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庆专利>正文

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206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于圆织机本体与上拉布轮间,其具有输入轴心及输出轴心,输入轴心及输出轴心底端设有齿轮比不同的二齿轮组,二齿轮组分别由二控制组所控制,或是输入轴心由一控制组所控制,输出轴心的一齿轮内设置单向轴承,藉此设计当断线或线用完时,使上拉布轮与圆织机本体间的转速仍在适当控制中,避免空纬的情形生成。(*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尤指一种于圆织机纬线于断线状态时,使上拉布轮减速旋转,藉以防止纬线因惯性环绕所生成的空纬情形,而提高成品的质量。圆织机因使用功效优于平织机,现今编织袋大多以此种圆织机来制造,而本创作者即为圆织机的专业制造者,为使圆织机制出更加精良的成品,于圆织机上即设置许多设计相当精良的装置,如侦测经线断裂的停经片改良,可使编织布呈完全展开型态的展开轮结构,可避免纬线弯曲的纬纱调整装置,藉由数特殊装置的配合,使圆织机的作动效率提升,并能提升成品的质量。一般编织布是由经线、纬线交叉编织而成,而编织布的疏、密度即由经线的条数及纬线的紧密度来设定,其中纬线紧密度的控制方式,请参看附图说明图10所示常规圆织机的示意外观图,其是由上拉布轮80的转速与圆织机本体81的转速来控制,上拉布轮80与本体81间是以传动杆82所衔接,藉由传动机构83内部的设计,得以改变上拉布轮80的转速,若上拉布轮80的转速调整至较快状态时,连动上导轮801即将编织布84以较快的速度往上拉,此时因纬线仍以同样转速旋转,而在经线上移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即使编织布的纬线较为稀松,若上拉布轮80的转速调整至较慢状态时,连动上导轮801即将编织布84以较慢的速度往上拉,而在经线上移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即使编织布的纬线较为紧密,藉以达到调整编织布疏密度的目的。然上述圆织机其传动机构是使上拉布轮及本体同时进行旋转,而上拉布轮与本体间即为连动的设计,只要本体在作动中,上拉布轮即也进行拉动编织布的动作,因此制出的成品是呈同密度的平面状;但一般编织袋为加强强度,于袋口、袋底或其他适当处会增设补强条,而常规的制造方式是在编织布上再车缝补强条,唯此种方式不仅费时,且使制造成本增加,因此本技术乃设计出一种可于圆织机上自动进行袋口、袋底补强的结构,该结构是在上拉布轮与本体间设置一控制结构,请参看图11所示,该控制结构得藉由传动组控制而生成离、合的作动,当编织布的适当处须补强时,即令控制结构生成分离的作动,使上拉布轮与本体间呈无连动状态,在上拉布轮未继续将编织布往上拉的情况下,即使纬线在适当处紧密编织,而使编织布该处的密度增加,达到补强的效果,以此设计用在纬纱用完成断纬时的停机补纬也有同样的效果,而因此结构甚具实用性,故广受业者的欢迎。然上述结构在特殊状况下,仍存在些许瑕疵,因当工作中生成纬线断线或线轴上的线用完时,圆织机内部的检测装置即会切断本体的电力,并使上述控制结构生成分离的作动而使上拉布轮、本体呈无连动状态,而因此时是停止本体主动力源的电力,但仍使主动力源因惯性而带动本体继续旋转,剩余的纬线仍继续进行编织的动作,然此时上拉布轮因与本体间已呈无连动的状态,故上拉布轮反被收布机90拉动编织布的紧度所控制,若收布机紧紧拉掣编织布时,即使上拉布轮生成较快的自转,而将本体上的编织布以较快的速度往上拉,此时编织布即生成严重稀疏的情形,此情形在业界中俗称”空纬”,即是纬线密度降低的情形。因此,为解决上述空纬的情形,本创作者乃设计出一种于纬线断线或线轴的线用完后,仍使上拉布轮、本体间的转速在适当控制之中,即可避免空纬的情形。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于上拉布轮的侧边,具有一与上拉布轮连动的蜗轮、蜗杆组,蜗杆底端设有双齿轮组双齿轮组另侧的输入轴心则藉由纬密齿轮组与传动杆衔接传动杆则以链轮组与圆织机的本体连动,双齿轮组的输入轴心、输出轴心上分别设有二控制组,当纬线正常运转时,是以正常转速的齿轮组正常运转,若生成断线或线用完时,即藉由二控制组的同时控制,而以减速的齿轮组继续带动上拉布轮旋转,再藉由蜗轮、蜗杆组的精密控制,使上拉布轮的速度减缓,并使纬线较紧密编织,藉以防止空纬的情形。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此控制装中在双齿轮组的输入轴心设有控制组,于输出轴心的一齿轮内设有单向轴承,当纬线正常运转时,是以正常转速的齿轮组运转,若生成断线或线用完时,即由控制组控制而以减速的齿轮组减速带动上拉布轮旋转,使纬线较紧密编织,以防止空纬的情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于圆织机本体与圆织机上拉布轮间的传动杆处,传动杆与圆织机本体连动,而传动杆则以齿轮组、纬密齿轮组与控制装置衔接连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具有一与传动杆连动的输入轴心,输入轴心侧边设有另一输出轴心,输出轴心带动上拉布轮旋转作动,而输入轴心与输出轴心间设有一在正常状态下,由输入轴心以较快的转速带动输出轴心的传动齿轮组,在输入轴心与输出轴心间另设有一在断线或线轴的线用完时,由输入轴心以较慢的转速带动输出轴心的传动齿轮组,另输入轴心处设有控制套置于输入轴心的齿轮的第一控制组,输出轴心处设有控制套置于输出轴心的齿轮的第二控制组。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组带动一套置于齿轮内上下作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上端呈阶梯状,并具有弧缘,而于传动轴与齿轮间设有控制输入轴心与齿轮间的连动或不连动关系的珠体。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组是在输入轴心下端齿轮底端设置一电磁铁,以电磁铁来带动传动轴。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组设有控制传动轴作动的气压缸。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组是于输入轴心下端齿轮底端设置一控制输入轴心与齿轮间的连动关系的离合器,离合器的控制盘与输入轴心连动,而输入轴心与下端齿轮间则设有轴承。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为机械离合器。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组带动一套置于齿轮内上下作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上端呈阶梯状,并具有弧缘,而于传动轴与齿轮间设有控制输出轴心与齿轮间的连动或不连动关系的珠体。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控制组设有带动传动轴的电磁铁。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控制组设有带动传动轴的气压缸。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控制组是于输出轴心上端齿轮顶端设置一控制输出轴心与齿轮间的连动关系的离合器,离合器的控制盘与输出轴心连动,而输出轴心与下端齿轮间则设有轴承。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器为机械离合器。所述的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心与上拉布轮间以蜗杆、蜗轮组衔接连动。本技术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一与上拉布轮连动的蜗轮、蜗杆组,蜗杆底端设有双齿轮组,双齿轮组另侧的输入轴心则藉由纬密齿轮组与传动杆衔接,传动杆则以链轮组与圆织机的本体连动,双齿轮组的输入轴心、输出轴心上分别设有二控制组,当纬线正常运转时,是以正常转速的齿轮组正常运转,若生成断线或线用完时,即藉由二控制组的同时控制,而以减速的齿轮组继续带动上拉布轮旋转,再藉由蜗轮、蜗杆组的精密控制,使上拉布轮的速度减缓,并使纬线较紧密编织,藉以防止空纬的情形。本技术的控制装置,还可在双齿轮组的输入轴心设有控制组,于输出轴心的一齿轮内设有单向轴承,当纬线正常运转时,是以正常转速的齿轮组运转,若生成断线或线用完时,即由控制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织机断线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设于圆织机本体与圆织机上拉布轮间的传动杆处,传动杆与圆织机本体连动,而传动杆则以齿轮组、纬密齿轮组与控制装置衔接连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具有一与传动杆连动的输入轴心,输入轴心侧边设有另一输出轴心,输 出轴心带动上拉布轮旋转作动,而输入轴心与输出轴心间设有一在正常状态下,由输入轴心以较快的转速带动输出轴心的传动齿轮组,在输入轴心与输出轴心间另设有一在断线或线轴的线用完时,由输入轴心以较慢的转速带动输出轴心的传动齿轮组,另输入轴心处设有控制套置于输入轴心的齿轮的第一控制组,输出轴心处设有控制套置于输出轴心的齿轮的第二控制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