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爱玲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524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胸管、注射器、包括盖片,胸管上,自头至尾依次安装有气囊、保护罩、气管接头;胸管的中部侧面开置有矩形气道,矩形气道的前、后开置有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均和胸管相通;盖片放置在矩形气道内,盖片的盖片底面安装面、盖片侧面安装面分别和胸管底面安装面、胸管侧面安装面相吻合;盖片的下面为圆管气道;盖片的盖片圆孔I、盖片圆孔II分别和矩形气道的矩形气道前孔、矩形气道后孔相对应并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显著降低由于误触而导致的胸管的晃动及脱离,提高了胸腔引流的工作效率。

A thoracic drain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oracic drainage device including a chest tube, a syringe, a cover sheet, a chest tube, an air bag, a protective cover and a pipe joint in turn from head to tail; a rectangular airway is opened in the middle side of the chest tube, a rectangular airway is opened before and after the rectangular airway, and a rectangular airway is opened, and a rectangular airway is opened. The front and rectangle airways are all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chest tube; the cover is placed in the rectangular airway, the cover surface of the cover plate, the side mounting surface of the cover and the side of the chest tube and the side of the chest tube are fitted to the face respectively; the underside of the cover is a round pipe airway, the cover plate round hole I, the cover piece round hole II, and the rectangular airway, respectively. The rectangle air inlet front hole and the rectangle air port rear hole correspond and conne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way and detachment of the chest tube caused by the wrong touch,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est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医疗过程中,当病患在有气胸、血胸、脓胸等症状,或是进行胸腔、心脏手术之后,通常会在病患的肋膜腔内放置胸管,用以将胸腔内的空气及液体排出体外,进而让肺部能够充分膨胀,恢复正常的换气功能;同时监测手术后的出血情况,待术后漏气及渗液状况改善之后即可将胸管拔除。在放置胸管的过程中,医生需在病患的胸壁处切开一切口,将胸管的前端由切口放入胸腔内,最后将胸管外露的部份以缝合方式与切口处完成固定。然而,该种固定方式很容易因为对切口进行换药时或不小心的拉扯时,而产生滑脱进而影响胸管的引流功能,为此如何提出一种有效的胸管机构至关重要。现有设备多采用整体多气囊结构及在针管内的开通气孔的方式,该种结构的问题在于该通气孔的加工过程较为复杂,引流针管外部无可调加紧机构,此外,胸腔穿孔长度不能显示,胸腔夹紧程度医护人员往往无法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胸管、注射器、包括盖片,胸管上,自头至尾依次安装有气囊、保护罩、气管接头;胸管的中部侧面开置有矩形气道,矩形气道的前、后开置有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均和胸管相通;盖片放置在矩形气道内,盖片的盖片底面安装面、盖片侧面安装面分别和胸管底面安装面、胸管侧面安装面相吻合;盖片的下面为圆管气道;盖片的盖片圆孔I、盖片圆孔II分别和矩形气道的矩形气道前孔、矩形气道后孔相对应并相通;注射器下方的气管通过气管接头粘合固定在胸管的侧面,气管接头和盖片圆孔I相对应并相通;气囊为圆盘形套置在胸管上,气囊的内侧面有一个突起的气囊圆孔,气囊圆孔和盖片圆孔II相吻合。圆管气道的半径为1.5mm;盖片圆孔I和盖片圆孔II的直径均为3.5mm。气囊方的胸管的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胸管圆孔;胸管的前端为锥形头。保护罩通过保护罩夹子和胸管相固定;注射器的气管上设置有气管夹子。胸管的侧面、矩形气道的下方设置有刻度线,相邻刻度线的间距为5mm。气囊与锥形头之间的距离为25~40mm。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采用组合式制作方案,显著降低胸管装置的制作成本。2、采用气囊及外置保护罩相结合的固定方式,能够显著降低由于误触而导致的胸管的晃动及脱离。3、采用盖片及胸管组合形成气道设计,改善了传统气道的缺陷,提高了胸腔引流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胸管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盖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胸管,101、锥形头,102、胸管圆孔,103、刻度线,104、连接套,105、矩形气道,106、圆管气道,107、胸管侧面安装面,108、胸管底面安装面,2、气囊,3、保护罩、4、气管,5、气管夹子,6、注射器,7、气管接头,8、保护罩夹子,9、盖片,901、盖片圆孔I,902、盖片圆孔II,903、盖片底面安装面,904、盖片侧面安装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胸管1、锥形头101;在胸管1上,自头至尾依次安装有气囊2、保护罩3、气管接头7。胸管1的中部侧面开置有矩形气道105,矩形气道105的前、后开置有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均和胸管1相通。盖片9放置在矩形气道105内,盖片的盖片底面安装面903、盖片侧面安装面904分别和胸管底面安装面108、胸管侧面安装面107相吻合。盖片9的下面为圆管气道106。圆管气道106的半径为1.5mm。盖片9的盖片圆孔I901、盖片圆孔II902分别和矩形气道105的矩形气道前孔、矩形气道后孔相对应并相通。盖片圆孔I901和盖片圆孔II902的直径均为3.5mm。注射器6下方的气管4通过气管接头7粘合固定在胸管1的侧面,气管接头7和盖片圆孔I901相对应并相通。气囊2为圆盘形套置在胸管1上,气囊2的内侧面有一个突起的气囊圆孔,气囊圆孔和盖片圆孔II902相吻合。气囊2下方的胸管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胸管圆孔102,胸管1的前端为锥形头101。保护罩3通过保护罩夹子8和胸管1相固定。注射器6的气管4上设置有气管夹子5。胸管1采用聚氨酯塑料材质,其前端的锥形头101方便气管进入患者身体内部,其后端设置有连接套104,用于连接外部针管。胸管1的侧面、矩形气道105的下方设置有刻度线103,相邻刻度线的间距为5mm,方便操作者了解插管深度。保护罩3采用软质塑料材质,其尾部开有圆形槽,可以放置保护罩夹子8,用以固定穿过胸管的保护罩3。气管夹子5,能够在完成空气注射后锁紧气管,防止漏气。气管接头7材质为聚氯乙烯。气囊2与锥形头101之间的距离介于25至40mm之间,并以35为最佳距离。气囊2在膨胀之后具有介于4mm至8mm之间的径向宽度,并以5mm为最佳径向宽度,同时也具有介于5mm至10mm之间的轴向宽度,并以8mm为最佳轴向宽度。盖片9其材质为聚氨酯,与胸管1粘结组成空气回路。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胸管(1)、注射器(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盖片(9),所述胸管(1)上,自头至尾依次安装有气囊(2)、保护罩(3)、气管接头(7);所述胸管(1)的中部侧面开置有矩形气道(105),矩形气道的前、后开置有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均和胸管相通;所述盖片(9)放置在矩形气道内,盖片的盖片底面安装面(903)、盖片侧面安装面(904)分别和胸管底面安装面(108)、胸管侧面安装面(107)相吻合;盖片(9)的下面为圆管气道(106);所述盖片(9)的盖片圆孔I(901)、盖片圆孔II(902)分别和矩形气道(105)的矩形气道前孔、矩形气道后孔相对应并相通;所述注射器(6)下方的气管(4)通过气管接头(7)粘合固定在胸管(1)的侧面,气管接头(7)和盖片圆孔I(901)相对应并相通;所述气囊(2)为圆盘形套置在胸管(1)上,气囊(2)的内侧面有一个突起的气囊圆孔,气囊圆孔和盖片圆孔II(902)相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胸管(1)、注射器(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盖片(9),所述胸管(1)上,自头至尾依次安装有气囊(2)、保护罩(3)、气管接头(7);所述胸管(1)的中部侧面开置有矩形气道(105),矩形气道的前、后开置有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矩形气道前孔和矩形气道后孔均和胸管相通;所述盖片(9)放置在矩形气道内,盖片的盖片底面安装面(903)、盖片侧面安装面(904)分别和胸管底面安装面(108)、胸管侧面安装面(107)相吻合;盖片(9)的下面为圆管气道(106);所述盖片(9)的盖片圆孔I(901)、盖片圆孔II(902)分别和矩形气道(105)的矩形气道前孔、矩形气道后孔相对应并相通;所述注射器(6)下方的气管(4)通过气管接头(7)粘合固定在胸管(1)的侧面,气管接头(7)和盖片圆孔I(901)相对应并相通;所述气囊(2)为圆盘形套置在胸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玲李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刘爱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