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898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顶部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气囊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一,所述气囊另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二,所述挤压杆二上设置有步进电机、复位弹簧,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气囊与调节块之间设置有气体单向阀,所述调节块一端连接有手动调节气囊,所述手动调节气囊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手动调节气囊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调节块顶部连接有呼吸面罩,装置整体携带方便,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调节方式,可以手持用于急救,具有参考表,呼吸给气量较为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病人在一些特殊的内科疾病下会变得难以呼吸,甚至有窒息的危险,对于该种情况所采取的方式基本是通过呼吸机来预防,目前的呼吸机一般是通过病人自助呼吸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起到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来完成呼气,对于自主呼吸困难的患者,一般的呼吸机不能起到辅助呼吸的目的,专利号为CN105727409A的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包括氧气瓶、气囊、挤压装置、调节装置、呼吸罩以及加湿装置,气囊一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氧气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加湿装置连接,加湿装置通过第三管路与呼吸罩连接,第二管路上设置有调节装置,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气体单向阀,采用机械方式挤压气囊,可以调节患者呼入氧气量的大小,提供带有水气的氧气,对病人喉咙起到滋润作用,但是不能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调节给气量,同时不便于外出携带急救,限制了使用场合,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携带方便,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调节方式,可以手持用于急救,具有参考表,呼吸给气量较为准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氧气瓶,所述氧气瓶顶部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气囊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一,所述气囊另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二,所述挤压杆二上设置有步进电机、复位弹簧,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气囊与调节块之间设置有气体单向阀,所述调节块一端连接有手动调节气囊,所述手动调节气囊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手动调节气囊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调节块顶部连接有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箱体一侧还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正面贴有呼吸急救给气参考表,所述箱体背面设有背带。进一步而言,所述箱体底部还设置有底座,底座与箱体通过螺纹活动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手动调节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囊,所述调节块与呼吸面罩之间通过气管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气囊与调节块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体单向阀设置于连接气囊、调节块的气管上。进一步而言,所述调节块内设置有气量控制阀。进一步而言,所述挤压杆一、挤压杆二一侧均设置有压板、橡胶垫。进一步而言,所述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箱体内氧气瓶一侧还设置有蓄电池。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通过设置挤压杆一、挤压杆二、复位弹簧以及步进电机实现了自动挤压供氧,通过调节块控制出气速度,参考呼吸急救给气参考表进行设置,给气量更加准确,便于患者的康复,通过设置把手、背带以及箱体,整体便于携带移动,可以用于急救,利用手动调节气囊供氧,急救效果更好,通过在手动调节气囊内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透气孔,便于手动调节给气,具有手动调节和自动给气两种供氧方式,实用性更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手动调节气囊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呼吸面罩结构图。图中标号:1、箱体;2、氧气瓶;3、支架;4、挤压杆一;5、挤压杆二;6、复位弹簧;7、气囊;8、步进电机;9、气体单向阀;10、调节块;11、呼吸面罩;12、手动调节气囊;13、开关;14、把手;15、呼吸急救给气参考表;16、背带;17、第一隔板;18、第二隔板;19、透气孔;20、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氧气瓶2,所述氧气瓶2顶部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底部设置有支架3,支架3用于支撑挤压杆一4、挤压杆二5以及气囊7,所述气囊7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一4,所述气囊7另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二5,所述挤压杆二5上设置有步进电机8、复位弹簧6,通过步进电机8、复位弹簧6带动挤压杆二5来回往复运动,实现了对气囊7的挤压供氧,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调节块10,用于调节出气量,所述气囊7与调节块10之间设置有气体单向阀9,防止氧气倒吸,所述调节块10一端连接有手动调节气囊12,所述手动调节气囊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所述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上均设置有透气孔19,通过按压手动调节气囊12上不同的位置可以手动调节出气量的多少,便于急救的情况,所述手动调节气囊12一侧设置有开关13,所述调节块10顶部连接有呼吸面罩11,所述呼吸面罩11内设置有过滤网20,更为安全卫生,所述箱体1一侧还设置有把手14,所述箱体1正面贴有呼吸急救给气参考表15,所述箱体1背面设有背带16,通过把手14和背带16使得装置整体便于携带,通用性更强。更具体而言,所述箱体1底部还设置有底座,底座与箱体1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便于更换氧气瓶2,所述手动调节气囊12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囊7,所述调节块10与呼吸面罩11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囊7与调节块10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气体单向阀9设置于连接气囊7、调节块10的气管上,可以有效防止氧气倒流,所述调节块10内设置有气量控制阀,所述挤压杆一4、挤压杆二5一侧均设置有压板、橡胶垫,所述开关13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8,所述箱体1内氧气瓶2一侧还设置有蓄电池。本技术改进于: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用气管将气囊7、手动调节气囊12、呼吸面罩11、调节块10连接起来,工作时,开启氧气瓶2上的放气阀,向气囊7内充入氧气,开启步进电机8,挤压杆二5在步进电机8、复位弹簧6的带动下来回挤压气囊7运动,通过调节块10可以调节氧气量的大小,通过设置挤压杆一4、挤压杆二5、复位弹簧6以及步进电机8实现了自动挤压供氧,通过调节块10控制出气速度,参考呼吸急救给气参考表15进行设置,给气量更加准确,便于患者的康复,通过设置把手14、背带16以及箱体1,整体便于携带移动,可以用于急救,利用手动调节气囊12供氧,急救效果更好,通过在手动调节气囊12内设置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透气孔19,便于手动调节给气,具有手动调节和自动给气两种供氧方式,实用性更广。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氧气瓶(2),所述氧气瓶(2)顶部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底部设置有支架(3),所述气囊(7)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一(4),所述气囊(7)另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二(5),所述挤压杆二(5)上设置有步进电机(8)、复位弹簧(6),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调节块(10),所述气囊(7)与调节块(10)之间设置有气体单向阀(9),所述调节块(10)一端连接有手动调节气囊(12),所述手动调节气囊(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所述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上均设置有透气孔(19),所述手动调节气囊(12)一侧设置有开关(13),所述调节块(10)顶部连接有呼吸面罩(11),所述呼吸面罩(11)内设置有过滤网(20),所述箱体(1)一侧还设置有把手(14),所述箱体(1)正面贴有呼吸急救给气参考表(15),所述箱体(1)背面设有背带(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科用临床呼吸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氧气瓶(2),所述氧气瓶(2)顶部连接有气囊(7),所述气囊(7)底部设置有支架(3),所述气囊(7)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一(4),所述气囊(7)另一侧设置有挤压杆二(5),所述挤压杆二(5)上设置有步进电机(8)、复位弹簧(6),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调节块(10),所述气囊(7)与调节块(10)之间设置有气体单向阀(9),所述调节块(10)一端连接有手动调节气囊(12),所述手动调节气囊(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所述第一隔板(17)、第二隔板(18)上均设置有透气孔(19),所述手动调节气囊(12)一侧设置有开关(13),所述调节块(10)顶部连接有呼吸面罩(11),所述呼吸面罩(11)内设置有过滤网(20),所述箱体(1)一侧还设置有把手(14),所述箱体(1)正面贴有呼吸急救给气参考表(15),所述箱体(1)背面设有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