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升专利>正文

结构改进的停经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66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进的停经条,属于织机的经纱断经保护装置。包括:包铁、一对导电片以及由绝缘包封层、发光元件、上触片、下连片、绝缘条构成的若干个芯片单元,所述各芯片单元在绝缘包封层本体之二端分别形成有用于供与相邻芯片单元之间相互插嵌配合的凸缘和凹缘;所述的一个芯片单元中可包括有一至多枚发光元件;所述上触片顶端端缘露裸在绝缘包封层之外,下连片和绝缘条则叠合嵌置于预设在绝缘包封层本体一侧下部的凹槽内,下连片的二端分别与一对导电片电连接,中部与各芯片单元的发光元件电连接。本新型既能保证挡车工轻而易举地找到经纱断经的确切位置,又能确保诸芯片单元之间实现有效插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停经条,尤其是一种安装在织机的停经架上,当织机的停经片因经纱断纱而跌落其上时,由其起电路导通而使织机停机的作用,属于织机的经纱断经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周知,一副停经架上往往要设置若干根停经条,每根停经条上串设有若干停经片,每片停经片上穿引一根经纱,每根经纱分别使每片停经片悬空于停经条上,一旦在织机工作过程中,某一根经纱断裂,致使本来由经纱将停经片处于悬空状态而变为下落状态,停经片下落后,由其使停经条的芯片与包铁导通,从而由电气控制箱发出停机信号而停机,等待挡车工将断裂的经纱找出并接好后,织机再恢复工作。而由于周知的已有技术的停经条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由包铁1、嵌置在包铁1的槽内的芯片2、将芯片2与包铁1绝缘隔绝的绝缘膜层3构成,可见其结构是十分简单的,其作用完全可以通过上述描述而悟出,即一俟停经片跌落,由其使芯片2与包铁1两者导通。问题是与经纱数量相当的停经片的数量繁多,挡车工若要轻而易举地准确找出断裂的经纱并将其接好而使跌落的停经片恢复至悬空状态是件十分费时间的事,否则织机无法进入工作。针对于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21132.2介绍了一种停经条的经纱断经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其核心是将停经条的芯片分成下连片1和上触片2,在上触片2与下连片1之间设置发光元件3,下连片1于包铁4的槽5内,且与位于包铁4两端并由绝缘膜13隔绝的导电片6连接,并通过绝缘包封层9将上触片2和下连片1包封,且保证上触片2的顶端露裸在绝缘包封层9之外。这样,当某一经纱断裂,致停经片跌落,使上触片2与包铁1之间形成通路,发光元件3闪亮,挡车工便可循此快捷地找出并接续好。所以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但客观上存在以下问题其是先将一根停经条上的芯片分成由下连片1、上触片2、发光元件3相构成若干个单元,通过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相互插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结整体。如前所述,下连片1、上触片2由绝缘包封层包封着,因此,下连片1、上触片2两者均处于无活动余地或称无调整余地的固定状态,当相邻单元之间相互插接而连成芯片整体时,往往出现难于插接的现象,从图2所示可知,当第二个单元B上的下连片1之凸耳插至于第一个单元A上的下连片1之凸耳腔内后,常出现第二个单元B上的上触片2之斜三角11难于对准并插入第一个单元A上的绝缘包封层9之嵌槽12。同例,第三个单元相对于第二个单元B的插接也是如此,依次类推。反之亦然,即当相邻单元的上触片2通过绝缘包封层9之嵌槽12先予相互插接后,该相邻单元之下连片1便难于插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停经条,它既能保证挡车工轻而易举地找到经纱断经的确切位置,又能确保其由绝缘包封层、上触片、下连片、发光元件所构成的诸芯片单元之间实现有效插接。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停经条,包括具槽腔9的包铁12、与包铁12构成绝缘关系地分别嵌置于槽腔9两端的一对导电片6以及插置于槽腔9中部的与一对导电片6电连接的由绝缘包封层13、发光元件3、上触片2、下连片5、绝缘条1所构成的若干个芯片单元,所述各芯片单元在绝缘包封层13本体之二端分别形成有用于供与相邻芯片单元之间相互插嵌配合的凸缘11和凹缘10;所述的一个芯片单元中可包括有一至多枚发光元件3;所述上触片2顶端端缘露裸在绝缘包封层13之外,下连片5和绝缘条1则叠合嵌置于预设在绝缘包封层13本体一侧下部的凹槽14内,下连片5的二端分别与一对导电片6电连接,中部与各芯片单元的发光元件3电连接。本技术的一个芯片单元包括有一枚发光元件3。本技术的一个芯片单元包括有二枚发光元件3。本技术的一个芯片单元包括有多枚发光元件3。本技术的各芯片单元中还包括有与发光元件3数量相等的电阻4,其一对引出脚分别与发光元件3的一对引出脚连接。一旦发光元件3失去作用,则由于该电阻4的附设,仍由其起到使上触片2与下连片5的导通作用。本技术的优点体现在有利于挡车工及时准确地找到断裂的经纱;由于下连片5并不处于被绝缘包封层13包固着的绝对固定状态,故可利于诸芯片单元之间有效插接;无论是对于本技术方案实施者的装配,还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更换均是十分便捷的。附图及图面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停经条结构图。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能显示经纱断经位置的停经条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列举的芯片单元的一种实施例图。图6为本技术所列举的芯片单元的另一种实施例图。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3、4,现申请人以一个单元所包含有一枚发光元件3以及附加的电阻4为例加以详细说明,上触片2、发光元件3以及所附加的阻4在随绝缘包封层13成形时由绝缘包封层13将它们包固,在成形后的绝缘包封层13之一侧下部形成有与上触片2保持着并行的供下连片5、绝缘条1嵌设或称镶插其上的凹槽14,而且绝缘包封层13之左、右两端在中部位置形成有用以供与相邻芯片单元插配的凸缘11和凹缘10。上触片2的顶端并不由绝缘包封层13全部包围,发光元件3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其一个引出脚与上触片2的上触片脚8连接,另一个用于供与下连片5实行电连接的引出脚露裸地延伸到凹槽14中,当下连片5镶插到凹槽14上时就可与该引出脚接触,绝缘条1盖封在下连片5上,其作用既可使下连片5与发光元件3的引出脚良好接触,又可保证下连片5与包铁12之间实行电气绝缘。由于停经条的长度是因织机而异的,从而可知芯片单元的数量也因停经条的长度而改变,但不论停经条的长短如何,在每根停经条的包铁12的槽腔9两端均需分别通过绝缘膜7分隔地嵌固一对导电片6,槽腔9的其余部位则嵌设若干芯片单元,也就是嵌设有由若干芯片单元经相互插配而连结成的芯片整体A。请参见图5、6,其中图5体现的是一个芯片单元,但该芯片单元内包含有二枚发光元件3,此外还有二枚附加的电阻4。这样它具有能有效节省芯片单元之间的插配时间之优点。但他人可能认为也有欠缺之处,理由表现在,一旦该芯片单元中的其中一枚发光元件3损坏,若将该芯片单元更换,则似乎会造成对另一枚仍然完好的发光元件3之浪费。然而,提供本技术方案的申请人认为,即使因一枚发光元件3损坏而整体更换,对于成本而言则是忽略不计的,更主要的是,当一枚发光元件3损坏,在通常情况下仍没有必要更换,因为挡车工仍能依据另一枚发光元件3的闪亮而找到经纱断经的确切位置;反之,若二枚发光元件3均完好,则即使出现二枚发光元件3同时亮启,不会影响挡车工在该位置处找到跌落的停经片,并将断裂的经纱接好。至于图6,其体现的是包含有三枚发光元件3以及附加的三枚电阻4,道理因与前述相同,故不再予以复述。由上面叙述可知,一个芯片单元一般最好以一至五枚发光元件3及一至五枚电阻4为宜,各芯片单元之间的插配连接均由所述的凸缘11嵌入补偿凸缘11部分的凹缘10中来完成,当然,凸缘11和凹缘1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3、图5、图6所示之形状,只要能利于相互之间的插接并确保插接效果,其它形状也是可以的。在将各芯片单元相互插接构成芯片整体A时,仍应防止相邻芯片单元之间的上触片2出现相互接触的状况。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包含有一枚发光元件3的芯片单元约为3~5cm,因此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进的停经条,包括:具槽腔(9)的包铁(12)、与包铁(12)构成绝缘关系地分别嵌置于槽腔(9)两端的一对导电片(6)以及插置于槽腔(9)中部的与一对导电片(6)电连接的由绝缘包封层(13)、发光元件(3)、上触片(2)、下连片(5)、绝缘条(1)所构成的若干个芯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芯片单元在绝缘包封层(13)本体之二端分别形成有用于供与相邻芯片单元之间相互插嵌配合的凸缘(11)和凹缘(10);所述的一个芯片单元中可包括有一至多枚发光元件(3);所述上触片(2)顶端端缘露裸在绝缘包封层(13)之外,下连片(5)和绝缘条(1)则叠合嵌置于预设在绝缘包封层(13)本体一侧下部的凹槽(14)内,下连片(5)的二端分别与一对导电片(6)电连接,中部与各芯片单元的发光元件(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升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