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包括固定框架、支架、电机、转轴、负压风机、蓄电池、防水顶、固定座、固定螺栓以及螺纹孔,固定框架嵌入在出风口内部,电机通过支架装配在固定框架内部中间位置,转轴安装在电机右端面,负压风机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蓄电池装配在逆变器主体内部下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通风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固定座设置在防水顶下端面,防水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逆变器主体上端面,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安装在螺纹孔内,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防水结构上存在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风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防水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
本技术是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属于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就是一种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我们处在一个“移动”的时代,移动办公,移动通讯,移动休闲和娱乐。在移动的状态中,人们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逆变器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求。现有的逆变器通风效果不显著,逆变器工作时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影响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现有的逆变器在防水结构上存在不足,逆变器在外界使用时容易遭遇雨水天气,雨水容易进入逆变器内部,引发安全隐患,现在急需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通风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防水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包括逆变器主体、通风机构以及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内部右侧,所述防水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上侧,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进风口、过滤网、通风按钮、固定框架、支架、电机、转轴、负压风机、出风口以及蓄电池,所述逆变器主体左端面下侧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通风按钮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右端面上侧,所述逆变器主体右端面下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固定框架嵌入在出风口内部,所述电机通过支架装配在固定框架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转轴安装在电机右端面,所述负压风机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装配在逆变器主体内部下侧,所述防水机构包括防水顶、导流槽、固定座、固定螺栓以及螺纹孔,所述固定座设置在防水顶下端面,所述防水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逆变器主体上端面,所述防水顶外表面开设有多组导流槽,且多组导流槽规格相同,所述螺纹孔对称开设在逆变器主体左右两侧上方,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安装在螺纹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主体外表面设有一层防锈漆。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架通过焊接与固定框架相连接,所述支架和固定框架均由钢筋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按钮外表面设有防水罩,所述负压风机右端面外侧设有防尘网。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逆变器主体相连接,所述通风按钮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通风按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设有多组,且多组固定螺栓规格相同,所述螺纹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螺纹孔规格相同,所述固定螺栓与螺纹孔相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因本技术添加了进风口、过滤网、通风按钮、固定框架、支架、电机、转轴、负压风机、出风口以及蓄电池,该设计方便了逆变器内部的热量及时地散去,解决了原有逆变器通风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因本技术添加了防水顶、导流槽、固定座、固定螺栓以及螺纹孔,该设计能够防止外界的雨水进入到逆变器内部,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防水结构上存在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安全性。因逆变器主体外表面设有一层防锈漆,该设计增加了本技术使用寿命,因过滤网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该设计防止了过滤网的氧化生锈,因支架和固定框架均由钢筋材质制成,该设计增加了电机安装的牢固性,因固定螺栓设有多组,且多组固定螺栓规格相同,螺纹孔开设有多组,且多组螺纹孔规格相同,该设计增加了本技术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结构合理,通风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防水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中通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中防水机构的防水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中防水机构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逆变器主体、2-通风机构、3-防水机构、21-进风口、22-过滤网、23-通风按钮、24-固定框架、25-支架、26-电机、261-转轴、262-负压风机、27-出风口、28-蓄电池、31-防水顶、32-导流槽、33-固定座、34-固定螺栓、35-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包括逆变器主体1、通风机构2以及防水机构3,其特征在于:通风机构2设置在逆变器主体1内部右侧,防水机构3设置在逆变器主体1上侧。通风机构2包括进风口21、过滤网22、通风按钮23、固定框架24、支架25、电机26、转轴261、负压风机262、出风口27以及蓄电池28,逆变器主体1左端面下侧开设有进风口21,且进风口21内部设有过滤网22,通风按钮23设置在逆变器主体1右端面上侧,逆变器主体1右端面下侧开设有出风口27,固定框架24嵌入在出风口27内部,电机26通过支架25装配在固定框架24内部中间位置,转轴261安装在电机26右端面,负压风机262通过转轴261与电机26相连接,蓄电池28装配在逆变器主体1内部下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通风效果不显著的问题。防水机构3包括防水顶31、导流槽32、固定座33、固定螺栓34以及螺纹孔35,固定座33设置在防水顶31下端面,防水顶31通过固定座33安装在逆变器主体1上端面,防水顶31外表面开设有多组导流槽32,且多组导流槽32规格相同,螺纹孔35对称开设在逆变器主体1左右两侧上方,固定螺栓34贯穿固定座33安装在螺纹孔35内,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逆变器在防水结构上存在不足的问题。逆变器主体1外表面设有一层防锈漆,过滤网22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支架25通过焊接与固定框架24相连接,支架25和固定框架24均由钢筋材质制成,通风按钮23外表面设有防水罩,负压风机262右端面外侧设有防尘网,蓄电池28通过导线与逆变器主体1相连接,通风按钮23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8相连接,电机26通过导线与通风按钮23相连接,固定螺栓34设有多组,且多组固定螺栓34规格相同,螺纹孔35开设有多组,且多组螺纹孔35规格相同,固定螺栓34与螺纹孔35相啮合。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逆变器主体1长时间使用内部产生较多热量,工作人员打开通风按钮23,通风按钮23切换为接通状态,蓄电池28通过导线将电能传输给电机26,电机26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26通过转轴261带动负压风机262转动,负压风机262将逆变器主体1内的空气经出风口27向外排出,空气排出时会带走逆变器主体1内的热量,逆变器主体1内气压下降,逆变器主体1内部会形成一个负压区,外界的空气由于气压差经进风口21补偿流入逆变器主体1内部,从而实现显著提高了逆变器的通风性,该设计方便了逆变器内部的热量及时地散去,解决了原有逆变器通风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提高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包括逆变器主体、通风机构以及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内部右侧,所述防水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上侧;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进风口、过滤网、通风按钮、固定框架、支架、电机、转轴、负压风机、出风口以及蓄电池,所述逆变器主体左端面下侧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通风按钮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右端面上侧,所述逆变器主体右端面下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固定框架嵌入在出风口内部,所述电机通过支架装配在固定框架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转轴安装在电机右端面,所述负压风机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装配在逆变器主体内部下侧;所述防水机构包括防水顶、导流槽、固定座、固定螺栓以及螺纹孔,所述固定座设置在防水顶下端面,所述防水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逆变器主体上端面,所述防水顶外表面开设有多组导流槽,且多组导流槽规格相同,所述螺纹孔对称开设在逆变器主体左右两侧上方,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座安装在螺纹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型逆变器组件,包括逆变器主体、通风机构以及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内部右侧,所述防水机构设置在逆变器主体上侧;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进风口、过滤网、通风按钮、固定框架、支架、电机、转轴、负压风机、出风口以及蓄电池,所述逆变器主体左端面下侧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通风按钮设置在逆变器主体右端面上侧,所述逆变器主体右端面下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固定框架嵌入在出风口内部,所述电机通过支架装配在固定框架内部中间位置,所述转轴安装在电机右端面,所述负压风机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蓄电池装配在逆变器主体内部下侧;所述防水机构包括防水顶、导流槽、固定座、固定螺栓以及螺纹孔,所述固定座设置在防水顶下端面,所述防水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逆变器主体上端面,所述防水顶外表面开设有多组导流槽,且多组导流槽规格相同,所述螺纹孔对称开设在逆变器主体左右两侧上方,所述固定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建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