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佳巧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2192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包括抽气机构、净化机构、制氧机构和出风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进风口、抽风机和抽气管道;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口和出风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管道内并对所述抽气管道进行抽气;所述净化机构和所述制氧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抽气管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教室底部抽气,顶部出风的方式,使得被净化后的新鲜空气是从教室的顶部流向教室的底部,有利于教室内粉尘颗粒的沉降,并且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较大,使空气从顶部向下流动,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相对质量大于空气的相对质量这一特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A new air system for air purif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ew air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air purification in a classroom, including a pumping unit, a purifying mechanism, an oxygen making mechanism, and an air outlet mechanism. The su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n inlet, a draught fan and a suction pipe; the air outlet mechanism includes an air outlet and an air outlet pipe; the suction pipe is used. One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pipe, the fan is set in the air outlet pipe and pumped out the gas pipe, and the purif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oxygen producing mechanism are arranged in the pumping pipe.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way of air pump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classroom and the top out of the air, so that the fresh air after the purification flows from the top of the classroom to the bottom of the classroom,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ust particles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content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classroom is large, so that the air flows down from the top and makes use of the relative mass of carbon dioxide. The relative quality of air is conducive to the discharge of carbon di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教室空间是未成年人聚集停留时间较长的空间,教室内人员密度大,当门窗密闭后,室内的氧气浓度将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容易影响大脑工作质量,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头昏脑胀现象,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影响学习质量。并且由于粉笔的使用和擦除,使得教室内灰尘含量较高,不利于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健康,从而无法保证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目前,教室空气净化常采用的方式是使用独立的空气过滤器循环过滤房间内的空气,达到净化的目的,而氧含量调节主要依靠门窗的冷风渗透补充新风。然而,该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为PM2.5浓度,无法保证室内的氧含量,长时间后也将影响人员身体健康。中国技术专利CN205402936U公开了一种恒净恒氧教室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系统、氧含量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空气净化系统包括空气净化设备、净化送风管、净化回风管,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净化送风管和净化回风管与教室内空间相通;氧含量调节系统包括全热交换机、氧含量调节送风管和氧含量调节回风管,设有空气进出口的全热交换机通过氧含量调节送风管与空气净化设备连接,氧含量调节回风管设置在全热交换机上并与教室内空间相通;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教室内的PM2.5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该系统通过对参数PM2.5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实现教室内空气的恒净恒氧,保证区域内PM2.5和二氧化碳浓度位于健康范围内,并将氧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是,该技术采用在教室的顶部抽风的方式,一方面容易将教室内的粉尘带起,使得学生容易呼吸到带有粉尘的空气,另一方面其虽然设置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但是其仅仅能够探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却不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不利于学生呼吸空气质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教室内粉尘进行沉降,并且能够有效去除教室内二氧化碳,同时为教室提供富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的空气净化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用于对教室的空气净化,所述教室包括第一墙面,设置于第一墙面上的黑板和设置于第一墙面与地面接触处的讲台;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抽气机构、净化机构、制氧机构和出风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进风口、抽风机和抽气管道;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口和出风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管道内并对所述抽气管道进行抽气;所述净化机构和所述制氧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抽气管道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抽气管道包括第一抽气管道、第二抽气管道、第三抽气管道、第四抽气管道以及第五抽气管道;所述第一抽气管道设置于教室的侧壁与地面间的夹角处,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的远离教室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一抽吸口,所述第二抽气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抽吸口连通,所述第三抽气管道设置于教室的第一墙面上,并且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的底部设有第二抽吸口,所述第二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吸口连通,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的顶部设有第三抽吸口,所述出风管道设置在教室的顶部,所述第四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抽吸口连通,所述第四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管道的与所述第四抽气管道连通处。作为本分明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吸附除尘机构和静电除尘机构;所述吸附除尘机构包括第一吸附除尘件和第二吸附除尘件,所述第一吸附除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的靠近第一抽吸口的一端;所述讲台的靠近第一墙面的一侧设有向地面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五抽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五抽气管道的上端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五抽气管道的两端设有第四抽吸口,所述抽气管道还包括第六抽气管道,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的底部还设有第五抽吸口,所述第六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抽吸口连通,所述第六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抽吸口连通;所述第二吸附除尘件设置于所述第五抽气管道的靠近所述第四抽吸口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的远离第一墙面的一侧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设有检修防护门;所述静电除尘机构设置于第三抽气管道内,所述静电除尘机构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正对设置;所述制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抽气管道内,并位于所述静电除尘机构的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氧机构包括反应箱和位于反应箱上方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反应箱的底壁和顶壁设有若干气流通孔,所述反应箱的内部设有制氧剂,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用于产生与反应箱内产生的氧气结合的负离子。进一步的,所述制氧剂包括过氧化钠、过氧化钾或过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管道包括第一出风管道和第二出风管道,所述第一出风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墙面的顶部并位于所述黑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出风管道沿所述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两端设有第六抽吸口,所述第四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抽吸口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靠近所述第六抽吸口的一端;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一出风管道的靠近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远离所述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出风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出风管道的上方,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有挡风过滤件,所述挡风过滤件上设有若干小孔,所述若干小孔的总截面积小于所述抽气管道的截面积,所述第二出风管道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墙面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顶部设有若干固定件,所述第二出风管道的底部设有若干出风孔。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处设有初级过滤网,所述初级过滤网为具有一定刚性的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取得了如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在教室底部抽气,顶部出风的方式,使得被净化后的新鲜空气是从教室的顶部流向教室的底部,有利于教室内粉尘颗粒的沉降,并且教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较大,使空气从顶部向下流动,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相对质量大于空气的相对质量这一特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吸附、静电除尘多种方式吸附空气中的粉尘,使得教室内的空气洁净,有效保证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健康,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本专利技术中还采用制氧机构一方面吸收教室内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产生新鲜的氧气,并且利用负离子发生器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教室内粉尘的沉降效率,另一方面,有效保证了学生学习时头脑的清醒,避免学生瞌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教室用新风体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教室用新风体统的爆炸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墙面、2-黑板、3-讲台、10-抽气机构、11-进风口、110-初级过滤网、12-抽风机、13-抽气管道、130-第一抽气管道、1301-第一抽吸口、131-第二抽气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用于对教室的空气净化,所述教室包括第一墙面,设置于第一墙面上的黑板和设置于第一墙面与地面接触处的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抽气机构、净化机构、制氧机构和出风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进风口、抽风机和抽气管道;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口和出风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管道内并对所述抽气管道进行抽气;所述净化机构和所述制氧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抽气管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用于对教室的空气净化,所述教室包括第一墙面,设置于第一墙面上的黑板和设置于第一墙面与地面接触处的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抽气机构、净化机构、制氧机构和出风机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进风口、抽风机和抽气管道;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出风口和出风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出风管道内并对所述抽气管道进行抽气;所述净化机构和所述制氧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抽气管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道包括第一抽气管道、第二抽气管道、第三抽气管道、第四抽气管道以及第五抽气管道;所述第一抽气管道设置于教室的侧壁与地面间的夹角处,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的远离教室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一抽吸口,所述第二抽气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抽吸口连通,所述第三抽气管道设置于教室的第一墙面上,并且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竖直设置,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的底部设有第二抽吸口,所述第二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抽吸口连通,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的顶部设有第三抽吸口,所述出风管道设置在教室的顶部,所述第四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抽吸口连通,所述第四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管道的与所述第四抽气管道连通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教室空气净化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吸附除尘机构和静电除尘机构;所述吸附除尘机构包括第一吸附除尘件和第二吸附除尘件,所述第一吸附除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抽气管道的靠近第一抽吸口的一端;所述讲台的靠近第一墙面的一侧设有向地面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五抽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五抽气管道的上端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五抽气管道的两端设有第四抽吸口,所述抽气管道还包括第六抽气管道,所述第三抽气管道的底部还设有第五抽吸口,所述第六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抽吸口连通,所述第六抽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抽吸口连通;所述第二吸附除尘件设置于所述第五抽气管道的靠近所述第四抽吸口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巧
申请(专利权)人:蔡佳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