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162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伸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拉伸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低密度聚乙烯15‑25份、聚丙烯5‑8份、极低密度聚乙烯4‑9份、高密度聚乙烯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1‑1.5份、聚丁二烯0.2‑0.5份、茂金属5‑7.5份、无卤阻燃剂1.2‑1.7份、增塑剂0.3‑0.8份、改性聚异丁烯0.6‑1.1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3.5g/10min,密度为0.926g/cm3,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2g/10min,密度为0.891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6.3g/10min,密度为0.953g/cm3;该拉伸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模具;(2)加料;(3)挤出;(4)流延:(5)收卷。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拉伸膜具有较高的抗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

Tensile membra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awing fil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ackaging material, and its technical scheme is a tensile film consisting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material: 15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25, polypropylene 5, 8, 4 extremely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9,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2 5, and toluene diisocyanate 1 .1 1.5, polybutadiene 0.2, 5 metallocene, 7.5, halogen free flame retardant 1.2, 1.7, 0.3 plasticizer, 0.8 and 0.6 polyisobutylene 0.6, the melt finger of LDPE is 3.5g/10min, the density is 0.926g/cm3, the melting finger of the very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is 2g/10min, density is 0.891g/cm3, high density The melting finger of DPE is 6.3g/10min and the density is 0.953g/cm3;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tensile film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leaning mold; (2) feeding; (3) extrusion; (4) casting: (5) reel. The tensile film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and tear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伸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拉伸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产品的包装形式多种多样,拉伸膜材料也是其中一个比较常用的包装形式。它可以在产品的外围形成保护,可以使产品防潮、防尘、防水。拉伸膜材料相比传统的纸质包装其成本更为低廉,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拉伸膜通常使用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经过流延或吹膜工艺制备得到的拉伸膜。拉伸膜包装方法简单、特别适用于物流行业中,目前拉伸膜市场的增速非常快,其每年的增长率在20%以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但是,常规的拉伸膜材料由于其成分的单一性,拉伸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较低,在遇到尖锐物品时容易破裂,不能较好的应用于包装产品中,因此需要制备一种具有良好抗拉伸和抗撕裂性能的拉伸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膜,其具有良好的抗拉伸和抗撕裂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伸膜,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低密度聚乙烯15-25份、聚丙烯5-8份、极低密度聚乙烯4-9份、高密度聚乙烯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1-1.5份、聚丁二烯0.2-0.5份、茂金属5-7.5份、无卤阻燃剂1.2-1.7份、增塑剂0.3-0.8份、改性聚异丁烯0.6-1.1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3.5g/10min,密度为0.926g/cm3,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2g/10min,密度为0.891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6.3g/10min,密度为0.953g/cm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极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共混,能够改进拉伸膜的撕裂强度,提高其韧性、抗环境应力开裂性和柔软性,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能够提高拉伸膜的抗冲击度、抗穿透性、抗重物砸落性和柔性,加入改性聚异丁烯,作为增粘母粒,能够使拉伸膜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和良好的回弹性,并且能够使拉伸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聚异丁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称取质量比为3:1:1:2:1的异丁烯、1,4-双(2-氯异丙基)苯、四氯化钒、2-甲基吡啶和三苯基烯丙基硅烷,将异丁烯、1,4-双(2-氯异丙基)苯、四氯化钒和2-甲基吡啶放置在搅拌器中搅拌使其发生聚合反应,在向搅拌器中加入三苯基烯丙基硅烷制得改性聚异丁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异丁烯、1,4-双(2-氯异丙基)苯、四氯化钒和2-甲基吡啶聚合生成聚异丁烯,在利用三苯基烯丙基硅烷制得端烯丙基改性聚异丁烯,能够提高聚异丁烯的活性,便于聚异丁烯与其他物质反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低密度聚乙烯20份、聚丙烯6.5份、极低密度聚乙烯6.5份、高密度聚乙烯3.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3份、聚丁二烯0.35份、茂金属6份、无卤阻燃剂1.55份、增塑剂0.55份、改性聚异丁烯0.85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3.5g/10min,密度为0.926g/cm3,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2g/10min,密度为0.891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6.3g/10min,密度为0.953g/cm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重量份的配比,制得的拉伸膜具有较好的抗拉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增塑剂是指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增塑剂,能够增强拉伸膜的柔韧性,使拉伸膜在遇到尖锐物时,具有较好的拉伸度,不易被尖锐物刺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卤阻燃剂是由三聚氰胺、聚磷酸铵、季戊四醇和有机蒙脱土按质量比为3:1:1:2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聚氰胺在受热时,放出CO2、NH3、N2气体和H2O,降低了空气中氧和高聚物受热分解时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浓度,且生成的不燃性气体,带走了一部分热量,降低了聚合物表面的温度,生成的N2能捕获自由基,抑制高聚物的连锁反应,从而阻止燃烧,但是三聚氰胺单独使用效果并不太好,和聚磷酸胺、季戊四醇和有机蒙脱土复合使用,效果更好。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拉伸膜具有良好的抗拉伸和抗撕裂性能,包括以下步骤:(1)清理模具:用软刀具深入模口2-3cm清除料渣3次,更换滤网,将反应温度设定在80℃,按照重量比称取聚丙烯5-8份、极低密度聚乙烯4-9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充分搅拌均匀并在80℃下保温20分钟;(2)加料:将反应温度升至95℃,向搅拌均匀的原料中依次加入低密度聚乙烯15-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1-1.5份、聚丁二烯0.2-0.5份、茂金属5-7.5份、无卤阻燃剂1.2-1.7份、增塑剂0.3-0.8份、改性聚异丁烯0.6-1.1份,进行充分搅拌,并在95℃下保温2小时;(3)挤出:将步骤(2)中的原料进行双螺杆高温挤压;(4)流延:将挤出后的原料用流延机流延成膜,第一区至第九区的流延温度为220℃,流延后得到拉伸膜;(5)收卷:将拉伸膜用收卷机进行卷包,卷包后即为拉伸膜成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清理模具,能够防止物料滞留导致的熔滴点划伤拉伸膜表面,影响产品质量;先将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极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搅拌均匀,再加入其他配料,再次搅拌均匀,采用分次搅拌,能够便于将原料搅拌均匀;利用滤网能够将原料中的杂质去除,保证制备的拉伸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平整度,没有黑料渣;将流延温度设为220℃,能够保证拉伸膜均匀流出,且厚度一致,制备出质量较高的拉伸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中滤网的目数为100目,且设置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目数为100的滤网能够过滤原料中的杂质,使制备完成的拉伸膜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平整度,质量较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直径为55mm,长径比为1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直径为55mm,长径比为15:1,螺杆的长度则为8.25m,较长的螺杆塑化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3)中高温挤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温度区间为154-166℃,第二阶段温度区间为174-181℃,第三阶段温度区间为186-198℃,第四阶段温度区间为200-2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高温挤压的过程中分阶段进行挤压,因为颗粒的表面积不大,虽然粘性耗散热很大,但收到传热面积的制约,实际出入固体颗粒的能量是有限的,使温度成阶梯式上升,能够使颗粒表面及颗粒内部均匀受热,能够使挤出的原料质量更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搅拌速率均为900-1200转/分钟,搅拌时间均为30-50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900-1200转/分钟的转速,能够将物料搅拌均匀,且搅拌时间长,可保证各组分之间混合充分。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极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作为原料,能够提高拉伸膜的撕裂强度,提高其韧性、抗环境应力开裂性和柔软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能够提高拉伸膜的抗冲击度、抗穿透性、抗重物砸落性和柔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改性聚异丁烯,作为增粘母粒,能够使拉伸膜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和良好的回弹性,并且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低密度聚乙烯15‑25份、聚丙烯5‑8份、极低密度聚乙烯4‑9份、高密度聚乙烯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1‑1.5份、聚丁二烯0.2‑0.5份、茂金属5‑7.5份、无卤阻燃剂1.2‑1.7份、增塑剂0.3‑0.8份、改性聚异丁烯0.6‑1.1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3.5g/10min,密度为0.926g/cm3,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2g/10min,密度为0.891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6.3g/10min,密度为0.953g/cm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低密度聚乙烯15-25份、聚丙烯5-8份、极低密度聚乙烯4-9份、高密度聚乙烯2-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1-1.5份、聚丁二烯0.2-0.5份、茂金属5-7.5份、无卤阻燃剂1.2-1.7份、增塑剂0.3-0.8份、改性聚异丁烯0.6-1.1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3.5g/10min,密度为0.926g/cm3,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2g/10min,密度为0.891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6.3g/10min,密度为0.953g/cm3。2.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异丁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称取质量比为3:1:1:2:1的异丁烯、1,4-双(2-氯异丙基)苯、四氯化钒、2-甲基吡啶和三苯基烯丙基硅烷,将异丁烯、1,4-双(2-氯异丙基)苯、四氯化钒和2-甲基吡啶放置在搅拌器中搅拌使其发生聚合反应,在向搅拌器中加入三苯基烯丙基硅烷制得改性聚异丁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低密度聚乙烯20份、聚丙烯6.5份、极低密度聚乙烯6.5份、高密度聚乙烯3.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3份、聚丁二烯0.35份、茂金属6份、无卤阻燃剂1.55份、增塑剂0.55份、改性聚异丁烯0.85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3.5g/10min,密度为0.926g/cm3,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2g/10min,密度为0.891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6.3g/10min,密度为0.953g/c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膜,其特征在于:增塑剂是指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软盛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