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该装置有一可供纱线穿梭的片体,其上、下衔接部分别设有长条穿孔,在长条穿孔的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错开的凸弧部及凹弧部;当复数片体相互叠放排列时,每相邻的凸弧部与凸弧部相互抵压接触,以便每相邻的片体可产生一间隙,可以发挥同一形状的片体即可组合排列复数的片体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特指一种纱线在复数穿片体的中间穿孔前进位移时,不易产生断线以及组卸快速便捷的纱线穿片。
技术介绍
请参阅附图10、12所示,常用的织布用之纱线穿片装置,它由长不锈钢片体A所构成,其上御接端A1中设有上长条穿孔A2,长条穿孔A2的周缘边为平面部,下御接端A3中设有下长条穿孔A4,其中下御接端A3的周缘边设有凸缘部A5及凹缘部A6,中段设有供纱线通过的中央穿孔A7。请参阅附图9、11、13、14、15所示,另一长不锈钢片体B,其上御接端B1中设有上长条穿孔B2,长条穿孔B2的周缘边呈凸缘部B3及凹缘部B4;下御接端B5中设有下长条穿孔B6,穿孔B6的周缘边为平面部以及中段设有一中央穿孔B7。事实上,片体A与片体B必须相互叠放如图14所示,如上长条穿孔B2对应于上长条穿孔A2,下长条穿孔B6对应于下长条穿孔A4,其中凸缘部B3、A5及凹缘部B4、A6的设计旨在令每相邻的片体A、B间形成一间隙D,如图13所示;该复数片体A、B,借上、下长条穿孔A2、B2、A4、B6穿梭入上、下二平行的固定条、片E上,设固定条、片E其二端更架设于一矩形框F上,第15图所系表示二种不同形状的片体A、B被架设于一矩形框F上的示意图,该图为清楚表示片体A、B形状,是以极疏状的片体A、B表示,事实上,片体A、B的排列系极为密集叠合。在实施例时,复数浸泡有浆糊的浆纱线S,每条纱线S均分别穿入片体A、B的中央穿孔A7、B7中,使复数呈彼此平行的纱线S,可供下游编织布之用,如图9所示。上述常用技艺在长期实施下,有如下的缺陷产生1、片体A、B彼此重叠相互排列来制造间隙D,间隙D的目的,旨在当纱线S于织布过程中将浆糊释出时,可防止片体A、B产生相粘的现象,为了产生间隙D,制造片体A、B时,就必须制造两个不同的模具,以制造不同形状的片体A、B,故必须设计二付模具,就会增加片体A、B的制造成本,也因在组合排列上常照成反向及同向排列插接间的视觉困惑,因此常在复数片体A、B中,有少数上、下方向装插排列错误,造成少数片体A、B的粘结,织出来的布匹仍有局部疏密不一的产生;2、如图16、17所示,片体A、B的中央穿孔A5、B7之上、下边缘旋转一角度,就侧视而言,设中央穿孔A5、B7成一狭形的穿孔,当纱线S由侧穿入中央穿孔A5、B7时,纱线S常会与中央穿孔A5、B7的内孔边缘A51、B71产生摩擦,系纱线S常遭到锐利的内孔边缘A51、B71割断而断线。本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发挥同一形状的片体即可组合排列复数的片体组,用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组装、拆卸快速便捷为其主要目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该装置可发挥纱线于中央穿孔中前进位移时,不易产生断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该装置有片体、长条穿孔、纱线,其特征在于可供纱线穿梭的片体,其中于上、下衔接部分别设有长条穿孔,在长条穿孔的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错开的凸弧部及凹弧部;当复数片体相互叠放排列时,每相邻的凸弧部与凸弧部相互抵压接触,以便每相邻的片体可产生一间隙。所述的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中央设有中央穿孔,该中央穿孔二侧边形成二连结肋,沿其中任一连结肋或连结肋的适当距离之二端冲压,使一侧的连结肋与另一侧的连结肋形成一落差,进一步令中央穿孔的孔距、空间加大,纱线在中央穿孔中活动时,可增加其活动空间,以防止纱线在中央穿孔中断线。所述的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上、下长条穿孔之内侧壁面进一步设有圆穿孔。本技术的优点可发挥纱线于中央穿孔中前进位移时,不易产生断线,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组装、拆卸快速便捷。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片体的平面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片体其中穿孔的正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沿第二图C-C线的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任相邻片体相叠合的平面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复数片体相叠合排列的侧视图;附图6是本技术片体与圆条预先串接的平面视图;附图7是本技术片体与固定条串接的平面视图;附图8是本技术片体组装于外框体的平面视图; 附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示意图;附图10是常用的一片体的平面视图;附图11是常用的另一片体的平面视图;附图12是第10图片体的侧视图;附图13是常用的二种不同形状片体相叠合排列的侧视图;附图14是常用的二种不同形状片体相叠合的平面视图;附图15是常用片体组合于框架上的立体图;附图16是常用片体其中央穿孔的平面图;附图17是沿第16图其C-C线的剖面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0-片体;30-中央穿孔;11-上衔接部;32、34-连结肋;15-下衔接部;16、17-圆穿孔;111、151-长条穿孔; S-纱线;112、152-凸弧部;50-圆条;113、153-凹弧部;60-固定条;20-间隙;70-外框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附图1所示,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是包含一可供纱线S穿梭的片体10,其中于上、下衔接部11、15分别设有长条穿孔111、151,在长条穿孔111、151的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错开的凸弧部112、152及凹弧部113、153。请参阅附图5所示,当复数片体10相互叠放排列时,每相邻的凸弧部113、153与凸弧部112、152相互抵压接触,以便每相邻的片体10可产生一间隙20。请参阅附图2、3所示,所述片体10的中央设有中央穿孔30,该中央穿孔30二侧边形成二连结肋32、34,沿其中任一连结肋34或连结肋32的适当距离之二端冲压,使一侧的连结肋32与另一侧的连结肋34形成一落差,进一步令中央穿孔30的孔距、空间加大,纱线S在中央穿孔30中活动时,可增加其活动空间,以防止纱线S在中央穿孔30中断线。请参阅附图1所示,所述片体10的上、下长条穿孔111、151之内侧壁面进一步设有圆穿孔16、17。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请参阅附图4、5所示,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的片体10以复数形态相叠合排列,其中任一片体10的凸弧部112、152只顶于每相邻片体10之上、下衔接端的内外表面上,如每相邻片体10形成一恒定尺寸的间隙20,这间隙20可防止纱线S在中央穿孔30位移所产生浆糊渗出,而产生相邻的片体10(10)相粘的现象。由于本技术的片体10的任一片形状均相同,比上述常知技艺需两种不同形状片体交互使用的复杂性、不便性,更为省时、更便利。请参阅附图6、7、8、9所示,由于本技术的片体10均同一形状,因此在组装彼此排列叠放的时候,不会产生排列上的失误,又圆穿孔16、17的设计旨在可利用一圆条(线)50预先穿置复数片体10的圆穿孔16、17中;以令复数片体10的上、下长条穿孔111、151彼此对位;此准确的对位,是方便固定条60的穿梭,使固定条60一次就将整排复数的片体10串接,被固定条60穿梭定位的片体10,就因为固定条60二端被固定于外框体70上,进一步可执行将纱线S以趋于水平(或水平)方式穿梭入中央穿孔30中,如图9所示,是表示每相邻的片体10以疏状彼此排列,实际上每相邻的片体10(10)是彼此叠合密状的排列,图9以疏状的表现是为方便纱线S与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布用之纱线穿片改良结构,该装置有片体、长条穿孔,其特征在于:纱线穿梭片体,其上、下衔接部分别设有长条穿孔,在长条穿孔的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错开的凸弧部及凹弧部;复数片体相互叠放排列,每相邻的凸弧部与凸弧部相互抵压接触,在每相邻的片体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仙,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