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25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包括三个继电器、两个二极管及晶闸管,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引脚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通过第一电容与电机连接器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电机连接器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相连,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还直接接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还依次通过第三电阻及第二电容后接地。

Driving circuit for automatic brak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circuit for an automatic brake mechanism, including three relays, two diodes and a thyristor. The first relay of the first relay is connected to the cathode of the first diode, the anode of the first diode is connected to the third pin of the first relay, and the cathode of the first diode is also directly and second. The third pin of the relay is connected. The anode of the first diode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in of the second relay. The second pin of the first relay is connected to the motor connector through the first capacitor. The anode of the first diode is connected directly with the motor connector, and the fourth pin of the first relay and the second relay. The five pin is connected. The fifth pin of the first relay is connected to the fourth pin of the second relay through the second resistance, and the fourth pin of the second relay is directly grounded, and the node between the fifth and the second resistors of the first relay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ground by third resistance and then two electric capacity in 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
本技术属于一种驱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代步和娱乐,一些增加安全性、减小驾驶疲劳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强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汽车智能防撞、无人驾驶的概念被提出,目前,全球重要的车厂及零部件厂均把无人驾驶技术作为重点研发,但是,他们大多在雷达、图像识别等传感器和控制器领域作力,很少在车辆刹车自动化方式上作研究。本人于2017年11月30日申请名为《一种自动刹车机构》的技术专利,其中用到了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采用了现有的电路结构,但现有的驱动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三继电器、第一至第二二极管及晶闸管,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通过第一电容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还直接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还依次通过第三电阻及第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二电容之间的节点直接与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晶闸管的阴极直接接地,阳极直接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引脚还直接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及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空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第一电阻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至第三继电器均为五引脚继电器。上述驱动电路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其通过三个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且可以实现过流保护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自动刹车机构的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一种自动刹车机构的方框图。所述自动刹车机构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旋转齿轮1、齿条2、步进电机3及驱动电路5。所述驱动电路5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6相连,所述驱动电路5还与步进电机3相连。所述步进电机3的转轴与旋转齿轮1的中心轴相连,所述步进电机3的齿轮与齿条2啮合。所述齿条2连接于刹车踏板7与总泵踏板单元8之间,所述总泵踏板单元8还与分泵压力调节模块9相连。本技术中,所述驱动电路5用于接收汽车电子控制单元6的控制信号。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6属于较为成熟的技术,汽车中,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6用于采集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6还用于对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其它外部电路的控制。在此不再对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当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6采集到与其他车辆或者障碍物相隔较近的信号时,所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6传输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5。所述驱动电路5接收到来自汽车电子控制单元6的控制信号后,驱动步进电机3开始工作。所述步进电机3带动旋转齿轮1转动,进而使得齿条2推动所述总泵踏板单元8,达到脚踏下刹车踏板7的目的。后续总泵踏板单元8如何对车辆进行制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齿条2呈长条状,其一面设置有可与旋转齿轮1相配合的齿轮。本技术中,也可将所述驱动电路5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再与距离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相连,以实现预警并刹停等动作。同时,本技术是在原有刹车机构的基础上加增旋转齿轮1、齿条2、步进电机3及驱动电路5,即使该自动刹车机构失效,用户仍可通过刹车踏板7实现刹车的功能,做到了多重保险。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所述驱动电路5包括第一继电器JR1、第二继电器JR2、第三继电器JR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晶闸管D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及第二电容C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继电器JR1、第二继电器JR2、第三继电器JR3均为五引脚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JR1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继电器JR1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JR2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JR2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JR1的第二引脚依次通过第一电容C1及第一电阻R1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还直接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JR1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JR2的第五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JR1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继电器JR2的第四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JR2的第四引脚还直接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JR1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节点还依次通过第三电阻R3及第二电容C2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C2之间的节点直接与晶闸管D3的控制极相连,所述晶闸管D3的阴极直接接地,阳极直接与第三继电器JR3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JR3的第三引脚还直接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直接与第二继电器JR2的第二引脚、第三继电器JR3的第二及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JR3的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空置。上述驱动电路通过三个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且可以实现过流保护的功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三继电器、第一至第二二极管及晶闸管,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通过第一电容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还直接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与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还依次通过第三电阻及第二电容后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第二电容之间的节点直接与晶闸管的控制极相连,所述晶闸管的阴极直接接地,阳极直接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引脚还直接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引脚、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及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空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刹车机构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三继电器、第一至第二二极管及晶闸管,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引脚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通过第一电容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直接与电机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还直接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锐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