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衣物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93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用相向配置针床的横机的针织衣物的编织方法。该针织衣物具有领口(9),在前身大片(2a)与后身大片(2b)的肩部的接合部(19)超过肩线(15)。前后身大片与两袖(4、14)以筒状体编织到腋下,将袖移动到大片侧,一边在袖笼部(8a、8b)接合一边完成袖与后身大片的线圈横列的编织,之后,如以下那样进行前身大片最后部分(11R、11L)的编织和袖在最后区域(W)的接合。首先,在将前身大片编织到肩线期间,一边将前身大片移动到袖侧,一边使前身大片的线圈出现于袖的线圈正面侧地接合。接着,在超过肩线编织前身大片期间,将前身大片移动到领口侧接合前身大片和袖。最后,进行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的接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横机的,特别是涉及将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织成筒状后在横机上接合织成筒状的袖和前后身两大片的编织方法。在上述特开平9-273051号公报的编织方法中,如图3所示,沿箭头Z方向织成的袖4在开始与大片2a、2b的接合后,在每一大片2a、2b和袖4中形成下一横列的线圈的同时接合,在袖4的最后的区域W,仅于大片2a形成下一线圈横列的线圈在袖4不形成线圈地与前身大片2a接合。为此,区域W的线圈在与前身大片2a接合期间,不形成新的线园地反复进行移圈,所以,在使用强度小的织线进行编织的场合或由移圈次数多的细小针距的针织机进行编织的场合,会产生断线的危险。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记载于上述特开平9-273051号公报公开的用于编织各种线条针织衣物的方法,特别是在使用强度小的织线进行编织的场合或由细小针距的针织机进行编织的场合也不发生断线的编织方法。按照上述专利技术的构成,在接合分别形成为筒状的大片和左右两袖、织成1个大筒状体的过程中,在例如后身大片或另一方的大片,例如前身大片,形成领口,并且使袖移动到大片侧,接合大片和袖。完成袖和后身大片的线圈横编织后,继续进行前身大片的线圈横列编织。在朝向肩线形成前身大片期间,将位于领口与袖之间的前身大片移动到袖侧,使前身大片的线圈出现于前袖部分的线圈正面侧地重叠接合以肩线为基准时的与前身大片相同一侧的前袖部分,接着,在超过肩线编织前身大片期间,将前身大片移动到领口侧接合以肩线为基准时形成于与前身大片相反一侧的后袖部分。然后,在肩部接合后身大片和完成了与袖的接合的前身大片。通过上述编织,前身大片超过穿用针织衣物时的肩线进入到后身大片侧。结果,可离开肩线配置一方的大片与另一方的大片的接合位置,改进线条轮廓,而且可防止一方的大片的设计在肩线处断开。当一边仅编织前身大片一边与袖接合时,包含将继续进行下一横列线圈形成的前身大片移动到袖侧接合前身大片和袖的编织,从而可不需要移动不形成下一横列线圈的袖的线圈或减少其次数,防止发生袖的线圈断线。另外,在将袖移动到大片侧进行接合的编织过程中,或在将大片移动到袖侧进行接合的编织过程中,通过使大片的线圈出现在袖的线圈的正面侧地重叠并接合大片和袖,从而使大片线圈出现于袖线圈正面侧,形成漂亮的袖孔线。另一特征在于将大片移动到袖侧使大片的线圈出现在袖线圈正面侧而接合大片和袖的工序包含以下工序(1)将袖的大片侧侧端的线圈移动到大片的袖侧侧端的线圈侧,使袖的线圈重叠在大片线圈的反面侧,(2)将大片移动到袖侧。按照上述专利技术的构成,当使大片移动到袖侧进行接合时,在将大片移动到袖侧之前、重叠袖的大片侧侧端的线圈和大片的线圈后,将大片的线圈移动到袖侧,从而可与将袖移动到大片侧的编织同样地形成在袖的线圈正面侧出现大片的线圈的袖孔线。点A、H、点E、K、点a、h、点e、k为腋下的大片2与袖4、14的接合点。在袖笼8a、8b,前身大片2a和前袖4a、14a的接合在线A-B和线H-I、线a-b和线h-I进行。后身大片2b和后袖4b、14b的接合在线E-F和线K-J、线e-f和线k-j进行。应该注意的是,前身大片2a和后身大片2b在点B、b、F、f以后的部分11、12形状不同。即,袖顶部的线I-J、线i-j与前身大片2a的部分11的线B-C、线b-c接合。另外,前身大片2a和后身大片2b的肩部的接合在线C-D和线F-G、线c-d和线f-g进行。基于附图说明图1的衣片进行编织的针织套衫1如图2所示。2-A为针织套衫1的右半部的正面图,2-B为针织套衫的右半部的背面图。在图3中,以肩线15为中心展开示出针织套衫1。由图3可以看出,前身大片2a的编织组织超过肩线15侵入到后身大片2b。另外,在前身大片2a和后身大片2b的接合部19形成由规定数目的线圈纵行构成的装饰线20。在公知的方法中,如上述那样,使用横机将袖4、14、大片2编织成筒状,在编织过程中接合袖4、14和大片2,编织结束时制造出大体接近成品的针织套衫。下面说明使用在前后一对针床的上方具有移圈针床的横机的场合,该移圈针床以与针床的针相同的节距安装可在与针床的织针之间移圈的移圈针。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面说明中使用的类型的横机,也可实施于将另一对上部针床安装于所述一对下部针床的4针床横机、仅在前后一对针床中的任一方的针床的上方设置可在与前后任一针床之间移圈的移圈针床的三针床横机、仅设置前后一对针床的双针床横机。另外,在使用双针床横机的场合,针床的奇数编号的针例如用于前侧编织组织,偶数编号的针用于后侧编织组织,使用前后针床的分别放置1根的针。这样,各编织组织可时常在相向的针床上确保移圈用的空针,使两袖朝横向移动,接合到大片。针织套衫1从罗纹下摆6a、b、7a、b、17a、b开始编织,各下摆罗纹通过回转编织针织用线,织成筒状。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回转编织织成筒状编织组织,但也可使用独立的供线口编织例如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在编织领域的两端将用于各编织的针织用线交叉地进行编织,从而编织成筒状编织组织。另外,作为针织衣物,说明了编织针织套衫的场合,但也可在开衿绒线衫那样的针织衣物中实施。完成下摆罗纹部的编织后,转移到大片2和袖4、14的编织,每编织规定线圈横列就增加线圈纵行数,一直编织到腋下。在腋下处,接合大片2和袖4、14的各筒状体,从腋下到袖笼形成部,对大片2和袖4、14每编织规定线圈横列,将袖4、14移动到大片侧2,在袖笼8a、b处重合线圈。这样,接合前身大片2a的线A-B与前袖4a的线H-I、后身大片2b的线E-F与后袖4b的线K-J、及前身大片2a的线a-b与前袖14a的线h-i、后身大片2b的线e-f与后袖14b的线k-j。为此,筒体中的袖4、14的编织幅度减少,同时形成领口9a。下面,参照图4-图8说明编织。由于接合右袖14与大片2a、2b的编织和接合左袖4与大片2a、2b的编织除左右对称以外都相同,所以,仅对接合形成于图1的Ⅹ-Ⅹ线右侧的左袖4与大片部2a、2b的编织进行说明。另外,大片2a、2b与袖4的接合开始前的编织、大片2a、2b与袖4的接合完了后的编织可由特开平9-273051号公报等明确看出,所以,说明从接合大片2a、2b与袖4的编织开始到大片2a、2b与袖4的接合结束的编织。在图4-图8中,左侧的数字示出线圈横列,FB示出前针床,BB示出后针床,FT示出前移圈针床,BT示出后移圈针床,左右方向的箭头示出供线口21的行进方向,上下方向的箭头示出移圈方向。首先,使用图4和图5说明一边在大片和袖分别形成下一横列的线圈一边进行接合的前身大片A-B与前袖H-I及后身大片E-F与后袖K-J的接合编织。图4的线圈横列1示出用于进行接合的即将开始编织前的状态。由前针床的针A-J挂住的线圈为前身大片2a的线圈,由后针床的针A-J挂住的线圈为后身大片2b的线圈。挂在前针床的针K-R的部分为在前针床上编织的前袖部4a,挂在后针床的针K-R的部分为在后针床上编织的后袖部4b。在线圈横列1,由使用于大片2a、2b和袖4两方的编织的供线口21向前针床的针A-R供线,在前身大片和前袖4a形成下一横列的线圈。在线圈横列2,向针床的针R-A供线,在后身大片2b和后袖4b形成下一横列的线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衣物的编织方法,使用相向配置了至少一对前后针床的横机,从衣领到腋下编织在前后重叠的状态下由第1大片和第2大片织成的筒状体及分别在前后重叠的状态下织成的左右筒状两袖后,接合袖与大片;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 (1)将第1和第2大片和左右两袖编织成一个筒状体, (2)在工序1期间,在第1、第2大片中的至少一方大片中形成领口, (3)将袖移动到大片侧,在袖笼部接合大片和袖, (4)完成袖与第1大片的线圈横列编织,继续进行余下的第2大片的线圈横列编织, (5)将在第4工序中进行线圈横列编织的第2大片织到肩线处,并且,在此期间一边朝袖侧移动第2大片、一边在接合部使第2大片的线圈出现在袖线圈正面侧地接合第2大片和形成在以肩线为基准时的相同侧的袖, (6)超过肩线编织进行线圈横列编织的第2大片,并且,在此期间一边将第2大片移动到领口侧,一边接合第2大片和以肩线为基准时形成在与第5工序中进行连接的袖的相反侧的袖, (7)在肩部接合第1大片和第2大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井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