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祖良专利>正文

织机用棕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911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维立体多层织物的织机用棕片。它是在棕片上加工了多个供经纱通过的棕根(1),多个棕根在棕片上并排上、下布置,棕片上每二个棕眼(1)之间加工出一个供剑杆通行的剑道口子(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多层三维织机上,可以使纤维少发毛,且织机结构紧凑。(*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三维立体多层织物的织机用棕片。属纺织机械配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三维织物独特的力学性能,并逐渐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军工、建筑、体育器材等领域。普通织机上的经纱是由一个经纱孔的棕丝通过提棕装置将经纱进行上下两个动作来完成开口的。若将其用于纤维的多层织造势必带来经纱的总开口过大,从而导致经纱的编织角过大。要想缩小经纱的编织角,只能拉长钢扣的打纬距离,这样会导致①设备的体积变大;②钢扣、纬纱与经纱的接触增多,因而导致纤维发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多层三维织机上的可以使纤维少发毛、织机结构紧凑的织机用棕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织机用棕片,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棕片上加工了多个供经纱通过的棕根,多个棕根在棕片上上、下并排布置,棕片上每二个棕眼之间加工出一个供剑杆通行的剑道口子。若干个棕片上的口子构成多个供多支剑杆通行的剑道。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将棕丝改成综片,综片上的多个棕根形成了多层经纱,就形成了多层织物。2、剑道对剑杆产生了定位保护作用,使之不下垂、不跑偏,从而可使剑杆截面变小。3、剑杆在送纬时,剑杆在棕片上的剑道中通行,并不与棕片上棕根里的经纱相接触,使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少接触,使之少发毛,在考虑棕片材料的刚度和可加工外,可尽量缩小经纱的开口距离。4、与织机其它零件相匹配,提高加工精度,可实现宽门幅的织物的织造(大于2M)。5、可对多种织物开口,如将棕片排列组合,将棕片作上上、下下等多个动作则可形成经纬交织层层交织的三维织物。如将棕片不动加上Z向线将纬线捆绑则形成经纬平交加Z向的三维织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织机用棕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图中棕根1,剑道口子2,经纱3。具体实施方式棕片上经向加工了N个供经纱3通过的棕根1,N个棕根在棕片上上、下并排布置,各个棕眼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相邻棕眼之间的间距就是经纱的开口距离。在棕片上每二个棕眼1之间加工出一个供剑杆通行的剑道口子2,其尺寸比剑杆的横截面稍大,使剑杆能滑行通过,若干组棕片上的口子在纬向构成N+1个供N+1支剑杆通行的剑道。权利要求1.一种织机用棕片,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棕片上加工了多个供经纱通过的棕根(1),多个棕根在棕片上并排上、下布置,棕片上每二个棕眼(1)之间加工出一个供剑杆通行的剑道口子(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维立体多层织物的织机用棕片。它是在棕片上加工了多个供经纱通过的棕根(1),多个棕根在棕片上并排上、下布置,棕片上每二个棕眼(1)之间加工出一个供剑杆通行的剑道口子(2)。本技术可以用于多层三维织机上,可以使纤维少发毛,且织机结构紧凑。文档编号D03C9/00GK2918471SQ20062007483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赵祖良 申请人:赵祖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机用棕片,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棕片上加工了多个供经纱通过的棕根(1),多个棕根在棕片上并排上、下布置,棕片上每二个棕眼(1)之间加工出一个供剑杆通行的剑道口子(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祖良
申请(专利权)人:赵祖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