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58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包括圆柱型结构设置的内钢筒与外钢筒,外钢筒固定于内钢筒外层,外钢筒的内壁与内钢筒的外壁间隔设置,外钢筒上部设有进料喇叭口,内钢筒筒壁上设有大量的透水孔,内钢筒外壁上包裹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外钢筒内壁之间设有挤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设备与使用方法,使淤泥在内吸与外压双重作用下,快速将淤泥内的水分排干,使淤泥快速干化,采用这种工艺干化淤泥不需要添加任何外加剂,对环境零污染,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A column type silt drying equipment with suction and pressure combin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a column type silt drying equipment with suction and pressure combination, including an inner steel tube and an outer steel tube set by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outer steel tube is fixed to the outer layer of the inner steel tube,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steel tube is spac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steel tub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steel tube is equipped with a feeding bell mouth, and the inner steel tube wall is on the wall. A large number of permeable holes are arranged, and the filtering device is wrapp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steel cylinder, and an extrusion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ltering devic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steel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such equipment and use method, so that the water inside the silt is drained rapidly under the dual action of internal suction and external pressure, so that the silt is quickly dried, and the sludge does not need any admixture to dry the silt, and has a wider application pro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市政及环保
,特指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尤其涉及污染河底泥干化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向城市河道、湖泊的排污量日渐增多,水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对河道、湖泊的疏浚、清淤及其底泥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存环境,目前我国湖、河疏浚工程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泥水分离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其发展将直接影响湖、河疏浚工程的现代化进程和城市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大中型城市河湖淤塞和污染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获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进行环保清淤、清出的淤泥如何处理是当今国际社会都在探讨的问题,如果某个环节处理不好,清淤工程将带来严重的、大面积的二次污染,后果不堪设想。清淤后的淤泥后续处理是一关键问题,因为疏浚淤泥不仅产生量大,而且力学性质差、含水率高,呈流体状态,处理不及时人仅影响清淤进程,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实践表明,直接清出的淤泥即使堆放长达三年,表面似乎干燥,但内部仍然含有大量的水,没有承载力,淤泥运输所渗出及雨水冲刷造成的二次污染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每年废弃的疏浚淤泥就达1亿立方米以上,废弃的疏浚淤泥往往置于陆地抛填区域低洼地区,占用了一些鱼塘和耕田,产生了很高的费用,我国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土地征用的经费就占工程总费用的60%左右,由此可见,疏浚后的淤泥最重要的是干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其对于加快淤泥干化固化起到良好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包括圆柱型结构设置的内钢筒与外钢筒,外钢筒固定于内钢筒外层,外钢筒的内壁与内钢筒的外壁间隔设置,外钢筒上部设有进料喇叭口,内钢筒筒壁上设有大量的透水孔,内钢筒外壁上包裹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外钢筒内壁之间设有挤压装置。进一步而言,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上内气囊、大气囊与下内气囊,上内气囊通过上内气囊气管连通于外钢筒外面,大气囊通过大气囊气管连通于外钢筒外面,下内气囊通过下内气囊气管连通于外钢筒外面,上内气囊、大气囊与下内气囊通过空压机灌注空气。进一步而言,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滤网通过钢板压带与螺栓固定于内钢筒外壁上,滤网与外钢筒内壁之间的间距约150mm。进一步而言,所述内钢筒外壁下部对称设有四个支点牛腿,支点牛腿上设有限位档,外钢筒下部通过限位档限位安装于支点牛腿上。进一步而言,所述内钢筒顶部设有内钢筒顶锥,内钢筒底部设有内钢筒底锥,内钢筒底锥上设有抽水抽气管,抽水抽气管外接有真空泵。进一步而言,所述透水孔孔径约1mm,相邻两个透水孔之间的间距约10mm。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其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滤网通过钢板压带与螺栓固定于加工好的内钢筒外壁上;步骤二,将上内气囊、大气囊与下内气囊分别通过胶粘方式安装于外钢筒内壁上,并分别通过上内气囊气管、大气囊气管与下内气囊气管连通于外钢筒外面;步骤三,将外钢筒套在内钢筒外层,且固定安装于内钢筒外壁下部上的支点牛腿上,并通过限位档进行限位;步骤四,通过使用空压机经下内气囊气管向下内气囊内灌入压力空气0.25MPa,使下内气囊完全填充外钢筒与内钢筒下部之间的空隙后,关闭下内气囊气管的阀门;步骤五,通过使用抓斗或泵车等设备将淤泥经过进料喇叭口灌入外钢筒(8)与内钢筒之间的空隙,当淤泥面距离外钢筒顶部约200mm时停止灌入;步骤六,通过使用空压机经上内气囊气管向上内气囊内灌入压力空气,使上内气囊完全填充外钢筒与内钢筒上部之间的空隙后,关闭上内气囊气管的阀门;步骤七,通过使用空压机经大气囊气管向大气囊中灌入压力空气,挤压淤泥,同时通过使用真空泵经抽水抽气管抽吸内钢筒内筒空间内的空气与水分,使淤泥在吸、压双重作用下,其内存的水分会经透水孔快速排出;步骤八,当淤泥脱水率达到要求后,反向作业,将气囊接通真空泵,将气囊内的空气排干,然后将设备置于震动台上,通过震动力将干化好的淤泥抖落,并可在其下设置皮带机,将落下的泥土运走,循环重复上述作业可连续进行干化淤泥工作。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这样的设备与使用方法,使淤泥在内吸与外压双重作用下,快速将淤泥内的水分排干,使淤泥快速干化,采用这种工艺干化淤泥不需要添加任何外加剂,对环境零污染,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竖直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透水孔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滤网结构示意图。1.内钢筒;2.内钢筒顶锥;3.透水孔;4.支点牛腿;5.滤网;6.钢板压带;7.螺栓;8.外钢筒;9.进料喇叭口;10.内钢筒底锥;11.上内气囊;12.上内气囊气管;13.大气囊;14.大气囊气管;15.下内气囊;16.下内气囊气管;17.抽水抽气管;18.限位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包括圆柱型结构设置的内钢筒1与外钢筒8,外钢筒8固定于内钢筒1外层,外钢筒8的内壁与内钢筒1的外壁间隔设置,外钢筒8上部设有进料喇叭口9,内钢筒1筒壁上设有大量的透水孔3,内钢筒1外壁上包裹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外钢筒8内壁之间设有挤压装置。以上所述构成本技术基本结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将淤泥通过进料喇叭口9进入外钢筒8的内壁与内钢筒1的外壁之间的空隙,通过挤压装置使淤泥内的水经透水孔3排出,从而实现使淤泥快速干化的效果,在内钢筒1外壁上包裹有过滤装置,其作用在于过滤淤泥中的杂质,防止透水孔3的堵塞。更具体而言,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上内气囊11、大气囊13与下内气囊15,上内气囊11通过上内气囊气管12连通于外钢筒8外面,大气囊13通过大气囊气管14连通于外钢筒8外面,下内气囊15通过下内气囊气管16连通于外钢筒8外面,上内气囊11、大气囊13与下内气囊15通过空压机灌注空气。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上内气囊11的作用在于实现外钢筒8的内壁与内钢筒1的外壁之间的空隙上部的密封,下内气囊15的作用在于实现外钢筒8的内壁与内钢筒1的外壁之间的空隙下部的密封,大气囊13的作用在于挤压外钢筒8的内壁与内钢筒1的外壁之间的淤泥,从而使淤泥内的水通过透水孔3排出。更具体而言,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网5,滤网5通过钢板压带6与螺栓7固定于内钢筒1外壁上,滤网5与外钢筒8内壁之间的间距约150mm。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钢板压带6与螺栓7将滤网5固定于内钢筒1外壁上,且本技术采用滤网5完全覆盖于透水孔3有效起到过滤淤泥中的杂质作用,防止透水孔3的堵塞。更具体而言,所述内钢筒1外壁下部对称设有四个支点牛腿4,支点牛腿4上设有限位档18,外钢筒8下部通过限位档18限位安装于支点牛腿4上。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四个支点牛腿4便于作为外钢筒8的固定基座,其采用对称设置,有效起到固定时的平衡与稳定,限位档18的作用起到对外钢筒8进行定位作用,同时起到安装时的向导作用。更具体而言,所述内钢筒1顶部设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型结构设置的内钢筒(1)与外钢筒(8),所述外钢筒(8)固定于内钢筒(1)外层,所述外钢筒(8)的内壁与内钢筒(1)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外钢筒(8)上部设有进料喇叭口(9),所述内钢筒(1)筒壁上设有大量的透水孔(3),所述内钢筒(1)外壁上包裹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外钢筒(8)内壁之间设有挤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型结构设置的内钢筒(1)与外钢筒(8),所述外钢筒(8)固定于内钢筒(1)外层,所述外钢筒(8)的内壁与内钢筒(1)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外钢筒(8)上部设有进料喇叭口(9),所述内钢筒(1)筒壁上设有大量的透水孔(3),所述内钢筒(1)外壁上包裹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外钢筒(8)内壁之间设有挤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压结合的柱式淤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上内气囊(11)、大气囊(13)与下内气囊(15),所述上内气囊(11)通过上内气囊气管(12)连通于外钢筒(8)外面,所述大气囊(13)通过大气囊气管(14)连通于外钢筒(8)外面,所述下内气囊(15)通过下内气囊气管(16)连通于外钢筒(8)外面,所述上内气囊(11)、大气囊(13)与下内气囊(15)通过空压机灌注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友王晋俞武华赵罡张鸿张三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