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层辐条和多个第二层辐条,多个所述第一层辐条的内部设为空腔结构,多个所述第二层辐条上设有长方形通孔;环所述轮毂本体一周,所述轮毂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仅在不影响轮毂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满足了结构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同时,也可增加轮毂的散热效果,增加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汽车轮毂的
,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
技术介绍
轮毂,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在汽车轮毂设计中,结构轻量化设计,一直是轮毂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轮毂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不仅能减少成本的投入,同时,能够方便轮毂的搬运与运输。在轮毂制造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概念,往往会造成轮毂结构的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基于此,需要研制一种在不影响轮毂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实现轻量化设计的轮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轮毂,在保证了轻量化设计的目的下,无法满足轮毂结构强度的要求。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层辐条和多个第二层辐条,多个所述第一层辐条的内部设为空腔结构,多个所述第二层辐条上设有长方形通孔;环所述轮毂本体一周,所述轮毂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层辐条位于所述第二层辐条的向外一侧,且所述第一层辐条和所述第二层辐条在所述汽车轮毂一侧,分别圆周均匀固定有五个。优选的,环所述轮毂本体内壁一周,设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层辐条与所述轮毂本体内壁接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层辐条与所述轮毂本体内壁接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层辐条,远离所述轮毂本体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一散热孔。优选的,每相邻的所述第一层辐条与所述第二层辐条之间,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不仅在不影响轮毂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满足了结构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同时,也可增加轮毂的散热效果,增加其实用性。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轮毂内壁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毂本体;11-第一层辐条;12-第二层辐条;12a-长方形通孔;12b-第一散热孔;13-第二散热孔;14-第一固定槽;15-第二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2,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1,所述轮毂本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层辐条11和多个第二层辐条12,多个所述第一层辐条11的内部设为空腔结构,多个所述第二层辐条12上设有长方形通孔12a;环所述轮毂本体1一周,所述轮毂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3。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第一层辐条11位于所述第二层辐条12的向外一侧,且所述第一层辐条11和所述第二层辐条12在所述汽车轮毂一侧,分别圆周均匀固定有五个。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双层辐条的设计,从而可有效的增强了汽车轮毂的结构强度。请着重参照附图1,环所述轮毂本体1内壁一周,设有第一固定槽14和第二固定槽15,所述第一层辐条11与所述轮毂本体1内壁接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槽14内,所述第二层辐条12与所述轮毂本体1内壁接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槽15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层辐条11和第二层辐条1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4和第二固定槽15内,从而可有效的提高辐条与轮毂本体1之间连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该轮毂的结构强度。请再次着重参照附图1,每个所述第二层辐条12,远离所述轮毂本体1内壁的一端,设有第一散热孔12b,每相邻的所述第一层辐条11与所述第二层辐条12之间,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孔1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散热孔12b和第二散热孔13的作用,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轮毂本体1的散热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轮毂本体1结构轻量化的设计。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层辐条11和第二层辐条12的作用,可有效的提高了轮毂本体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通过将第一层辐条11的内部设计成空腔结构,在第二层辐条12上设有长方形通孔12a,从而可促进轮毂本体1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通过第一散热孔12b和第二散热孔13的作用,不仅可提高轮毂的散热效果,同时,也可以满足轮毂本体1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层辐条(11)和多个第二层辐条(12),多个所述第一层辐条(11)的内部设为空腔结构,多个所述第二层辐条(12)上设有长方形通孔(12a);环所述轮毂本体(1)一周,所述轮毂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包括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层辐条(11)和多个第二层辐条(12),多个所述第一层辐条(11)的内部设为空腔结构,多个所述第二层辐条(12)上设有长方形通孔(12a);环所述轮毂本体(1)一周,所述轮毂本体(1)上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辐条(11)位于所述第二层辐条(12)的向外一侧,且所述第一层辐条(11)和所述第二层辐条(12)在所述汽车轮毂一侧,分别圆周均匀固定有五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孝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福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