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46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属于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装置,包括底部带有四个万向轮的车体、车体下部两侧对称设置的将踩踏板按下的两个压板、车体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向左右两边水平伸出的直线形的力臂、力臂上设有的水平向前方伸出的直线形的小力臂和由车体后部向左右两边水平延伸的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动车座椅翻转的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量。

A small cart for a rotating EMU s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mall cart for a rotating EMU seat, which belongs to a device of a rotating EMU seat, including a body with four Cardan wheels at the bottom, two pressing plates pressed on the pedal, and a straight line that extends horizontally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car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r body. The force arm is provided with a small linear force arm extending horizontally forward and a pull rod extending horizontally from the rear of the car body to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mechanization of the turnover of the motor car seat,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labor vo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
本技术涉及动车组辅助装置,属于旋转动车组座椅的装置。
技术介绍
动车组上的座椅总是朝向动车组前进方向。动车组抵达终点后再次开车时需要向反方向行驶,此时动车组上的座椅也需要调换方向。动车组座椅调换方向的方法是按下位于动车组座椅上在车厢走廊一侧的踩踏板,松开座椅坐垫与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装置,将动车组座椅旋转180度,使动车组座椅自动装卡固定在新的位置上。目前,这个任务由清洁人员手工完成,工作量大,耗时长,容易对动车组座椅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实现了动车座椅翻转的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部带有四个万向轮的车体、车体下部两侧对称设置的将踩踏板按下的两个压板、车体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向左右两边水平伸出的直线形的力臂、力臂上设有的水平向前方伸出的直线形的小力臂和由车体后部向左右两边水平延伸的拉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车体下表面左右对称设有两条左右横向延伸的滑轨,车体通过滑轨与压板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压板上表面高于踩踏板上表面,压板下表面低于踩踏板下表面,压板下表面与踩踏板上表面间垂直距离大于踩踏板被踩下时垂直高度的变化值;每个压板的左右两个侧面为倒置的单斜边梯形,斜边位于前进方向,斜边向后下方倾斜,斜边与底边之间为圆弧过渡。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压板位于小力臂之前,压板的前表面与小力臂最前端在前进方向上的水平距离大于踩踏板与座椅后背间在前进方向的水平距离;压板的后表面与小力臂最前端在前进方向上的水平距离小于踩踏板与座椅后背间在前进方向的水平距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拉杆与车体铰接连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轴向与水平面垂直,扭转弹簧的两个扭臂分别固定在车体的侧面和拉杆的侧壁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力臂末端与小力臂末端设有滑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力臂的末端与座椅旋转轴处相对应;拉杆末端与座椅旋转轴处相对应;力臂与拉杆末端在前进方向上的水平距离与座椅宽度相同。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车体后平面上设有方便推车的把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通过施加单一方向推力完成动车组座椅的自动转向和固定,实现了动车座椅翻转的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量,减少了设备损伤。压板位置和形状使其自动压下踩踏板并松开座椅坐垫与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装置。压板与车体通过滑轨连接,方便调节压板水平位置,便于改变压板间距和小车前部宽度。小力臂与压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压板压下踩踏板后小力臂可顺利推动座椅旋转。拉杆与车体铰接连接处设置的扭转弹簧使拉杆可以变换位置并一直与座椅保持接触,在完成旋转座椅之后拉杆可恢复到原来位置。力臂与小力臂末端均设有滑轮减小了与座椅接触时的摩擦力,减小了小车行进的阻力。力臂与座椅旋转轴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了力臂可推动座椅旋转至90度。拉杆与座椅旋转轴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了拉杆可推动座椅旋转至180度。力臂和拉杆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了力臂推动座椅旋转至90度之后拉杆可以顺利与座椅接触并推动座椅旋转。车体后平面上的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推动小车、调整小车行进方向和改变小车行进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体,2、压板,3、力臂,4、小力臂,5、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包括底部带有四个万向轮的车体1、车体1左前下部和右前下部设有的两个对称的压板2、车体左右两侧面上固定连接的力臂3、力臂3上伸出的小力臂4和自车体后部向左右两边水平延伸的拉杆5。车体1长90厘米,宽35厘米,高100厘米。车体下表面设有两条滑轨,压板2通过滑轨与车体1连接。两滑轨左右对称,其延伸方向与前进方向垂直。压板2可以在滑轨上左右滑动。通过较窄通道时可将两压板2向中间滑动,减小小车前部宽度。其中滑轨可以是T型槽,压板2上设置有对应的T型滑块,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相对移动的任意一种结构。压板2上表面高于踩踏板上表面,压板2下表面低于踩踏板下表面。踩踏板高度变化范围是5厘米,压板2的厚度大于5厘米,可将踩踏板踩下,并松开座椅坐垫与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装置。压板2的左右两个侧面为单斜边梯形,梯形的上边比底边长,斜边位于前进方向,斜边向后下方倾斜,斜边与底边之间为圆弧过渡。压板2位于小力臂4之前,压板2的前表面压下踩踏板之前小力臂4不与座椅后背接触。在前进方向上,与压板2的前表面与小力臂4最前端之间的距离相比,踩踏板与座椅后背间的距离更近。压板2的前表面压下踩踏板之后小力臂4与座椅后背接触。在前进方向上,与压板2的后表面与小力臂4最前端之间的距离相比,踩踏板与座椅后背间的距离更远。压板2的长度为13厘米。力臂3为直线形,固定在车体1的左右侧面,向左右水平伸出。力臂3距离地面95厘米。在车体1两侧设置连接耳与力臂3铰接连接,铰接耳上沿着小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铰接孔,铰接孔的中心轴线与小车前进方向平行,相应的在力臂3上设置两个对应的铰接孔,工作时将力臂3安装在连接耳处且使用销轴穿接到铰接孔内使得力臂3和车体1固定连接,小车经过较窄道路时,将其中一根销轴抽出,将力臂3向着靠近车体1车身的方向转动,减小小车整体的宽度,便于通过狭窄通道。力臂3的末端与座椅旋转轴处相对应,二者的接触位置在座椅旋转轴之前并尽可能接近旋转轴。小力臂4为水平向前延伸的直线形。小力臂4固定在力臂3上,固定连接处到力臂3末端间的距离为座椅宽度的四分之一。小力臂4的长度为座椅宽度的0.433倍拉杆5为折线形,其一端与车体后表面铰接连接,其第一段向斜后方延伸,第二段再向左右水平伸出。拉杆5与车体1铰接连接处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轴垂直于水平面。扭转弹簧的两个扭臂一个固定在车体1的侧面,另一个固定在拉杆5的侧壁上。拉杆5第一段与车体后表面呈45度角。拉杆5在承受一定推力时只能向后方摆动。当不再受力时在扭转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拉杆5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拉杆5的末端为半圆形。与座椅接触部分为圆弧部分,拉杆末端可推动和旋转座椅,当座椅完成旋转时自动从座椅边缘滑出,不影响小车前进。力臂3末端与小力臂4末端铰接有滑轮,滑轮旋转轴与水平面垂直,使二者与座椅接触式时以较小摩擦推动座椅旋转。拉杆5末端与座椅旋转轴处相对应,拉杆5末端到车体侧面的垂直距离和座椅旋转轴到车体侧面的垂直距离相当。车体1后平面上设有方便推车的把手。把手左右各一个,位于同一高度。两个把手均垂直于水平面或均与水平面平行。工作原理或者使用方法:以旋转小车右侧的座椅为例。小车向前方行进,压板2与踩踏板接触,再将踩踏板压下并松开座椅固定连接装置。之后,小力臂4与座椅后表面接触,接触位置与座椅的旋转轴相距四分之一的座椅宽度。座椅的旋转半径为座椅宽度的一半。小力臂4推动座椅旋转60度时小力臂4与座椅分离,力臂3末端开始与座椅接触,接触位置在座椅旋转轴处。力臂3的末端滑轮在座椅后表面滚动,推动座椅旋转至90度,使座椅靠背与小车前进方向平行。接下来力臂3与座椅分离,座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带有四个万向轮的车体(1)、车体下部两侧对称设置的将踩踏板按下的两个压板(2)、车体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向左右两边水平伸出的直线形的力臂(3)、力臂(3)上设有的水平向前方伸出的直线形的小力臂(4)和由车体后部向左右两边水平延伸的拉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带有四个万向轮的车体(1)、车体下部两侧对称设置的将踩踏板按下的两个压板(2)、车体左右两侧面上分别向左右两边水平伸出的直线形的力臂(3)、力臂(3)上设有的水平向前方伸出的直线形的小力臂(4)和由车体后部向左右两边水平延伸的拉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其特征在于:车体下表面左右对称设有两条左右横向延伸的滑轨,车体(1)通过滑轨与压板(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压板(2)上表面高于踩踏板上表面,压板(2)下表面低于踩踏板下表面,压板(2)下表面与踩踏板上表面间垂直距离大于踩踏板被踩下时垂直高度的变化值;每个压板(2)的左右两个侧面为倒置的单斜边梯形,斜边位于前进方向,斜边向后下方倾斜,斜边与底边之间为圆弧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动车组座椅的小推车,其特征在于:压板(2)位于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春雨刘克乔腾王璐张虎郭建宇杨若琳余月李耀恒刘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