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景贤专利>正文

针织机之割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51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关于针织机割圈的改良装置,在针织机下针筒上每一针槽内,藏有二只钩与一只三角刀,且三角刀位于二只钩之间,在割圈时,藉着上针盘织针配合下针筒钩将纱线拉紧,再将三角刀向上升而将线圈割断,以改进常用的藉压纱轮来割圈的装置所造成之不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针织机割圈的改良装置。常用之针织机在进行割圈时,必须依赖介于上针盘织针和下针筒勾刀间之压纱轮,配合上针盘织针和下针筒勾刀作用来将纱压紧,以便下针筒勾刀上升而将纱圈割断。此种常用装置,由于压纱轮之存在,使得上针盘和下针筒间必须保持相当之距离,更进一步使得整座针织机之效率降低且不易操作。本技术的目的即为了改良上述常用之割圈装置。本技术在下针筒中设有一支三角刀及二支勾,并将三角刀夹于两支勾间,并可各别上下往复动作。采用本技术的装置时,原常用装置中压纱轮之作用,即可为本装置中的两支钩所取代(位在三角刀两侧之两支勾)。如此,藉著两支勾将纱圈拉住压紧,再令三角刀上升即可将纱圈割断。使用本技术之割圈装置时,由于在上针盘和下针筒间不再需要设置压纱轮,则可将上针盘和下针筒间之距离靠近,而减少上针盘织针或下针筒中三角刀与勾之行程距离,更进一步地使整架针织机之效率提高。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将配合下列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常用割圈装置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割圈装置实施例之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割圈装置实施例之元件图。如图1所示,纱线1在多个上针盘织针2及下针筒勾刀3间被编织,且在每二支上针盘织针2及一支下针铜勾刀3间,形成一待割断之纱圈,藉著压纱轮4将纱圈压紧,且将下针筒勾刀自针筒内向上推出,即可将纱圈割断。本技术之实施如图2,3所示,纱线1在多个上针盘织针2和多个下针筒勾51,52间被编织,在下针筒各针槽内,勾51和勾52之间则夹有一三角刀6。如图3所示,三角刀6上具有针踵61,而勾51和勾52上则各别具有在相同位置上之针踵53,如此,藉著在下针筒外围所设之三角凸轮块(未显示),可推动针踵61及53,而各别推动三角刀6及勾51,52之上下。在进行割圈时,纱线在每二支上针盘织针2及一组两支之下针筒勾51和52间形成待割断之纱圈,利用一组两支之勾51和勾52将纱圈拉紧,再将介于两勾51和52间之三角刀6向上推出1即可将纱圈割断。根据上述本技术之实施例,本技术改良了常用针织机采用压纱轮之不便,而增进了针织机之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割圈装置,其特征为,在针织机下针筒之每一针槽内,藏有二支勾与一支三角刀,且三角刀位于二支勾之间,在割圈时,藉著上针盘织针配合下针筒勾将纱线拉紧,再将三角刀自二支勾间上升而将线圈割断。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之针织机割圈装置,其特征为上述之下针筒勾和三角刀各别具有针踵,而藉设置于下针筒外围之三角凸轮块,来各别控制上述勾和三角刀之上下。专利摘要一种关于针织机割圈的改良装置,在针织机下针筒上每一针槽内,藏有二只钩与一只三角刀,且三角刀位于二只钩之间,在割圈时,藉着上针盘织针配合下针筒钩将纱线拉紧,再将三角刀向上升而将线圈割断,以改进常用的藉压纱轮来割圈的装置所造成之不便。文档编号D04B9/00GK2049645SQ89203958公开日1989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许景贤 申请人:许景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机割圈装置,其特征为,在针织机下针筒之每一针槽内,藏有二支勾与一支三角刀,且三角刀位于二支勾之间,在割圈时,藉著上针盘织针配合下针筒勾将纱线拉紧,再将三角刀自二支勾间上升而将线圈割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景贤
申请(专利权)人:许景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