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57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对吸管盒进行了改进,将其内部分为吸管储存室和驱动室,驱动室内的吸管输送机构可同时作用于吸管推动口处的所有吸管,将它们向前输送,最接近出管口的吸管被向前推动,其所受到的推力足够大且均匀,能够较好的保证其被顺利推至接管槽内,不易出现卡死的现象。

An automatic suction pip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suction tube device which improves the suction box and divides it into a suction pipe storage room and a driving chamber. The suction pipe conveyer in the driving room can simultaneously act on all the suction pipes at the suction nozzle, and transport them forward, and the suction pipe closest to the outlet is pushed forward. The thrust is large enough and uniform enough to ensure that it is pushed smoothly into the nozzle groove, and it is not easy to get st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取吸管的装置一般包括用于储存吸管的吸管盒,在吸管盒前侧开设有吸管出口,在吸管出口处设置有弹性下压板,将弹性下压板下压后,吸管盒内的吸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吸管出口落出。目前的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推动力度小且推力方向不均匀,因此常常会出现卡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包括吸管盒;所述吸管盒内设置有吸管储存室和位于吸管储存室正下方的驱动室,所述吸管储存室与所述驱动室之间通过吸管推动口连通;所述吸管储存室的前侧壁设置有接管槽并开设有通向所述接管槽的出管口,所述接管槽位于所述出管口的前下方;所述驱动室内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吸管输送机构,所述吸管输送机构包括同步带、两个主同步轮、两个张紧轮和若干布置于同一高度的分同步轮,其中一个主同步轮的中心转动端与所述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连接,两个主同步轮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它们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分同步轮由前至后依次啮合于所述同步带的上边内侧并使同步带上边呈现出水平部分,所述张紧轮啮合于所述同步带上边外侧,所述分同步轮位于两个所述张紧轮之间,所述同步带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所述同步带的上边水平部分位于所述吸管推动口内,且与所述吸管储存室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优选,所述吸管储存室的顶部开口并设置有盒盖。作为优选,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动的出管控制按钮设置于所述驱动室的前外侧。作为优选,所述同步带为橡胶同步带。作为优选,所述同步带沿前后方向布置且位于所述吸管储存室底部的中间位置,其宽度大于所述吸管长度的三分之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吸管盒进行了改进,将其内部分为吸管储存室和驱动室,驱动室内的吸管输送机构可同时作用于吸管推动口处的所有吸管,将它们向前输送,最接近出管口的吸管被向前推动,其所受到的推力足够大且均匀,能够较好的保证其被顺利推至接管槽内,不易出现卡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取吸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吸管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管盒,2-吸管储存室,3-盒盖,4-出管口,5-接管槽,6-出管控制按钮,7-驱动室,8-分同步轮,9-同步带,10-主同步轮,11-张紧轮,12-吸管,13-吸管推动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吸管盒1,吸管盒1内设置有吸管储存室2和位于吸管储存室2正下方的驱动室7,吸管储存室2与驱动室7之间通过吸管推动口13连通;吸管储存室2的前侧壁设置有接管槽5并开设有通向接管槽5的出管口4,接管槽5位于出管口4的前下方;驱动室7内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吸管输送机构,吸管输送机构包括同步带9、两个主同步轮10、两个张紧轮11和若干布置于同一高度的分同步轮8,其中一个主同步轮10的中心转动端与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连接,两个主同步轮10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它们之间通过同步带9传动连接,分同步轮8由前至后依次啮合于同步带9的上边内侧并使同步带9上边呈现出水平部分,张紧轮11啮合于同步带9上边外侧,分同步轮8位于两个张紧轮11之间,同步带9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同步带9的上边水平部分位于吸管推动口13内,且与吸管储存室2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施例中,吸管储存室2的顶部开口并设置有盒盖3,以便向吸管储存室2内放置吸管12。本实施例中,用于控制电机转动的出管控制按钮6设置于驱动室7的前外侧,以方便操作,当持续按住出管控制按钮6,可使得电机持续工作,不断的将吸管12网外送出。本实施例中,同步带9为橡胶同步带9。本实施例中,同步带9沿前后方向布置且位于吸管储存室2底部的中间位置,其宽度大于吸管12长度的三分之一,该布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吸管12所受推力的均匀性,不会出现吸管12偏向的情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按住出管控制按钮6,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9运动,在同步带9外侧的防滑凸棱的摩擦下,同步带9的水平部分带动吸管推动口13处所有的吸管12向前运动,由于吸管12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出管口4处的吸管12能够被稳定的向前推动,其所受推力非常均匀,不会出现偏斜的情况,能够顺利的从出管口4被推出,推出后落入接管槽5中,供用户取走该吸管1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包括吸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盒内设置有吸管储存室和位于吸管储存室正下方的驱动室,所述吸管储存室与所述驱动室之间通过吸管推动口连通;所述吸管储存室的前侧壁设置有接管槽并开设有通向所述接管槽的出管口,所述接管槽位于所述出管口的前下方;所述驱动室内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吸管输送机构,所述吸管输送机构包括同步带、两个主同步轮、两个张紧轮和若干布置于同一高度的分同步轮,其中一个主同步轮的中心转动端与所述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连接,两个主同步轮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它们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分同步轮由前至后依次啮合于所述同步带的上边内侧并使同步带上边呈现出水平部分,所述张紧轮啮合于所述同步带上边外侧,所述分同步轮位于两个所述张紧轮之间,所述同步带的外侧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所述同步带的上边水平部分位于所述吸管推动口内,且与所述吸管储存室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取吸管的装置,包括吸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盒内设置有吸管储存室和位于吸管储存室正下方的驱动室,所述吸管储存室与所述驱动室之间通过吸管推动口连通;所述吸管储存室的前侧壁设置有接管槽并开设有通向所述接管槽的出管口,所述接管槽位于所述出管口的前下方;所述驱动室内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吸管输送机构,所述吸管输送机构包括同步带、两个主同步轮、两个张紧轮和若干布置于同一高度的分同步轮,其中一个主同步轮的中心转动端与所述电机的转矩输出轴连接,两个主同步轮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它们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分同步轮由前至后依次啮合于所述同步带的上边内侧并使同步带上边呈现出水平部分,所述张紧轮啮合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九度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