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储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16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储纬器,储纬器由电动机、储纱鼓、绕纱盘、磁钢盘、上盖、毛刷圈架、传感器座、探测头和控制电路板等组成。其特点是:传感器探头采用双磁钢结构;毛刷圈架采用双导柱滑动形式;阻止储纱鼓转动的磁钢盘采用侧面平行于电机轴结的斜切磁钢,使固定磁钢的注塑件或压铸件可以顺利的水平开模。并可以把斜切磁钢直接粘接在电机的机座端部;这样,可缩短整机的轴向长度,有利于储纬器的微型化。经过上述设计后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它既具有传统定鼓式储纬器的所有特点,而且体积更小,制造工艺性更好,安装更方便,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无梭织机和针织机械供给纱线的间隔储纱的定鼓式储纱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无梭织机的纬纱来自外部的纱筒,受纱筒直径、卷装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织布机引纬是间歇运动,瞬间速度很快,如果直接从纱筒上引纬,不仅纬纱的张力较大,而且纬纱的张力变化会很大,很容易发生断纬,将严重影响布面质量,使织机无法正常高速运行。为了保证引入梭口的纱线张力稳定,通常在织机与纱筒之间要安装储纬器。储纬器是一个具有固定直径的光滑的储纱鼓,储纬器的控制电路板通过传感器检测储纱鼓上储存的纱线多少控制其电动机的转速,以一个较稳定的转速使得缠绕在储纱鼓上的纱线永远不被拉完,总是处于一种适量的状态,从而保证被织机拉出去的纱线张力稳定。现有的储纬器分动鼓式和定鼓式两种。动鼓式是通过转动储纱鼓把纱线缠绕在储纱鼓上,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但易叠纱并伴有改变纱线捻度的缺点,仅适用于织低档织物的低速织机和低档针织圆机。定鼓式的储纱鼓不转,由转动的绕纱盘把纱线缠绕在储纱鼓的表面,通过内外两套储纱鼓间的相对蠕章动,使缠绕在其表面的纱线彼此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从而确保不叠纱,可以实现高速供纱,纱线经过储纬器后捻度基本不变化。缺点是定鼓式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目前多用于高速织机和高档面料的制造。目前国内外定鼓式储纬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类似CN99200896.4的技术,零件数较少,结构也比较紧凑。但是随着新型大圆机高弹织物的发展,原来专门为圆机配套的转鼓式输纱器已无法满足要求,必须采用性能更高的定鼓式储纬器才能适应高弹氨纶丝的制造。另外由于经济性剑杆织机入纬率的提高,原先大量配套的转鼓式储纬器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许多新型经济性剑杆织机不得已而选用了价格昂贵的大型定鼓式储纬器。事实上圆机和经济性剑杆织机除了对张力稳定性、捻度变化和叠纱要求较高外,对储纬器供纬率的要求并不很高,只是比动鼓式储纬器的最高速度略高,远低于定鼓式储纬器的供纬率上限。特别是圆机受空间限制,根本无法大量安装大型定鼓式储纬器。但是,受到传统定鼓式储纬器的结构限制,进一步缩小体积在技术上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减小纱线经过绕纱盘的阻力,绕纱盘一般都做成90°~120°锥形,阻止储纱鼓转动的磁力耦合器磁钢都是采用正切磁钢,磁钢的侧面垂直于正对着锥面的正面。由于磁钢侧面与电机轴线不平行,有一定角度,正常的注塑方法模具很难设计。现行的第一种方法是先粘磁钢后注塑,第二种方法是先注塑后粘磁钢。采用第二种方法需要先把一组假磁钢放入模具,注塑后再由人工逐个把假磁钢迅速拔出。第一种方法的注塑工艺简单,但对模具、铁环和磁钢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成品率较低,磁钢易碎裂;第二种方法的工艺复杂,人工成分较多,生产效率很低,但后粘的磁钢不存在碎裂。为便于制造前后两个磁钢盘均独立注塑制造,这无疑将使整机的轴向长度增加。2、目前定鼓式储纬器的传感器大多使用接触式探测头,其上的磁钢既是触发霍尔元件的触发磁场又要充当产生探测压力的一部分,探测压力调节很困难。如果改变探测压力就同时改变了对霍尔元件的触发磁场,很可能造成霍尔元件的检测失灵。3、毛刷圈架是卡在上盖内壁两侧的导轨上的。导轨在加工时必需要给切削刀具留出一定的回转空间,从而加长了储纬器的轴向长度,不利于储纬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微型定鼓式储纬器,它具有传统定鼓式储纬器的所有特点,但是体积更小,制造工艺性更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储纬器由电动机、储纱鼓、绕纱盘、磁钢盘、上盖、毛刷圈架、传感器座、探测头和控制电路板等组成。其特点是传感器探头采用双磁钢结构;毛刷圈架采用双导柱滑动形式;阻止储纱鼓转动的磁钢盘采用侧面平行于电机轴结的斜切磁钢,使固定磁钢的注塑件或压铸件可以顺利的水平开模。并可以把斜切磁钢直接粘接在电机的机座端部;这样,可缩短整机的轴向长度,有利于储纬器的微型化。经过上述设计后的本专利技术,它既具有传统定鼓式储纬器的所有特点,而且体积更小,制造工艺性更好,安装更为方便,成本更低。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型储纬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型储纬器的一种探测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型储纬器的另一种探测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毛刷圈架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毛刷圈架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中各代号分别是1-储纬器电动机,2-上盖,3-后铁环,4-线路板,5-斜切磁钢,6-充当后磁钢盘座的电动机机座的前端部,7-绕纱盘,8-磁钢,9-前铁环,10-前磁钢盘座,11-传感器探测头,12-检测磁钢,13-霍尔元件,14-探测头复位磁钢,15-传感器座复位磁钢,16-上盖内凸缘,17-导柱,18-储纱鼓,19-毛刷圈架,20-调节螺钉的螺纹,21-调节螺钉的旋钮。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型储纬器由电动机1、储纱鼓18、绕纱盘7、磁钢盘10、上盖2、毛刷圈架19、传感器座16、传感器探测头11和控制电路板4等组成。传感器探测头11采用双磁钢结构;毛刷圈架19采用双导柱滑动形式;在平行于电机轴线的侧面,分别设置了斜切磁钢5和磁钢8。斜切磁钢5直接粘接在充当后磁钢盘座的电动机机座的前端部6上,对偶的磁钢8粘在前磁钢盘座10上。斜切磁钢5和磁钢8的侧面不垂直于其正面,而是与电机轴线平行,故前后磁钢盘座可用简单的对开方式的模具制造。本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缩短轴向长度,没有采用独立的后磁钢盘,而是利用电动机机座2的前端部6充当后磁钢盘座。在本实施例中的每个传感器探测头11上,均安装有检测磁钢12和探测头复位磁钢14两块磁钢,对偶的传感器座复位磁钢15安装在传感器座16上。霍尔元件13只受检测磁钢12的作用,与传感器探测头11上的探测头复位磁钢14和传感器座复位磁钢15基本没关系。传感器探测头11上的探测头复位磁钢14和安装在传感器座16上的对偶传感器座复位磁钢15相互作用产生探测压力,起复位作用。传感器探测头11上的检测磁钢12和探测头复位磁钢14可安装在同一个垂面上(如图-2所示),也可安装在不同一个垂面上(如图-3所示)。不在同一个垂面可以把检测磁钢12和探测头复位磁钢14的空间距离做得更远,彼此之间的影响就更小。采用双导柱滑动形式毛刷圈架19的两根光滑的导柱17,安装在上盖2上,毛刷圈架19可在其上滑动。转动调节螺钉的旋钮21,调节螺钉上的螺纹20就会驱使毛刷圈架19沿电机轴线前后移动,从而达到调节阻尼压力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储纬器,由电动机(1)、储纱鼓(18)、绕纱盘(7)、磁钢盘(10)、上盖(2)、毛刷圈架(19)、传感器座(16)、传感器探测头(11)和控制电路板(4)等组成,其特征是该微型储纬器的传感器探头(11)采用双磁钢结构,毛刷圈架(19)采用双导柱滑动形式,在平行于电机轴线的侧面,分别设置了斜切磁钢(5)和磁钢(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储纬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斜切磁钢(5)直接粘接在充当后磁钢盘座的电动机机座的前端部(6)上,对偶的磁钢(8)粘在前磁钢盘座(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储纬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传感器探测头(11)上,均安装有检测磁钢(12)和探测头复位磁钢(14)两块磁钢,对偶的传感器座复位磁钢(15)安装在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储纬器,由电动机(1)、储纱鼓(18)、绕纱盘(7)、磁钢盘(10)、上盖(2)、毛刷圈架(19)、传感器座(16)、传感器探测头(11)和控制电路板(4)等组成,其特征是该微型储纬器的传感器探头(11)采用双磁钢结构,毛刷圈架(19)采用双导柱滑动形式,在平行于电机轴线的侧面,分别设置了斜切磁钢(5)和磁钢(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少波赵晓辉吴国祥郑士元李良超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联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