两侧的护层、设在所述护层和路基层上侧的石粉垫层以及设在石粉底层上侧的沥青结构层,所述沥青结构层的左右边缘设有侧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路基层可由原有路基打凿形成,通过路基层节约路面结构层用料,为了保证路基层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在路基层的两侧设置护层,路基层顶部通过石粉垫层覆盖;最后为了满足路面通行和耐久要求,顶部设置沥青结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久性好,能够满足园林路面特殊要求。

A kind of garden pavemen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rden pavement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plain soil layer and a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loc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a plain soil layer. The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includes a road base, a protective layer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road base, a stone powder cushion at the upper side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and the subgrade layer, and the stone powder. At the bottom of the asphalt structure layer, the left and right edges of the asphalt structure layer are provided with side stones. The road base can be chiseled by the original subgrade and save the material of the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through the road bas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oad base to meet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the protective layer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base is set. The top of the road base is covered by the stone powder cushion. Finally, the top is set up to meet the pavement and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The top is set up with asphalt junction. Structure. Through the technical propos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durability and can mee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garden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路面结构
本技术用于园林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园林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风景园林路面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公园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最直接的休闲、放松场所,同时风景园林路面还承担着园林建设、养护管理、安全防火及人们的生活对交通运输的需要,它的配布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中各区域的布局和利用率,随着现代生活中景观的深入,对风景园林路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风景园林路面的功能作用和艺术性以及创新策略结合起来,精心的设计,因景设路,因路得景,做到步移景异对园林的使用和美观具有深刻意义。因此,公园风景园林路面的品格对公园的各处景观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好、满足园林路面特殊要求的园林路面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路面结构,包括素土层和设在素土层上侧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路面结构层包括路基层、设在所述路基层左右两侧的护层、设在所述护层和路基层上侧的石粉垫层以及设在石粉底层上侧的沥青结构层,所述沥青结构层的左右边缘设有侧石。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沥青结构层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第一沥青粘层、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第二沥青粘层。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沥青粘层上设有土工布。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AC-13型改性沥青混凝土形成,所述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AC-20型改性沥青混凝土形成。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沥青粘层和第二沥青粘层均采用PC-3乳化沥青形成。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顶面具有由中部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坡度。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石粉垫层中加入8%水泥粉。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护层采用碎石形成。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石与下方的石粉垫层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水泥砂浆层和混凝土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路基层可由原有路基打凿形成,通过路基层节约路面结构层用料,为了保证路基层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在路基层的两侧设置护层,路基层顶部通过石粉垫层覆盖;最后为了满足路面通行和耐久要求,顶部设置沥青结构层。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久性好,能够满足园林路面特殊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技术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路面结构,包括素土层1和设在素土层1上侧的路面结构层,素土层1采用素土夯实,所述路面结构层包括路基层2、设在所述路基层2左右两侧的护层3、设在所述护层3和路基层2上侧的石粉垫层4以及设在石粉底层4上侧的沥青结构层,所述沥青结构层的左右边缘设有侧石5。本技术路基层可由原有路基打凿后压实形成,通过路基层2可节约路面结构层用料,为了保证路基层2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在路基层2的两侧设置护层3,路基层2顶部通过石粉垫层4覆盖;最后为了满足路面通行和耐久要求,顶部设置沥青结构层,沥青结构层边缘通过侧石5保护,侧石灰白色花岗岩荔枝面,齐缝密缝,圆角15°。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久性好,能够满足园林路面特殊要求。其中,所述沥青结构层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6、第一沥青粘层7、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8和第二沥青粘层9,所述第二沥青粘层9上设有土工布。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6采用AC-13型改性沥青混凝土形成,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6厚度40mm,所述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8采用AC-20型改性沥青混凝土形成,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8厚度60mm。第一沥青粘层7和第二沥青粘层9均采用PC-3乳化沥青形成,用量为0.5L/m2。为了路面快速排水,所述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6的顶面具有由中部向左右两侧倾斜的坡度。所述石粉垫层4厚度为100mm,石粉垫层4中加入8%水泥粉。作为优选,护层3采用碎石形成,护层3顶部低于路基层,形成阶梯结构,顶部覆盖石粉垫层4。为了支撑侧石5,所述侧石5与下方的石粉垫层4之间由上到下依次设有水泥砂浆层10和混凝土层11,水泥砂浆层10厚30mm,混凝土层11优选为C25混凝土厚150mm,为了固定侧石5,侧石5外侧边角处设有混凝土压边12。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园林路面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层和设在素土层上侧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路面结构层包括路基层、设在所述路基层左右两侧的护层、设在所述护层和路基层上侧的石粉垫层以及设在石粉底层上侧的沥青结构层,所述沥青结构层的左右边缘设有侧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层和设在素土层上侧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路面结构层包括路基层、设在所述路基层左右两侧的护层、设在所述护层和路基层上侧的石粉垫层以及设在石粉底层上侧的沥青结构层,所述沥青结构层的左右边缘设有侧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结构层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第一沥青粘层、第二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第二沥青粘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沥青粘层上设有土工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剑翔彭文明杨少斌曾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绿化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