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敏其专利>正文

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01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包括通电后可弯曲变形的压电变形机构、导纱针和底座,压电变形机构的上端固定于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凹槽,导纱针通过向一侧凸起的凸起部与底座上的对应凹槽插接,该凸起部同时成为导纱针随压电变形机构的弯曲而产生反向偏移时的旋转支点,即当压电变形机构在驱动电路的作用下向一侧弯曲变形时,可以带动其下端的导纱针以凸起部支点向相反的一侧偏移。本装置为导纱针提供了更大的动作力度,满足更大的纱线张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导纱工作的稳定性,织出的布更加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具体是一种经编机提花导纱装置,属于 针织机械领域。技术背景传统的经编机提花导纱装置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工作噪音大,花型简单,已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花型变换要求,逐渐被市场所淘 汰。而现有的具有至少一个梳栉的经编机,如专利94117618. 5所说的,其提花 导纱的工作都是通过外部控制电路控制导纱装置上的至少一个压电弯曲变形机 构的弯曲变形来带动导纱针直接偏移一定针距而实现的,然而,导纱针针尖与压 电弯曲变形机构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对较大,即压电弯曲变形机构在带动导纱针针 尖工作时,由于其工作半径相对较大,传送到导纱针针尖的动作力度就会大大减 小,往往导致导纱针工作不稳定,织出的布不平整。此外,现有的导纱针与压电 弯曲变形机构之间有的采用类似专利95107023. 1中的繁琐结构,制造难度大, 成本高;有的采用简单的一体式固定连接,导致更换困难,往往一根针的损坏, 要连带更换一组导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制造安装方便,安全系 数更高,成本低,提供更大张力的经编机提花导纱装置。本专利技术导纱装置,包括通电后可弯曲变形的压电变形机构、导纱针和底座, 所述压电变形机构的上端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WW^^导纱针通过向一 侧凸起的凸起部与底座上的对应凹槽插接,该凸起部同时成为导纱针随压电变形 机构的弯曲而产生反向偏移时的旋转支点,即当压电变形机构在驱动电路的作用 下向一侧弯曲变形时,可以带动其下端的导纱针以凸起部支点向相反的一侧偏 移。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述压电变形机构的下端与弹性绝缘材料制成的接插件注塑连接,所说的导 纱针的上端通过可拔插的方式与接插件连接成一体。底座设有纵向支撑导纱针的限位凸台,所说的导纱针上的凸起部支承于该限 位凸台上。底座上的限位凸台对导纱针的凸起部起支撑作用,限制其纵向移位,底座通 凹槽及限位凸台共同对导纱针进行定位,确保排列在同一底座上的导纱针的针尖 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说的底座上的凹槽也可设在限位凸台上。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将压电变形机构的弯曲变形转化成导纱针的绕支点旋转运 动,基于杠杆原理,压电变形机构在弯曲变形时,导纱针被带动,导纱针即以凸 起部为支点,向着变形机构弯曲的相反方向作一定角度的旋转偏移。本专利技术为导 纱针提供了更大的动作力度,满足更大的纱线张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导纱工作 的稳定性,织出的布更加平整。由于导纱针上端与压电变形机构之间采用弹性绝缘材料制成的接插件连接, 其绝缘性能更好,安全系数更高,而对接插件本身来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用其取代复杂的机械结合件,大大减少了整个装置的重量和制造成本。导纱针还 可以很方便的从接插件上拆下、更换,简单、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导纱装置适用于至少带有一个梳栉的经编机上,在驱动电路的作用 下,其导纱针能实现至少一个针距的偏移。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导纱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导纱装置底座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导纱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导纱装置底座的正视图;图5为图1的A向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纱装置动作原理简图。上述图中,l为接插件,2为导纱针,3为导纱针凸起部,4为底座,5为 底座凹槽,6为底座限位凸台,7为压电变形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l:如图l、 2、 5所示,压电变形机构7的一端与底座4压塑相连, 其另一端与接插件1注塑连接,接插件1可以用聚氯乙烯、尼戎、柔性和硬性塑 料或其他弹性绝缘材料浇注成型,导纱针2通过可拔插的方式与接插件1连接成 一体。导纱针2设有向底座方向凸起的凸起部3,底座4设有相对应的凹槽5和 限位凸台6,导纱针2的凸起部前端插入底座的凹槽5中,后端被支承在底座4 的限位凸台6上,限制导纱针纵向移位并实现对导纱针正确定位,避免连接不牢 的导纱针2脱落;还可以使同一底座上排列的所有导纱针的针头位于同一水平 上。当压电变形机构7在驱动电路的作用下向一侧弯曲变形时,其下端的导纱针 2即以凸起部3为支点向相反的一侧偏移一定多角度。实施例2:如图3、 4、 5所示,导纱针2设有向底座方向凸起的凸起部3, 底座4设有限位凸台6,凹槽5设在限位凸台6上,导纱针2的凸起部插入相对 应的的凹槽5中,并被支承在底座4的限位凸台6上。导纱针凸起部3同样起到 支点作用,使导纱针下端向弯曲变形机构7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偏移。如图6所示,导纱针1与弯曲变形机构7采用柔性插接件1进行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包括通电后可弯曲变形的压电变形机构(7)、导纱针和底座(4),所述压电变形机构(7)的上端固定于底座(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有凹槽(5),导纱针(2)通过向一侧凸起的凸起部(3)与底座(4)上的对应凹槽(5)插接,该凸起部(3)同时成为导纱针(2)随压电变形机构(7)的弯曲而产生反向偏移时的旋转支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压电变形 机构(7)的下端与弹性绝缘材料制成的接插件(1)注塑连接,上述导纱针(2) 通过可拔插的方式与接插件(1)连接成一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4)设有纵 向支撑导纱针的限位凸台(6),所说的导纱针上的凸起部(3)支承于限位凸台 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底座(4) 上所设的凹槽(5)设在底座(4)的限位凸台(6)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包括通电后可弯曲变形的压电变形机构、导纱针和底座,压电变形机构的上端固定于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凹槽,导纱针通过向一侧凸起的凸起部与底座上的对应凹槽插接,该凸起部同时成为导纱针随压电变形机构的弯曲而产生反向偏移时的旋转支点,即当压电变形机构在驱动电路的作用下向一侧弯曲变形时,可以带动其下端的导纱针以凸起部支点向相反的一侧偏移。本装置为导纱针提供了更大的动作力度,满足更大的纱线张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导纱工作的稳定性,织出的布更加平整。文档编号D04B27/10GK101161896SQ20071019073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敏其, 赵志初 申请人:王敏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编机的导纱装置,包括通电后可弯曲变形的压电变形机构(7)、导纱针和底座(4),所述压电变形机构(7)的上端固定于底座(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有凹槽(5),导纱针(2)通过向一侧凸起的凸起部(3)与底座(4)上的对应凹槽(5)插接,该凸起部(3)同时成为导纱针(2)随压电变形机构(7)的弯曲而产生反向偏移时的旋转支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其赵志初
申请(专利权)人:王敏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