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瑶飞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健身棒的肌肉训练方法以及健身棒技术

技术编号:185627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健身棒的肌肉训练方法以及健身棒,健身棒,包括基棒,所述基棒为螺杆,且沿母线至少开设一条轴向滑槽;所述基棒上套设第一握持管和第二握持管;所述第一握持管为与所述基棒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管;所述第二握持管的内径等于所述螺杆的最大外径,且第二握持管内制有与所述基棒的轴向槽相匹配的轴向滑块,且第二握持管内表面光滑。该健身棒可以对人体进行臂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对手臂形成波动压力;并且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A muscle training method and body-building bar using a sti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uscle training method with a fitness bar, a fitness bar, a fitness bar, which includes a base rod, the base rod is a screw, and at least one axial slots are opened along the busbar, and the base bar is set with a first holding tube and a second holding tube; the first holding tube is an internal thread that matches the thread of the base rod.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second holding tube is equal to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screw, and the second holding tube has an axial slide that matches the axial groove of the base rod,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holding tube is smooth. The body-building stick can train the arm strength of the human body, and the fluctuating pressure of the arm can be formed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safet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健身棒的肌肉训练方法以及健身棒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健身器材中的健身棒以及采用健身棒的肌肉训练方法。
技术介绍
在健身领域,具有较多训练臂力的器材,但大部分器材只能对手臂肌肉施加定量的压力,如哑铃、杠铃,以及种类较多的推拉器械;实际上,如在手臂训练过程中,如能对手臂施加波动力,则可以使肌肉连续收放,避免训练后的肌肉过于僵硬,减少乳酸的产生量,使肌肉质量更为健康自然。而目前对于臂力训练的器材,考虑到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能对手臂产生连续波动力的器材极其稀少,远不能满足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身棒,该健身棒可以对人体进行臂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对手臂形成波动压力;并且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健身棒包括基棒,所述基棒为螺杆,且沿母线至少开设一条轴向滑槽;所述基棒上套设第一握持管和第二握持管;所述第一握持管为与所述基棒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管;所述第二握持管的内径等于所述螺杆的最大外径,且第二握持管内制有与所述基棒的轴向槽相匹配的轴向滑块,且第二握持管内表面光滑。作为优选,所述基棒长度为100cm~150cm;所述第一握持管、第二握持管的宽度均为8cm~15cm;且第一握持管、第二握持管外表面制有防滑网纹。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握持管、第一握持管中的至少一个经磁化,使两者间形成磁吸力,从而使两者形成相互趋近态势。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握持管朝向第一握持管的端部设有轴承,使第一握持管、第二握持管压紧并相对转动时,具有较小的旋转摩擦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健身棒在使用时,可一手握持第一握持管,另一手握持第二握持管;正向连续旋转第一握持管,并轴向用力,使第一握持管始终紧靠第二握持管,则在所述基棒与第一握持管的螺纹副的约束作用下,基棒向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的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然后,反转所述第一握持管,则基棒向另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变小,再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如此反复,可使双臂受到的压力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连续波动,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肌肉训练的质量;并且,由于没有弹性部件,整个训练过程中,手臂仅具有小幅度的动作,因此具有较大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健身棒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本健身棒中,第二握持管的端向示意图。图3是本健身棒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4是本健身棒的训练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健身棒包括基棒1,所述基棒为螺杆,且沿母线至少开设一条轴向滑槽10;所述基棒1上套设第一握持管21和第二握持管22;所述第一握持管21为与所述基棒1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管;所述第二握持管22的内径等于所述螺杆的最大外径,且第二握持管22内制有与所述基棒1的轴向槽相匹配的轴向滑块221,且第二握持管22内表面光滑。上述的健身棒,所述基棒1长度为100cm~150cm;所述第一握持管21、第二握持管22的宽度均为8cm~15cm,以符合人体的尺寸形态特征;第一握持管21、第二握持管22外表面制有防滑网纹,以便于握持。上述健身棒在使用时,可先转动第一握持管21,使其沿基棒1轴向移动,并推动第二握持管22,使第一、第二握持管21、22一起到达基棒1中央,此时,如图4所示,一手握持第一握持管21,另一手握持第二握持管22;正向连续旋转第一握持管21,并使两手轴向相对用力,即,对第一握持管21、第二握持管22的轴向相向施力,使第一握持管21始终紧靠第二握持管22,则由于基棒1通过轴向滑槽10被第二握持管22周向约束,无法旋转,故第一握持管21必与基棒1实现相对旋转,从而在螺纹副的约束下沿基棒1轴向移动,亦即实现基棒1相对于第一握持管21轴向移动;因此,在正向连续旋转第一握持管21时,基棒1向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1的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然后,反转所述第一握持管21,则基棒1向另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1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变小,再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全过程如图4所示意;如此反复,可使双臂受到的压力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连续波动,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肌肉训练的质量;并且,由于没有弹性部件,整个训练过程中,手臂仅具有小幅度的动作,因此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上述过程中,为了在对第一握持管21、第二握持管22轴向相向施力时较为轻松,可使所述第二握持管22、第一握持管21中的至少一个经磁化,使两者间形成磁吸力,从而使两者形成相互趋近态势。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握持管22朝向第一握持管21的端部设有轴承3,使第一握持管21、第二握持管22压紧并相对转动时,具有较小的旋转摩擦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用健身棒的肌肉训练方法以及健身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健身棒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健身棒包括基棒(1),所述基棒(1)为螺杆,且沿母线至少开设一条轴向滑槽(10);所述基棒(1)上套设第一握持管(21)和第二握持管(22);所述第一握持管(21)为与所述基棒(1)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管;所述第二握持管(22)的内径等于所述螺杆的最大外径,且第二握持管(22)内制有与所述基棒(1)的轴向槽相匹配的轴向滑块(221),且第二握持管(22)内表面光滑;使用者可先转动第一握持管(21),使其沿基棒(1)轴向移动,并推动第二握持管(22),使第一、第二握持管(21、22)一起到达基棒(1)中央;再一手握持第一握持管(21),另一手握持第二握持管(22);正向连续旋转第一握持管(21),并使两手轴向相对用力,即,对第一握持管(21)、第二握持管(22)的轴向相向施力,使第一握持管(21)始终紧靠第二握持管(22),则由于基棒(1)通过轴向滑槽(10)被第二握持管(22)周向约束,无法旋转,故第一握持管(21)必与基棒(1)实现相对旋转,从而在螺纹副的约束下沿基棒(1)轴向移动,亦即实现基棒(1)相对于第一握持管(21)轴向移动;在正向连续旋转第一握持管(21)时,基棒(1)向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1)的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然后,反转所述第一握持管(21),则基棒(1)向另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1)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变小,再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如此反复,可使双臂受到的压力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连续波动,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肌肉训练的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健身棒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健身棒包括基棒(1),所述基棒(1)为螺杆,且沿母线至少开设一条轴向滑槽(10);所述基棒(1)上套设第一握持管(21)和第二握持管(22);所述第一握持管(21)为与所述基棒(1)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管;所述第二握持管(22)的内径等于所述螺杆的最大外径,且第二握持管(22)内制有与所述基棒(1)的轴向槽相匹配的轴向滑块(221),且第二握持管(22)内表面光滑;使用者可先转动第一握持管(21),使其沿基棒(1)轴向移动,并推动第二握持管(22),使第一、第二握持管(21、22)一起到达基棒(1)中央;再一手握持第一握持管(21),另一手握持第二握持管(22);正向连续旋转第一握持管(21),并使两手轴向相对用力,即,对第一握持管(21)、第二握持管(22)的轴向相向施力,使第一握持管(21)始终紧靠第二握持管(22),则由于基棒(1)通过轴向滑槽(10)被第二握持管(22)周向约束,无法旋转,故第一握持管(21)必与基棒(1)实现相对旋转,从而在螺纹副的约束下沿基棒(1)轴向移动,亦即实现基棒(1)相对于第一握持管(21)轴向移动;在正向连续旋转第一握持管(21)时,基棒(1)向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1)的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然后,反转所述第一握持管(21),则基棒(1)向另一端轴向移动,此过程中,基棒(1)自重对手臂的力臂连续变小,再连续增大,直至足够吃力;如此反复,可使双臂受到的压力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瑶飞
申请(专利权)人:范瑶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