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层结构的弹性针织物及生产该针织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6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弹性针织物,通过将分开的表里底面针织物结合在一起制成,其中上述的两层底面针织物只通过17至3000分特的聚氨酯基弹性纤维的裸丝结合在一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表里底面针织物和结合纱一起组成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圆形弹性针织物,一种经编弹性针织物,一种编制以上针织物的方法,以及一种编制本专利技术中圆形弹性针织物的设备。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表里底面针织物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具有三层结构的弹性针织物,和在表里底面针织物之间具有一层气隙的三维结构的弹性针织物。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卓越拉伸性、致密、轻且具有形状超稳定性、在三维弹性针织物情况下即使在重复负载下也很难被压扁、具有卓越压缩性和压缩回复性、透气性能和保暖性能卓越的弹性针织物,一种编制该针织物的方法,和一种针织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地,经常将普通纱线(通常使用的纱线,如单纤丝、假捻纱或短纤纱)作为结合纱使用,以将采用多种已被建议的纬编机和经编机编制的三维结构的针织物中的表里底面针织物连接在一起,这些针织物主要用于普通材料和衣料的衬料等,具有增加适当绝热性能的效果,但是压缩性和压缩回复性能差。此外,在该
中使用热封口纱线作为结合纱的三维结构针织物是公知的,例如这种三维结构针织物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4-240252中描述的针织物。这种针织物是一种利用热封口纱线可成型性的模具产品,适合于模压成型,如适合于热压成型,但是几乎没有压缩性和压缩回复性,也没有考虑在重复负载下抗压扁等性能。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A-A-7-316959中描述的针织物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采用结合纱将一种热封口纱线和一种高度卷曲的纱线组合在一起的圆形皱纹编织方法。在本公开中描述了在结合纱中采用聚氨酯等材料。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2001-16444中描述了一种采用结节纱将一种热封口纱线和一种可拉伸纱线(聚氨酯基弹性纤维,等等)组合在一起的三维针织物。它们的目的是通过高度卷曲纱线和可拉伸纱线提供缓冲特性,降低重复负载下的可压扁性,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即采用热封口纱线作为结合纱时,热封口纱线的低软化点会导致衬底在染色等过程中起皱,在过程结束后皱痕不消失,作为结合纱的热封口纱线被热封口以固定表里底面针织物,这样针织物总体上几乎没有拉伸性,不能表现出高度卷曲纱线和可拉伸纱线的缓冲特性和抗压扁性能,压缩性和压缩回复性能很差,在重复负载下会被压扁。此外,在结合纱中使用的非弹性纤维和底面针织物是热封口的,致使针织物整体上变的坚硬,尽管发现了一些用于工业材料的应用,但是根本不适合用作人类穿着或用于靠近皮肤的普通材料或子材料,在本领域中不能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类似的产品,一种由双针拉舍尔经编机制造的三层结构的针织物,是一种经编针织物,已经商品化。这种针织物使用单纤丝作为结节纱。使用单纤丝是想利用其高度的弹性来改进缓冲特性。然而,由于单纤丝的硬度使这种三维结构的针织物整体坚硬,因此不适于用作上述情况的人类穿着织物。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5-106146中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橡筋线将一个针织物和另一个针织物相连接,并且采用诸如仅能由平台式针织机和部分编织实现的提高/降低编织纬圈来编织高度起皱和坚硬的针织物。然而,平台式针织机有较宽的行距,因此需要具有较大尺寸的几根纱线条,例如粗的羊毛纱或高度卷曲的粗的合成纤维的长加工纱线,排列来进行编织,这样形成的针织物为具有粗针脚的毛线衫等,不能得到如本专利技术所期望的致密而轻的针织品。此外,由于行距宽,即使增加结合纱的粗度也不能保持稳定的形状,并且这种针织品经向和纬向拉伸的均衡性也不能令人满意。此外,现有技术采用沿人体轮廓三维地编织针织物的技术思想,但是没有使针织物本身具有包含气隙的三维结构的概念。而且,平台式针织机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进纱口连同拖板一起往复运动,纱线从进纱口进料,编织运动不断重复,但是当编织弹性纱线时,如果采用裸丝,拉伸比沿宽度方向变化,从而不可能得到均匀的针脚。因此,不使用裸丝而是采用由非弹性纤维缠绕在弹性纱线的裸丝上形成的所谓的涂层加工纱线,这一点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中是个常识。此外,EP专利公开号No.431984描述了一种用于可使体内水分很容易地排到外面的布料的针织物,这种针织物具有由橡筋线连接在一起的两层底面针织物,其中里底面针织物仅由防水性纤维组成,表底面针织物由吸水性纤维和平织弹性纱线组成。表底面针织物使用弹性纱线的目的是使表底面针织物的针脚更密,以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入纺织物,该技术在技术挑战和目的上都和本专利技术不同。在具有这种结构的针织物中,由于表里底面针织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拉伸性,因此容易发生卷曲,但是鉴于其目的,在里底面针织物中使用弹性纱线来增加拉伸性是不可接受的。具体地,在这种针织物中如果在里底面针织物中采用弹性纱线以使这种针织物的针脚更密,人体内的水分则不能通过针织物传递,因此不可能使水分向外排出。所以,在具有这种结构的针织物中,卷曲不能被抑制,在将该针织物制成衣料时会遇到麻烦。此外,传统地,当采用圆形针织机编织聚氨酯基弹性纤维的裸丝时,由于相关机器的限制,针织机上的所有氨伦基弹力纤维只能以相同的速度向针织机进料,如果采用不同编织法编织聚氨酯基弹性纤维,只能以彼此相对接近的进料速度进行编织。结果,当纤维被编织时,由于不充分拉拔导致的从纤维卷中过分拉拔以及错误拉拔使得聚氨酯基弹性纤维遭受断纱。因此,编织法受到明显的限制,编织条件也有限,导致针织物变得太紧密并且不能达到足够的拉伸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涉及一种由表里底面针织物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具有三层结构的弹性针织物,和在表里底面针织物之间有一层气隙的三维结构的弹性针织物,提供一种具有卓越拉伸性、致密、轻且具有优良的形状稳定性、触感柔软、非常适用于人类穿着或在靠近皮肤的位置使用的衣料、普通材料和子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三维结构针织物情况下即使在重复负载下也很难被压扁、具有卓越压缩性和压缩回复性能、透气性能和保暖性能卓越的弹性针织物,一种实现该针织物的针织设备。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如下(1)一种通过将分开的表里底面针织物连接起来编制成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弹性针织物,其中以上所描述的两层底面针织物仅通过17至3000分特的聚氨酯基弹性纤维裸丝连接。(2)如(1)中所述的弹性针织物,其中以上所描述的弹性针织物是一种圆形针织物,其分开的表里两层底面针织物每层都通过一个针床制成。所述的两层底面针织物仅采用由33至3000分特的聚氨酯基弹性纤维裸丝组成的结合纱通过花针连接在一起,结合纱和表里底面针织物中针脚密度较低的一个中的25%或更多的针脚相连接,结合纱的线圈长度和以上所描述的分开的表里底面针织物中任一具有较小线圈长度的底面针织物的线圈长度之间的比例范围为0.6到2.3,此针织物在表里底面针织物有气隙,并且具有三维结构。(3)如(1)中所述的弹性针织物,其中以上所描述的弹性针织物是一种圆形针织物,其分开的表里两层底面针织物每层都通过一个针床制成,两层底面针织物仅使用17到1500分特的聚氨酯基弹性纤维的裸丝组成的结合纱连接在一起,至少有一层底面针织物通过花针与结合纱连接,结合纱和表里底面针织物中针脚密度较低的一个中的25%或更多的针脚相连接,结合纱的线圈长度和以上所描述的分开的表里底面针织物中任一具有较小线圈长度的线圈长度之间的比例范围为0.2到0.6,此针织物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弹性针织物,该弹性针织物通过将分开的表里两层底面针织物结合起来制成,其中所述两层底面针织物只使用17至3000分特的聚氨酯基弹性纤维的裸丝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敏之吉田友昭古家一雄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纤维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