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22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57
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包括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背光板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背光板与液晶盒之间设置有底偏光片;所述液晶盒包括面玻璃基板、液晶层和底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贴附在面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在底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有底偏光片,在底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膜和像素电极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面偏光片、液晶盒和背光板进行特殊处理,以改善液晶显示屏的可视角度和对比度,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的特点,提升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经过不断的发展,由最初只能显示简单的黑白字符图形的TN\STN型液晶显示器到目前主流的TFT型液晶显示器,可以显示内容丰富、具有鲜艳彩色效果的各种画面。随着液晶显示器应用的推广普及,TFT型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快响应时间,以及高画质的显示效果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然而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目前只是较多的被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产品上。当前数码产品对液晶显示模块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消费者对于高价值的产品也相应的会有较高的品质要求,对于视角宽度与对比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视角的各向异性和较窄的视角范围一直以来都是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弱点,也是阻碍液晶显示器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当前较多的TFT液晶显示器仍然有一些显示效果上的缺陷,如从上下左右不同方向视角观察时,背景底色不一致,在有些视角会有漏光现象,对比度会变差,严重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对TFT液晶显示器在视角及背景底色方面作进一步改善,以提升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提升产品性能的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包括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背光板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背光板与液晶盒之间设置有底偏光片;所述液晶盒包括面玻璃基板、液晶层和底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贴附在面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偏光片包括防反射涂层、防眩光涂层、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所述防反射涂层和防眩光涂层涂覆依次在上层三醋酸纤维素的上表面,聚乙烯醇位于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所述面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在底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膜和像素电极之间;在底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有底偏光片,所述底偏光片包括三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光学补偿膜;其中聚乙烯醇位于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光学补偿膜位于三醋酸纤维素和底玻璃基板之间;所述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层、基础层和背光外框;其中聚光膜层和基础层由上至下叠放在背光外框中。进一步地,所述彩色滤光膜采用低延迟量设计,延迟量设计值设置为小于3nm;所述液晶层的延迟量设置为300~370nm,配合底偏光片上的光学补偿膜,可以使显示屏的可视角度得到大幅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像素电极设置为水平横向栅条状结构,像素电极的栅条排列方向与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一致;在通电情况下,水平横向栅条状设计可以使液晶分子成多畴方向扭曲排列,液晶分子长轴方向与入射的偏振光方向可以形成不同的夹角,从而可以改变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态,使得光线可以通过面偏光片,形成亮态显示。进一步地,所述面偏光片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的方向成小于45°角,并与非通电情况下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底偏光片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的方向成大于45°角,并与非通电情况下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补偿膜的光学补偿值设置为270nm,光学补偿膜z轴方向折射率设置为Nz=0.5。进一步地,所述聚光膜层包括一层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一层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依次设置在基础层上方;所述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透光轴与底偏光片的透光轴互相平行。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具有聚光作用,可以使背光表面亮度增加60%,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的透光轴与底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将背光源沿底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传入液晶盒内,通过选择性反射背光源系统的光,使其不被底偏光片所吸收,使得显示屏全视角的部分光得以重新利用,增加入射光的亮度,相应液晶显示屏表面亮度也会增加,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屏的整体透过率。进一步地,所述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的轴与使用情况相关,如果显示屏是横屏方式即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的轴与显示屏的长边平行,如果显示屏是竖屏方式即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的轴与显示屏的短边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基础层包括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和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和导光板依次设置在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下方,所述发光二极管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进一步地,发光二极管包括YAG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和RG荧光粉的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面偏光片上增加防眩光涂层和防反射涂层,改善液晶显示屏在强光环境下可读性;同时优化底偏光片中光学补偿膜的补偿值,与液晶层的光程差值相匹配,以改善液晶显示屏不同视角方向的可视角度;再对背光板增加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和反射式偏光增亮膜组合,提高背光板表面亮度。使本专利技术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等优异性能,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液晶盒结构示意图;图3为背光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面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底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像素电极设计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视角测试图与当前通用技术对比。附图标记:1、面偏光片;2、面玻璃基板;3、彩色滤光膜;4、液晶层;5、像素电极;6、底玻璃基板;7、底偏光片;8、反射式偏光增亮膜;9、超微距多晶体结构增亮膜;10、扩散膜;11、发光二极管;12、背光外框;13、导光板;14、防反射涂层;15、防眩光涂层;16、三醋酸纤维素;17、聚乙烯醇;18、光学补偿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采用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显示屏,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克服了常规平面方向转换技术透光效率低的问题,在宽视角的前提下,实现高的透光效率。所述液晶显示屏包括面偏光片1、液晶盒、底偏光片7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1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背光板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背光板与液晶盒之间设置有底偏光片7。面偏光片1贴附在液晶盒的上表面,面偏光片1具有防眩光和防反射功能,可以提高显示屏在强光环境下的可读性;底偏光片7贴附在液晶盒的下表面,以控制底部入射光的偏振方向;背光板为液晶显示屏各个区域提供均匀一致的高亮度的入射光源。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的液晶盒部分结构示意图,包括面玻璃基板2、液晶层4和底玻璃基板6,在面玻璃基板2的上表面贴附有面偏光片1;在底玻璃基板6的下表面贴附有底偏光片7,所述面偏光片1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5的方向成小于45°角,本实施例中所述面偏光片1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5的方向成30°角,并与非通电情况下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平行。所述底偏光片7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5的方向成大于45°角,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偏光片7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5的方向成60°角,并与非通电情况下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垂直。面偏光片1与底偏光片7用于将背光板发出的光用偏光的成分加以分离,其中一部分是使其通过,另一部分则是吸收、反射、散射等作用使其隐蔽,使其分色减压控制图像效果。在面玻璃基板2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3,彩色滤光膜3用于精确选择欲通过的小范围波段光波,反射掉其他不希望通过的波段,彩色滤光膜3采用低延迟量设计,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背光板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背光板与液晶盒之间设置有底偏光片;所述液晶盒包括面玻璃基板、液晶层和底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贴附在面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偏光片包括防反射涂层、防眩光涂层、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所述防反射涂层和防眩光涂层涂覆依次在上层三醋酸纤维素的上表面,聚乙烯醇位于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所述面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在底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膜和像素电极之间;在底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有底偏光片,所述底偏光片包括三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光学补偿膜;其中聚乙烯醇位于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光学补偿膜位于三醋酸纤维素和底玻璃基板之间;所述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层、基础层和背光外框;其中聚光膜层和基础层由上至下叠放在背光外框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偏光片、液晶盒、底偏光片和背光板,所述面偏光片设置在液晶盒的上方,背光板设置在液晶盒的下方,所述背光板与液晶盒之间设置有底偏光片;所述液晶盒包括面玻璃基板、液晶层和底玻璃基板,所述面偏光片贴附在面玻璃基板的上方,所述面偏光片包括防反射涂层、防眩光涂层、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所述防反射涂层和防眩光涂层涂覆依次在上层三醋酸纤维素的上表面,聚乙烯醇位于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所述面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彩色滤光膜;在底玻璃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液晶层设置于彩色滤光膜和像素电极之间;在底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贴附有底偏光片,所述底偏光片包括三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光学补偿膜;其中聚乙烯醇位于两层三醋酸纤维素之间,光学补偿膜位于三醋酸纤维素和底玻璃基板之间;所述背光板包括聚光膜层、基础层和背光外框;其中聚光膜层和基础层由上至下叠放在背光外框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膜采用低延迟量设计,延迟量设计值设置为小于3nm;所述液晶层的延迟量设置为300~37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设置为水平横向栅条状结构,像素电极的栅条排列方向与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寻常光模式的宽视角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偏光片的吸光轴与像素电极的方向成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卿陈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