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71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其由气缸座、拉杆、前活塞、后活塞、气缸环、气缸后盖、气缸分隔片、第一快插接头及第二快插接头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了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实现了电主轴在无刀、拉刀及打刀状态下高压气流的持续均匀稳定流动,在打刀时电主轴的中心吹气可靠有效,保证了电主轴锥孔的时刻清洁,有效防止了灰尘、铁屑或切削液等进入主轴内部,大大提高了电主轴的可靠性。

A blow air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spind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low air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spindl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cylinder seat, a pull rod, a front piston, a rear piston, a cylinder ring, a cylinder rear cover, a cylinder separator piece, a first fast insertion joint and a two fast insertion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blow air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spindle, and realizes the continuous and steady flow of the high pressure air in the state of the spindle without the knife, the broach and the knife. The central blow of the electric spindle is reliable and effective when the knife is hit, and it ensures the time cleaning of the cone hole of the electric spindle,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entry of dust, iron chip or cutting flui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torized spindle is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inner part of the spi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主轴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
技术介绍
电主轴在运转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主轴前端的气密封,以防止了铁屑或切削液等进入轴承及主轴内部。刀具在进行自动换刀时需要对锥孔进行吹气清洁,以防止灰尘或铁屑等进入拉爪及主轴内部。目前,现有的主轴将气密封和中心吹气独立通气,需要两路气源,气密封保持持续通气,而中心吹气则在电主轴打刀时通过机床上电磁阀控制通气。现有的主轴将气密封和中心吹气独立通气,造成机床的零部件增多,组装复杂,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其包括气缸座、拉杆、前活塞、后活塞、气缸环、气缸后盖、气缸分隔片、第一快插接头及第二快插接头,气缸座具有依序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节流孔,节流孔连通电主轴的气密结构,拉杆设置于气缸座的空腔内,拉杆具有拉杆通道,前活塞设置于气缸座,并连接拉杆,前活塞具有前活塞通道,前活塞通道分别对应第一通道与拉杆通道,后活塞连接前活塞,并位于气缸座的一侧,后活塞具有后活塞通道,气缸环分别连接气缸座与前活塞,并位于后活塞的一侧,气缸环具有气缸环通道,气缸环通道连通第二通道,气缸座、前活塞、后活塞及气缸环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连通后活塞通道,气缸后盖连接后活塞,气缸分隔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气缸后盖与气缸环,并连接后活塞,气缸分隔片具有分隔片通道,分隔片通道连通气缸环通道,后活塞、气缸后盖及气缸分隔片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通过后活塞通道连通第一空腔0,第一快插接头设置于气缸后盖,并连通第二空腔,第二快插接头设置于气缸后盖,并连通分隔片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改进了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实现了电主轴在无刀、拉刀及打刀状态下高压气流的持续均匀稳定流动,在打刀时电主轴的中心吹气可靠有效,保证了电主轴锥孔的时刻清洁,有效防止了灰尘、铁屑或切削液等进入主轴内部,大大提高了电主轴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展示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包括气缸座11、拉杆12、前活塞13、后活塞14、气缸环15、气缸后盖16、气缸分隔片17、第一快插接头18及第二快插接头19。气缸座11具有依序连通的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及节流孔113,节流孔113连通电主轴的气密结构。拉杆12设置于气缸座11的空腔内,拉杆12具有拉杆通道121。前活塞13设置于气缸座11,前活塞13连接拉杆12,前活塞13具有前活塞通道131,前活塞通道131分别对应第一通道111与拉杆通道121。后活塞14连接前活塞13,后活塞14位于气缸座11的一侧,后活塞14具有后活塞通道141。气缸环15分别连接气缸座11与前活塞13,气缸环15位于后活塞14的一侧,气缸环15具有气缸环通道151,气缸环通道151连通第二通道112。气缸座11、前活塞13、后活塞14及气缸环15之间形成第一空腔20,第一空腔20连通后活塞通道141。气缸后盖16连接后活塞14。气缸分隔片17的两端分别连接气缸后盖16与气缸环15,气缸分隔片17连接后活塞14,气缸分隔片17具有分隔片通道171,分隔片通道171连通气缸环通道151。后活塞14、气缸后盖16及气缸分隔片17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1,第二空腔21通过后活塞通道161连通第一空腔20。第一快插接头18设置于气缸后盖16,第一快插接头18连通第二空腔21,第二快插接头19设置于气缸后盖16,第二快插接头19连通分隔片通道171。当电主轴处于无刀或拉刀状态时,后活塞14的后端面与气缸后盖16贴合,前活塞13的后端面与后活塞14的前端面贴合,前活塞13与拉杆12处于无连接状态,前活塞通道131与第一通道111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二快插接头19、分隔片通道171、气缸环通道151、第二通道112、节流孔113及电主轴的气密结构形成电主轴无刀或拉刀状态的吹气通道,第二快插接头19通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依序流动至分隔片通道171、气缸环通道151、第二通道112、节流孔113及电主轴的气密结构,使得电主轴的前端时刻保持均匀稳定气流,防止铁屑或切削液等杂质进入主轴内部。当电主轴处于打刀状态时,第二快插接头19持续通入高压气流,于此同时,第一快插接头18通入高压气流,高压气流流动至第二空腔21,第二空腔21内的高压气流通过后活塞通道141流动至第一空腔20,在第一空腔20与第二空腔21内高压气流作用下,前活塞13与后活塞14作为一个整体移动,前活塞13移动至与气缸座11的后端面贴和时,前活塞13的全端面顶起拉杆12的后端面,此时,第一通道111与前活塞通道131连通,此时,第二通道112内的高压气流通过第一通道111依序流动至前活塞通道131与拉杆通道121,拉杆通道121的出口对电主轴的中心吹气,保证了电主轴在自动换刀时能对锥孔进行吹气清洁,有效防止了灰尘或铁屑等进入电主轴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改进了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实现了电主轴在无刀、拉刀及打刀状态下高压气流的持续均匀稳定流动,在打刀时电主轴的中心吹气可靠有效,保证了电主轴锥孔的时刻清洁,有效防止了灰尘、铁屑或切削液等进入主轴内部,大大提高了电主轴的可靠性。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座(11)、拉杆(12)、前活塞(13)、后活塞(14)、气缸环(15)、气缸后盖(16)、气缸分隔片(17)、第一快插接头(18)及第二快插接头(19),所述气缸座(11)具有依序连通的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及节流孔(113),所述节流孔(113)连通电主轴的气密结构,所述拉杆(12)设置于所述气缸座(11)的空腔内,所述拉杆(12)具有拉杆通道(121),所述前活塞(13)设置于所述气缸座(11),并连接所述拉杆(12),所述前活塞(13)具有前活塞通道(131),所述前活塞通道(131)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通道(111)与所述拉杆通道(121),所述后活塞(14)连接所述前活塞(13),并位于所述气缸座(11)的一侧,所述后活塞(14)具有后活塞通道(141),所述气缸环(15)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座(11)与所述前活塞(13),并位于所述后活塞(14)的一侧,所述气缸环(15)具有气缸环通道(151),所述气缸环通道(151)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12),所述气缸座(11)、前活塞(13)、后活塞(14)及气缸环(15)之间形成第一空腔(20),所述第一空腔(20)连通所述后活塞通道(141),所述气缸后盖(16)连接所述后活塞(14),所述气缸分隔片(1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后盖(16)与所述气缸环(15),并连接所述后活塞(14),所述气缸分隔片(17)具有分隔片通道(171),所述分隔片通道(171)连通所述气缸环通道(151),所述后活塞(14)、气缸后盖(16)及气缸分隔片(17)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1),所述第二空腔(21)通过所述后活塞通道(141)连通所述第一空腔(20),所述第一快插接头(18)设置于所述气缸后盖(16),并连通所述第二空腔(21),所述第二快插接头(19)设置于所述气缸后盖(16),并连通所述分隔片通道(1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主轴的打刀吹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座(11)、拉杆(12)、前活塞(13)、后活塞(14)、气缸环(15)、气缸后盖(16)、气缸分隔片(17)、第一快插接头(18)及第二快插接头(19),所述气缸座(11)具有依序连通的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及节流孔(113),所述节流孔(113)连通电主轴的气密结构,所述拉杆(12)设置于所述气缸座(11)的空腔内,所述拉杆(12)具有拉杆通道(121),所述前活塞(13)设置于所述气缸座(11),并连接所述拉杆(12),所述前活塞(13)具有前活塞通道(131),所述前活塞通道(131)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通道(111)与所述拉杆通道(121),所述后活塞(14)连接所述前活塞(13),并位于所述气缸座(11)的一侧,所述后活塞(14)具有后活塞通道(141),所述气缸环(15)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座(11)与所述前活塞(13),并位于所述后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瑞雄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速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