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及移动终端,该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后透镜组;第一透镜的主光轴与后透镜组的主光轴重合;第一透镜,其远离后透镜组的外表面为平面,其靠近并正对后透镜组的内表面处设置有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在不影响装置整体外观的同时,第一透镜的内表面的凹面能够与所述后透镜组进行配合,使得该光学系统能够接收更多光线,实现超广角拍摄。
Optical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system and a mobile terminal. The optical system includes: the first lens and the rear lens group; the primary lens of the first lens coincides with the main optical axis of the rear lens group; the first lens is far away from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ear lens group, and is close to and has a concave surface at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rear lens group. While the optical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device, the concave surface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lens can be matched with the rear lens group so that the optical system can receive more light and realize the ultra wide angle shoo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系统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从最开始的打电话、收发短信的功能到现在的上网、拍照、视频电话等。其中,手机的拍照功能是众多功能中消费者使用率最高且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在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消费者不仅要求手机的拍照更加清晰,还要求手机本身的外形更加美观和轻薄。但是,由于要优先提高手机照片的清晰度,因此要求在镜头模组中设置多个装置,这直接导致手机的整体厚度增加。目前的一种解决方案,例如苹果Iphone手机,是减小手机的整体厚度,并将拍照的镜头向外凸出。但是,该方法只能应用于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若用到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则会影响到手机的整体美观。另外,在设计手机时,手机摄像头的光学系统占据了绝大部分体积。由于手机摄像头需要较大的拍摄视场,能够在一张照片中接收更多的景象。但随之而来的是会产生较大的像差,降低了拍摄的清晰度,需要在光学系统中设置多个镜片进行共同校正。若减小摄像头的体积,最直接的方法是减少镜片数量,但会降低拍摄的清晰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一种在保持/提高拍摄清晰度的同时,减少摄像头整体厚度的光学系统。综上所述,现有的手机摄像头存在无法在保证实现超广角和获得高清晰度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手机摄像头的整体厚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学系统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保证实现超广角和获得高清晰度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手机摄像头的整体厚度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和后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的主光轴与所述后透镜组的主光轴重合;所述第一透镜,其远离所述后透镜组的外表面为平面,其靠近并正对所述后透镜组的内表面处设置有凹面。优选地,所述后透镜组包括支撑结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滤光片以及光阑,所述支撑结构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中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以及滤光片,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在所述开口处。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靠近所述开口的外表面和远离所述开口的内表面均为凸面。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靠近所述光阑的外表面为凸面,远离所述光阑且靠近所述滤光片的内表面为凹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为球面、菲涅尔面和非球面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由光学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中的一个制成。优选地,所述滤光片为可见光滤光片、红外滤光片中的一个。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通过遮光胶固定在所述后透镜组的开口处。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卡扣和壳体,所述卡扣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滤光片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阑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壳体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光学系统。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获得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第一透镜的主光轴与后透镜组的主光轴重合的同时,第一透镜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为平面和凹面,在不影响装置整体外观的同时,第一透镜的内表面的凹面能够与所述后透镜组进行配合,使得该光学系统能够接收更多光线,实现超广角拍摄。2、由于第一透镜的外表面为平面,使得在不影响光学系统操作的情况下,第一透镜的外表面能够设置成手机的盖板玻璃,进一步减少手机的整体厚度。3、在第一透镜的内表面为凹面的同时,第二透镜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为凸面和凹面,使得光线在穿过透镜时形成多次折射,在获得超广角拍摄的同时,提高了拍摄的清晰度。4、由于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滤光片通过与支撑结构一体成型的卡扣固定并且光阑与支撑结构一体成型,不仅增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的牢固性,还能够使后透镜组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块,第一透镜仅需通过遮光胶固定在后透镜组上,方便安装,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系统的光路图;图3为非球面的曲率半径的坐标示意图。附图标记介绍如下: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光阑;4-第三透镜;5-滤光片;6-传感器;7-支撑结构;8-遮光胶;9-第一透镜的外表面;10-第一透镜的内表面;11-第二透镜的外表面;12-第二透镜的内表面;13-光阑之间的距离;14-第三透镜的外表面;15-第三透镜的内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1和后透镜组。第一透镜1的主光轴与后透镜组的主光轴重合。第一透镜在远离后透镜组的外表面9为平面,其靠近并正对后透镜组的内表面10处设置有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为第一负透镜。正是由于第一透镜1的主光轴与后透镜组的主光轴重合的同时,第一透镜1的外表面9和内表面10分别为平面和凹面,在不影响装置整体外观的同时,当传感器6设置在靠近滤光片并远离第一透镜1的位置时,第一透镜1的内表面10的凹面能够与后透镜组进行配合,使得该光学系统能够接收更多光线,实现超广角拍摄。此外,由于第一透镜1的外表面9为平面,在不影响光学系统操作的情况下,第一透镜1的外表面9能够设置成手机的盖板玻璃,该盖板玻璃可以由光学材料制成,从而起到第一透镜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手机的整体厚度。继续参考图1,后透镜组包括、第二透镜2、光阑3、第三透镜4、滤光片5以及支撑件7,其中,支撑结构7具有开口,在开口中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二透镜2、光阑3、第三透镜4以及滤光片5,第一透镜1固定在开口处。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和后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的主光轴与所述后透镜组的主光轴重合;所述第一透镜,其远离所述后透镜组的外表面为平面,其靠近并正对所述后透镜组的内表面处设置有凹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和后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的主光轴与所述后透镜组的主光轴重合;所述第一透镜,其远离所述后透镜组的外表面为平面,其靠近并正对所述后透镜组的内表面处设置有凹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组包括支撑结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滤光片以及光阑,所述支撑结构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中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以及滤光片,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在所述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靠近所述开口的外表面和远离所述开口的内表面均为凸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靠近所述光阑的外表面为凸面,远离所述光阑且靠近所述滤光片的内表面为凹面。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璐,王雪绒,冯绪清,高斐,陈雷,程鹏飞,时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