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莆田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缓释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347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1:01
一种缓释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可溶性微针制备、包覆层制备、干燥成型。上述技术方案解决可溶微针不能缓释的问题,用不溶于水的高分子材料在可溶微针的表面形成包覆层;包覆层不溶于水,可溶微针中的药物可以通过包覆层中的孔隙,逐渐渗透到外部。由于存在包覆层的阻隔,使得药物释放的速度变得缓慢,从而实现可溶微针中药物的缓释作用。同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包覆层能够将药物与空气中的水分隔离,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保证微针的力学强度和药物的稳定性。

A slow release microneed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 sustained-release microneedl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include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ation of a soluble micro needle, preparation of a coating layer, and drying mold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oluble micro needle can not be sustained release, and the coating layer i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oluble micro needle with water insoluble polymer material; the coating is insoluble in water, and the medicine in the soluble micro needle can penetrate into the outside through the pores in the coating layer. Because of the barrier of coating, the release rate of drug is slow,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ed-release effect of drugs in soluble microneedle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use, the coating can isolate the medicine from the water in the air and play a protective role, so as to ensure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microneedle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dr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释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针是一种尺寸在微米级的针状突起阵列,主要用于药物的经皮输送;它与皮下注射针一样有效,又和传统的经皮贴片一样方便,已成为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可溶微针作为其中最热门的一种类型,具有适合量产,使用简单,生物相容性高,不产生尖锐的医疗垃圾等优点。目前的可溶微针一般都采用水溶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微针的基质材料,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明胶,糖类和纤维素类等。这些材料制作的可溶性微针,由于基质材料极易溶于水,当可溶微针刺入皮肤后,微针基质材料在皮肤内吸收组织液而快速溶解,导致药物在皮肤内释放速度非常快,起不到缓控释的作用。因此,可溶微针在临床上治疗一些需要持续低剂量给药的疾病就不太适用。另外,由于这些微针基质材料易溶于水,因此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溶微针很容易受到空气中水分的影响而潮解,不仅影响微针的力学强度,而且可能导致药物降解变质。目前的可溶性微针的缺点为:1:无法实现药物在皮肤中的缓释。由于制作微针的基质材料易溶于水,导致其刺入皮肤后,快速吸收皮肤内的组织液而溶解,释放出药物,药物被毛细血管吸收而迅速进入到血液系统,这样对于一些需要缓慢释放药物的局部疾病的治疗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不仅面临多次给药,而且可能对机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2:无法实现药物在皮肤中的控释。由于制作微针的基质材料单一,药物释放规律单一,而且无法调控。这样无法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而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3:容易吸湿、不稳定:由于制作微针的基质材料十分容易溶于水,因此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可溶微针吸水而潮解,导致微针的力学强度受损,还可能引起药物的降解。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可控制释放药物、不易潮解的缓释微针。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可溶性微针制备:将含药高分子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干燥脱模后得到可溶性微针;包覆层制备:将第一高分子溶液滴加于可溶性微针上,并在可溶性微针外部形成包覆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溶液由不溶于水的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制备,所述第一高分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3%-10%;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0.1-20μm。干燥成型:将形成包覆层的微针40-60℃干燥2-8小时,得到缓释微针。专利技术人通过控制包覆层的厚度、不溶性高分子溶液的浓度,对包覆层的通透性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含药高分子溶液制备:将药物加入第二高分子溶液,搅拌均匀,配制药物质量百分比为0.1%-30%的含药溶液;所述第二高分子溶液的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制备,所述第二高分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5%-20%。进一步地,所述含药溶液制备步骤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括: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马来酸酐、聚丙烯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葡聚糖和明胶。进一步地,所述可溶性微针制备步骤中,采用离心或真空的方法使含药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制备步骤中,所述不溶于水的高分子材料为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乳酸或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制备步骤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四氢吡咯、乙醇、二甲基亚砜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制备步骤中,将可溶性微针置于转速为50-1000转/min转盘中,将第二高分子溶液滴加于转盘上的可溶性微针,在可溶性微针外部形成包覆层。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缓释微针,所述缓释微针为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得。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解决可溶微针不能缓释的问题,用不溶于水的高分子材料在可溶微针的表面形成包覆层;包覆层不溶于水,可溶微针中的药物可以通过包覆层中的孔隙,逐渐渗透到外部。由于存在包覆层的阻隔,使得药物释放的速度变得缓慢,从而实现可溶微针中药物的缓释作用。同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包覆层能够将药物与空气中的水分隔离,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保证微针的力学强度和药物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罗丹明B在不同浓度聚苯乙烯溶液包膜情况下的释放规律;图2罗丹明B在不同浓度聚乳酸溶液包膜情况下的释放规律。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转盘包括一个可以调节转速的电机和一个与电机连接的平台,将微针的基底部分粘附于平台之上,当开启电机时,平台带动微针装置旋转,再将第二高分子溶液滴加到微针的中心位置,由于微针高速旋转,滴到微针中心的第二高分子溶液被离心力甩出,部分溶液均匀地包覆在微针表面。实施例1缓释微针包覆层稳定性试验一种缓释微针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可溶性微针制备:将40%聚乙烯醇溶液采用离心办法注入微针模具中,干燥脱模后得到可溶性微针;包覆层制备:可溶性微针置于转速为500转/min转盘中,将第二高分子溶液滴加于转盘上的可溶性微针,在可溶性微针外部形成包覆层;所述第二高分子溶液由3%的聚苯乙烯溶于四氢吡咯,再添加0.5%苏丹红制备;包覆层厚度为5μm。干燥成型:将形成包覆层的微针50℃干燥6小时,得到缓释微针。在高分子(3%的聚苯乙烯)的四氢吡咯中加入苏丹红(0.5%)作为指示剂,在可溶微针上形成高分子包覆层。将制备好的缓释微针放入水里浸泡4小时后,发现没有苏丹红溶出,说明所形成的包覆层较为稳定,能够保证长时间的维持结构稳定,以确保药物稳定的同时实现持续缓释。实施例2罗丹明B在不同浓度聚苯乙烯溶液包覆情况下的释放规律含药高分子溶液制备:将罗丹明B加入10%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搅拌均匀,配制罗丹明B质量百分比为10%的含药溶液;可溶性微针制备:将含药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离心、干燥脱模后得到可溶性微针;包覆层制备:将聚苯乙烯(PS)溶于乙醇,制备不同浓度(0%、1%、3%和5%)的聚苯乙烯(PS)溶液,将聚苯乙烯(PS)溶液滴加于可溶性微针上,在可溶性微针外部形成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10μm。干燥成型:将形成包覆层的微针40℃干燥8小时,得到缓释微针。采用体外扩散试验考察罗丹明B随时间释放的规律,结果图1罗丹明B在不同浓度聚苯乙烯溶液包覆情况下的释放规律所示:Blank(0%PS)的与1%的PS包覆层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当PS的浓度增加到3%,可以发现罗丹明B的释放速度显著变慢,当浓度增加到5%时,罗丹明B释放速度进一步下降。因此通过控制包覆层高分子溶液的浓度实现了药物的缓控释,时间跨度在0.5小时以内。实施例3罗丹明B在不同浓度聚乳酸溶液包膜情况下的释放规律含药高分子溶液制备:将罗丹明B加入20%葡聚糖溶液,搅拌均匀,配制罗丹明B质量百分比为20%的含药溶液;可溶性微针制备:将含药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离心、干燥脱模后得到可溶性微针;包覆层制备:将聚乳酸(PLA)溶于二甲基亚砜,制备不同浓度(1%、3%、5%和7%)的聚乳酸(PLA)溶液,将聚乳酸溶液滴加于可溶性微针上,在可溶性微针外部形成包覆层;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15μm。干燥成型:将形成包覆层的微针60℃干燥2小时,得到缓释微针。制备含有罗丹明B药物的可溶性微针,然后用不同浓度(1%、3%、5%和7%)的聚乳酸(PLA)溶液进行包覆。然后采用体外扩散试验考察罗丹明B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可溶性微针制备:将含药高分子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干燥脱模后得到可溶性微针;包覆层制备:将第一高分子溶液滴加于可溶性微针上,并在可溶性微针外部形成包覆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溶液由不溶于水的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制备,所述第一高分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3%‑10%;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0.1‑20μm;干燥成型:将形成包覆层的微针40‑60℃干燥2‑8小时,得到缓释微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可溶性微针制备:将含药高分子溶液注入微针模具中,干燥脱模后得到可溶性微针;包覆层制备:将第一高分子溶液滴加于可溶性微针上,并在可溶性微针外部形成包覆层;所述第一高分子溶液由不溶于水的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制备,所述第一高分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3%-10%;所述包覆层的厚度为0.1-20μm;干燥成型:将形成包覆层的微针40-60℃干燥2-8小时,得到缓释微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缓释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含药高分子溶液制备:将药物加入第二高分子溶液,搅拌均匀,配制药物质量百分比为0.1%-30%的含药溶液;所述第二高分子溶液的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制备,所述第二高分子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5%-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药高分子溶液制备步骤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敏阮志鹏叶雅玲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