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平范专利>正文

针织横机的沉降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115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它包括沉降片,所述沉降片包括转动连接端,并通过转动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针床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它还设有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包括由马达带动而可左右运动的推针连杆、沉降片复位三角以及被推针连杆作用的推动沉降片转动的推针三角,推针连杆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推针三角配合的两端为斜面的槽,它还设有推针三角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机构占用空间少,沉降片运动可靠稳定,针织物在成圈工艺的全过程中,线圈的相对位置得到可靠的稳定条件,线圈在不织阶段处于虚握状态,在虚握范围内不承受外力,保持自然状态,线圈在横移和不织多次横移、集权和复杂的立体组织的情况下不会上浮,不产生紊乱。(*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针织服装及装饰品用电脑针织横机在成圈工艺中的沉降片机构。
技术介绍
针织横机的织针在具有规律性的升降运动的瞬间,实现织针线的退圈、垫纱、弯纱、带纱、闭口、套圈、连圈、脱圈、成圈等过程;当织针在上升运动时,由于织针杆相对线圈的摩擦及纱线自有的弹性,线圈随织针上浮,影响成圈工艺的顺利进行,尤其是进行横向绞花、集圈及复杂的立体组织时浮动、变位明显;为此,电脑针织横机设置了沉降片机构。目前的一般沉降片机构多采用垂直式,它由构架、步进电机、齿轮组、齿排、滑道、沉降三角、沉降片床、沉降片组成,沉降片上下运动由沉降三角控制,由电机提供动力驱动沉降三角到达指令位置;经实际制造和生产检验,它们存在缺陷1、性能不稳定,动力及沉降三角只是在长距离的往复运动中,经过指定的上下动作升降片段落时,具有控制力;其它长闭沉降片处于自由浮动状态,当针床进行多次或多针距横向移动时,沉降片位置浮动;2存在无功消耗动力、材料、工作空间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沉降片,所述沉降片包括转动连接端,并通过转动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针床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它还设有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包括由马达带动而可左右运动的推针连杆、沉降片复位三角以及被推针连杆作用的推动沉降片转动的推针三角,推针连杆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推针三角配合的两端为斜面的槽,它还设有推针三角的复位弹簧。沉降片与沉降片槽的转动连接可采用沉降片转动连接端设有定位槽,针床上设有横穿沉降片槽的定位横槽,定位横槽中穿有钢丝,沉降片通过定位槽与钢丝转动连接。针床上设有对应上述沉降片槽的沉降片床槽,沉降片床槽设有定位横槽,沉降片向上延伸有穿过沉降片床槽的被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作用的沉降片踵,定位横槽中穿有与沉降片踵配合的沉降片转动限位钢丝。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机构占用空间少,沉降片运动可靠稳定,针织物在成圈工艺的全过程中,线圈的相对位置得到可靠的稳定条件,线圈在不织阶段处于虚握状态,在虚握范围内不承受外力,保持自然状态,线圈在横移和不织多次横移、集权和复杂的立体组织的情况下不会上浮,不产生紊乱。附图说明图1为沉降片口关闭时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沉降片口开启时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以针床为平面,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沉降片转动推动和复位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以针床为平面,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沉降片转动推动和复位机构的仰视图。图5为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沉降片示意图。图6为推针三角与其复位弹簧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以针床为平面,图1和2所示实施例的沉降片转动推动和复位机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沉降片1,所述沉降片1包括转动连接端11,并通过转动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针床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100中,它还设有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包括由马达110带动而可左右运动的推针连杆2、沉降片复位三角以及被推针连杆作用的推动沉降片转动的推针三角,推针连杆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推针三角配合的两端为斜面22的凹槽21,它还设有推针三角的复位弹簧5。附图标号101为针织横机的勾针。沉降片转动连接端11设有定位槽12,针床上设有横穿沉降片槽的定位横槽,定位横槽中穿有钢丝102,沉降片通过定位槽与钢丝转动连接。针床上设有对应上述沉降片槽的沉降片床槽103,沉降片床槽设有定位横槽104,沉降片向上延伸有穿过沉降片床槽的被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作用的沉降片踵13,定位横槽中穿有与沉降片踵配合的沉降片转动限位钢丝105。在图1和图2中,未表示出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它处于沉降片床槽103的上方,并作用于沉降片踵13。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包括母板24,推针连杆2处于母板24的上面,推针三角和复位三角处于母板24的下面,如图3和4所示,相对于推针连杆2两端的凹槽21,各设置两个推针三角和一个复位三角,推针三角的附图标号分别为3-1a、3-1b、3-2a、3-2b,复位三角的附图标号分别为4-1、4-2。复位三角4-1处于推针三角3-1a、3-1b之间,复位三角4-2处于推针三角3-2a、3-2b之间。马达110带动齿轮组106旋转,并将驱动力通过齿啮合传递给与推针连杆连接的带齿连接件23,从而带动推针连杆左右滑动。当推针连杆滑动至槽21的斜面22接触推针三角的连接轴承31时,推动推针三角的连接轴承31在母板24上的长方孔32中向前滑动,从而带动推针三角向前运动,推针三角作用于沉降片踵13,使沉降片以钢丝102为轴转动,其转动方向如图2的方向A,闭合沉降片口107,当推针连杆滑动至凹槽21的底面25时,四个推针三角在复位弹簧5(如图6所示)的作用下同时与连接轴承31接触,沉降片踵13在复位三角4-1、4-2的作用下归回原位,其转动方向如图1的方向B,沉降片口107打开。图4中虚线C表示在这过程中的走线轨迹。权利要求1.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包括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片包括转动连接端,并通过转动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针床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它还设有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包括由马达带动而可左右运动的推针连杆、沉降片复位三角以及被推针连杆作用的推动沉降片转动的推针三角,推针连杆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推针三角配合的两端为斜面的槽,它还设有推针三角的复位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沉降片转动连接端设有定位槽,针床上设有横穿沉降片槽的定位横槽,定位横槽中穿有钢丝,沉降片通过定位槽与钢丝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其特征在于针床上设有对应上述沉降片槽的沉降片床槽,沉降片床槽设有定位横槽,沉降片向上延伸有穿过沉降片床槽的被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作用的沉降片踵,定位横槽中穿有与沉降片踵配合的沉降片转动限位钢丝。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它包括沉降片,所述沉降片包括转动连接端,并通过转动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针床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它还设有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包括由马达带动而可左右运动的推针连杆、沉降片复位三角以及被推针连杆作用的推动沉降片转动的推针三角,推针连杆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推针三角配合的两端为斜面的槽,它还设有推针三角的复位弹簧。本技术结构较为简单,机构占用空间少,沉降片运动可靠稳定,针织物在成圈工艺的全过程中,线圈的相对位置得到可靠的稳定条件,线圈在不织阶段处于虚握状态,在虚握范围内不承受外力,保持自然状态,线圈在横移和不织多次横移、集权和复杂的立体组织的情况下不会上浮,不产生紊乱。文档编号D04B15/06GK2861211SQ200520117410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孙平范 申请人:孙平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机构,包括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片包括转动连接端,并通过转动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针床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它还设有沉降片转动的推动和复位机构,所述推动和复位机构包括由马达带动而可左右运动的推针连杆、沉降片复位三角以及被推针连杆作用的推动沉降片转动的推针三角,推针连杆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推针三角配合的两端为斜面的槽,它还设有推针三角的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范
申请(专利权)人:孙平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