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机的电子送经控制机构。主要由主控线路板,张力传感器和送经执行机构组成。所述的主控线路板由电阻、电容、晶体管及集成模块等零件组装而成,是本电子送经机构的控制核心,安装在织机边的一个电箱内。张力传感器由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及遮光片组成,安装在织机后部边梁上方。送经执行机构由交流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箱组成,安装在织机后部边梁下方,就这样组成了电子送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织机电子送经机构,已在多种进口和国产织机中使用,具有成本低、免调节、反应灵敏、可靠性好,织出的布料纬密均匀、无开事档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实用型用于织机的电子送经控制机构,是对织机的经轴从满轴到空轴,恒张力送经的一种控制技术。二
技术介绍
为了能织出高质量的布料,织机的送经控制机构必须从满轴到空轴,恒张力送出经纱,使织出的布料纬密均匀,无稀密路。我国是纺织大国,织机的拥有量已达数百万台,其中大多数织机的送经机构用落后的机械送经形式,它由一系列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组成,(如杠杆、弹簧、齿轮、链条、棘轮、摩擦片等部件)实践证明机械送经机构有以下缺点结构复杂、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积累误差大等,又由于机械磨损、维护检修麻烦,受这些弊病的影响,机械式送经的织机织出的布料往往会出现稀密路等现象,影响成批的坯布质量。所以,机械送经机构只能用于低档织机,并有逐渐淘汰的趋势。国内虽有几家单位在进行电子送经机构的开发,它们基本上采用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或单片机,电机采用力矩电机或电机,控制方式为开环速度控制,但存在主控器速度慢、张力难以控制,同时存在操作繁复、可靠性差、价偏高,难以大面积推广。西方的先进国家,也有多家公司在生产电子送经机构,虽然技术性能较先进,质量也不错,但高昂的价格难以让国内众多的织机生产厂家接受。按我国国情、高可靠、低价格的电子送经机构还是属于空白,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保证电子送经机构的先进技术及可靠质量,又要让大众用户都能接受的低价位电子送经机构开发,是当前摆在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织机送经控制机构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质低价的电子送经机构。它包括主控线路板、张力传感器和送经执行机构。所述的主控线路板为本电子送经控制机构的核心,用电阻、电容、晶体管、变压器、继电器、接线端子等电子零件,按照图4的电子线路,组装而成,为一块大线路板,其由有一个大线路板和4块插入式小线路板构成,安装在织机的一只电控箱内,所述的四块小路板CN1、CN2、CN3、CN4为插入式结构,固定在大线路板上,小线路板CN1、CN4板上有XL6600①、XL6600②集成模块。主控线路板与传感器,交流电机、测速电机,快车信号等外围部件相连,它接收张力传感信号和测速电机反馈信号,经分析比较输出一定的控制电压给交流电机,经蜗轮蜗杆减速器送出合适的经纱量,主控线路板安装在织机边的一只电箱内;所述的张力传感器,由一只发光二极管、一只光敏电阻和一遮光片组成,其结构一端为发光二极管,另一端为光敏电阻,中间为遮光片构成。用固定支架组成一个整体,与主控线路板相连,安装在织机后部边梁上方,能把经纱张力变化引起的位移信号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主控线路板;所述的送经执行机构由交流电机和蜗轮蜗杆减速箱组成,其中的交流电机,由线圈绕组与电机转子同心转动的测速电机构成,由导线与主控线路板相连,交流电机为送经机构的动力源,动力经蜗轮蜗杆减速箱传动到织轴上,送经执行机构安装在织机后部边梁下方。本实用型的电子送经控制机构的优点效果,通过在多种进口或国产织机中试用,如苏尔寿织机、万事达织机、国产小剑杆织机等,试用的织物品种有真丝(涤丝)大提花,纯棉,亚麻、粘胶等平纹布、纬密有高纬密、低纬密及变纬密等。车速有低速(200)高速(480)等。实践证明本电子送经控制机构具有反应灵敏、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织出的布料纬密均匀、绝无稀密路等优点。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织机电子送经控制机构主控线路板结构示意图。图中主板上R1、R7、R14为电阻,C1、C8为电容,RMA、RL1、RL2为继电器,T3为变压器,CN1、CN2、CN3、CN4、为小线板插槽。图1.1为主控线路板、CN1插槽的印刷线路板外形结构示意图,由电阻R6、R8,电容C10,稳压二极管DZ1,集成模块XL6600①按图4左上部虚线框内的电子线路组装而成。图1.2为主控线路板CN2插槽的印刷线路板外形结构示意图,由保险丝FV3,电阻R8,二极管D2,可控硅SC3,按图4右上部虚线框内的电子线路组装而成。图1.3为主控线路板CN3插槽上的印刷线路板外形结构图,由电阻R7,可控硅Q3按图右下部虚线框内的电子线路组装而成。图1.4为主控线路板CN4插槽上的印刷线路板外形结构图,由电阻R7,可变电阻P5,稳压管DZ2,桥堆D6,集成模块XL6600②、按图4左下部虚线框内的电子线路组装而成。图2为本实用型织机电子送经机构主控线路板与外围部件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型织机电子送经机构张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1为张力传感器原理视图。发光管DL1发光经一通光孔到达FR1光敏电阻,中间开口用于遮光片移动遮光用。图3.2为图3.1的剖面及遮光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型的织机电子送经控制机构电子原理图。图1一图4各零件符号说明R1-R14为电阻;C1-C10为电容;RMA、RL1、RL2为继电器;T3、T7为变压器;DL1/FR1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DZ1、DZ2为稳压管;Q3、SC3为可控硅,FV3、FE3为保险丝,M为主电机;CM为启动及运转电容;GT为测速电机;CP为快车信号;A1为点动按钮,Z1为状态开关。图1图示说明主控线路板主体结构为一大线路板和四块插入式小线路板(CN1-CN4)构成,各线板上均装有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各种电子元件,CN1、CN4线板上有集成模块XL6600①、XL6600③,是主控线路板的技术核心。大线板上C1,C8为电容,R1、R7、R14为电阻,T3为变压器,RMA、RL1、RL2为继电器,CN1-CN4为插槽,大板下部有一排接线端子,是主控线路板与外部的连接口。主板上方A1、Z1分别是装在电箱上的点动按钮和送径状态转换开关,由导线与主控线路板相连,Z1在“2”表示送经,“1”表示收经,“0”表示不工作,主板下方M2属电箱接地端子。图2图示说明图2为主控线路板与外围部件连接线路示意图,主电源220V/50HZ由AC端子进入主控线路板,端子号①②③④是电机电源输出端,与电机M的①②③④端子相连,端子号⑤⑥为测速电机信号输入端,与电机M的⑤⑥端子相连,端子号⑦⑧为电机降温风扇电源输出端,与电机M的⑦⑧端子相连,端子CP为快车信号输入端,与织机的快车信号相连,S1端子为张力传感器连接口,与张力传感器相连。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图4对织机电子送经控制机构的工作原理过程作进一步说明送经机构与织机按图2正确连接,接通电源后上好经轴等准备工作,调状态开关按点动按钮,调整后梁弹簧,使经纱的张力符合要求,再调后梁边张力传感器的遮光片,使之能遮住光孔面积的80%即为平衡位置,将送经状态转换开关Z1于“2”位,织机开快车,同时输出快车信号,该快车信号CP进入本电子送经机构,其实施工作过程继电器RMA、RL2吸合,送经机构进入自动运行状态,经轴上的经纱随织机棕框的开口张力增加,织机后梁向下摆动,与后梁连在一起的遮光片移动,导致遮光面积增大,光敏电阻FRl电阻值变大,控制板开始工作,并根据FRl阻值大小送出合适的控制量,电源经可控硅向电机输入合适的电源电压使电机运行,经减速箱送出合适的经纱量,卷取收一纬的经纱量,经纱张力减少后梁回复,遮光面积减少FRl电阻减少,控制板控制电压下降,主电机转速下降,送经量减少,与电机转子同心运转的测速电机,及时反馈电机的转速,使整个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机电子送经控制机构,包括主控线路板、张力传感器、送经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线路板由电阻、电容、晶体管、继电器、变压器等构成,并由一块大线路板和四块插入式小线路板构成,安装在织机边的一只电控箱内;所述的张力传感器,由一只发光二极管、一只光敏电阻、一块遮光片组成,与主控线路板相连,安装在织机后部边梁上方;所述的送经执行机构,由一交流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箱组成,其中的交流电机,由线圈绕组与电机转子同心运转的测速电机构成,由导线与主控线路板相连,安装在织机后部边梁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六明,严晓涛,
申请(专利权)人:严晓涛,叶六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