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占洪专利>正文

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72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导纱针通过绝缘材料与中间体连成一体,然后再固定在梳栉上,中间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在它的两个侧面上都载有压电涂层,该涂层由内部电极、压电层以及覆盖在压电涂层上的外部电极组成,外部电极联接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产生正负电位作用于外部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电变形装置中电极构成、控制电路结构亦十分简单,相对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用于至少具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其导纱针籍助提花控制至少可偏移一个针距。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经编机采用机械提花方式,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工作时的机械传动多,且花纹的变换困难,安全系数亦不高。中国专利ZL94117618.5公开了一种经编机,其导纱针通过一由至少一个压电弯曲变换器作用而可弯曲的支承条的中间连接而固定在梳栉上,支承条由电绝缘材料制成,并至少在一面上载有由内部电极覆盖的压电有效层和外部电极组成的一个涂层以及有一控制电路能有选择地向内部电极提供控制电压并将外部电极接地。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达到导纱针偏移的效果,但其电极构成、电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经编机上的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的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上述目的的实现必须在至少带有一把梳栉的经编机上,它的导纱针通过外部控制至少能实现一个针距的偏移,导纱针通过绝缘材料与中间体连成一体,然后再固定在梳栉上。其中,每个中间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在它的两个侧面上都载有压电涂层,该涂层由内部电极、压电变形层以及覆盖在压电涂层上的外部电极组成,外部电极联接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产生正负电位作用于外部电极。内部电极为直接涂上导电胶水的中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另外,外部电极上裸露的用来接线的非绝缘段采用绝缘材料,如栅状的树脂块将不同的所有外部电极一一隔绝,从而保证每个压电变形装置间的相互绝缘。与传统的机械提花或现有采用压电变形装置导纱针的经编机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不仅有效节省了机械空间,减少了机械传动,变换花纹十分方便,外部控制电压采用50伏,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安全性好,另外,本技术的压电变形装置中电极构成、控制电路结构亦十分简单,相对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中间体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并配置了外部控制电路示意图;图3为中间体与梳栉安装后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1为导纱针,2为连接件,3为中间体,4、5为内部电极,6、7为压电层,8、9为外部电极,10、11为绝缘涂层,12、13为压电变形装置,14为绝缘材料制作的固定装置,15为梳栉,16为控制电路,18、19为电路输出端,20、21为外电极接线端,M、N为导线,24为开关,23为梳栉上的限位块。以下结合附图说明给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最佳实施方式导纱针1利用由绝缘材料如塑料制成的连接件2,通过注塑方式与中间体3连接在一起,中间体3的上部利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装置14固定在梳栉15上。中间体3由导电且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如矽钢片做成,在它的两面涂覆导电材料如导电胶水,于是在中间体3的两面分别形成一个内部电极4和5,由于内部电极4、5及中间体3都是导体,所以两个内部电极4和5间是相电导通的。内部电极4、5分别被连续的压电层6、7所覆盖,在压电层6、7的上面分别涂有连续的导电涂层构成外部电极8和9,在外部电极8、9的表层虚线范围内涂有绝缘涂层10、11(见图1),绝缘涂层10、11是为了使每个压电变形装置的外部电极间相互绝缘。而外部电极上的裸露部分则为接线端20、21。由此共形成两个压电变形装置12(包括3、4、6、8、10)与13(包括3、5、7、9、11)。如图2,采用了一个能提供正负电位的控制电路16,它的两个输出端18与19分别提供一正一负两种电位,外电极上的接线端(20、21),通过导线M、N短接后,再通过开关24有选择地与正、负电位连接。内部电极始终为零电位。从而与两个外部电极形成两个回路。图2中所示位置,压电变形装置12、13同时向图中所示箭头方向发生弯曲,因为接线端20、21上都受正电位控制,故中间体3发生亦如图中箭头方向弯曲,导纱针1也随之作如箭头方向相应的偏移,通过开关24的切换能使中间体3发生与箭头方向相反的弯曲。图3中,通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装置14将中间体3固定在梳栉15上,由于整个梳栉15接地,中间体3与梳栉15完全接触,因此保证了中间体3始终接地。图4中,每个中间体3上的接线端各自引出所属控制导线M1~Mn或N1~Nn,通过外部电路控制就能实现每个导纱针1的独立偏移,导纱针1偏移的极限位置由梳栉上的限位块23来确定。权利要求1.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梳栉(15),梳栉(15)通过一中间体(3)连接有导纱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3)由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在它的两个侧面由里向外分别涂覆内部电极(4)和内部电极(5)、压电层(6)和电压层(7)、外部电极(8)和外部电极(9),外部电极(8)和外部电极(9)联接一控制电路(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电极(8)、外部电极(9)的外侧分别涂有绝缘涂层(10)和绝缘涂层(11),且绝缘涂层(10)和绝缘涂层(11)不全部覆盖外部电极(8)和外部电极(9),其空出部分范围内的外部电极作为控制电路(16)的接线端(20)和接线端(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体(3)通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装置(14)固定在梳栉(15)上,且中间体(3)与梳栉(15)是电导通,梳栉(15)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体(3)通过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连接件(2)与导纱针(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电极(4)和内部电极(5)为涂在中间体(3)两侧面的导电胶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3)为矽钢片。专利摘要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导纱针通过绝缘材料与中间体连成一体,然后再固定在梳栉上,中间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在它的两个侧面上都载有压电涂层,该涂层由内部电极、压电层以及覆盖在压电涂层上的外部电极组成,外部电极联接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产生正负电位作用于外部电极。本技术的压电变形装置中电极构成、控制电路结构亦十分简单,相对成本较低。文档编号D04B27/00GK2760075SQ20042005448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占洪 申请人:王占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经编机的提花导纱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梳栉(15),梳栉(15)通过一中间体(3)连接有导纱针(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3)由弹性的导电材料制成,在它的两个侧面由里向外分别涂覆内部电极(4)和内部电极(5)、压电层(6)和电压层(7)、外部电极(8)和外部电极(9),外部电极(8)和外部电极(9)联接一控制电路(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洪
申请(专利权)人:王占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