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弹簧减振的梭口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53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花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其形成例如下梭口具有回综弹簧,它一端固定锚接在织机上或者地面上。为抑制在弹簧中形成共振具有一包芯件,在彼此相距的部位上紧贴在弹簧的内侧,并强制弹簧进行不同于直线分布的分布。由此在弹簧和包芯件之间产生有助于弹簧运动减振的摩擦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别是在提花织机中,强制使综线在一个方向运动,而弹簧将它们拉向另一个方向。一般综线通过弹簧运动而形成下梭口。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织机上或者锚固在地面上,在任何运行状态下均使通丝和综丝保持具有张力。像任何弹簧弹性系统一样,由弹簧、综丝和通丝组成的结构也表现出包括通过线状系统扩散的波在内的共振现象。系统的固有共振没有像综丝的运动速度小于共振频率那样长久地产生作用。但在瞬间内综丝的运动速度到达共振频率范围内的情况下,弹簧内出现不利的波。这些波在弹簧内受到综丝运动的激发并向固定端的方向运动,在那里它们反射并返回到综丝的方向。在不利的情况下,甚至会使综丝无张力,因为返回波在弹簧和综丝之间的连接上具有一相位,它与通丝运动所引起的运动相反。此外,弹簧内部的共振还造成机械负荷增加和提前断裂。在此方面出现典型的断裂部位。为了对弹簧内的共振进行减振,EP0 678 603公开了采用减振装置的下部弹簧固定点。下部弹簧固定点由一个在其上面构成螺纹销的塑料成型件组成。在螺纹销上旋入螺旋弹簧。螺纹销在其自由端上携带两个弹簧弹性彼此相对运动的腿,所述腿伸入弹簧内部并压向弹簧。这两个腿在远离螺纹销的末端上又相互重新连接,并过渡为构成开口托叉的另外两个腿。事实表明,这种类型的弹簧减振并非没有问题。如果所述腿压向弹簧圈内部的压紧力过高,那么不会产生可利用的减振作用。更确切地说,到达的波在腿与弹簧内侧接触的那些部位上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进行反射。如果与此相反,压紧力过低,同样不会产生足够的减振作用。这种不利的现象有所增强,因为塑料的弹簧弹性出现疲劳现象并且还与温度有关。最后,开口的腿端不容易穿入弹簧内。由此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出现上述问题的梭口形成装置。这一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梭口形成装置得以实现。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将综丝张紧保持在通丝和螺旋弹簧之间。螺旋弹簧远离综丝的末端固定锚接。为了达到所希望的减振,设有一减振件,它至少在多个彼此间隔的部位上与螺旋弹簧形成接触,并强制使原来直线的螺旋弹簧变为非直线分布。按照这种方式,螺旋弹簧在彼此点状间隔的部位上与减振件形成接触。螺旋弹簧在减振件上的接触力通过弹簧的固有弹性和偏移程度确定。减振件的弹性与此相反实际不起作用。由于螺旋弹簧和减振件之间基本上点状接触,可以在每个接触部位上将一部分振动能量转变成摩擦。在接触部位上出现的机械波的反射总数上过小,从而它们不会产生导致弹簧断裂的值得注意的返回波。相反,在接触部位之间弹簧还可以自由分布。因为弹簧压在减振件上的程度仅取决于螺旋弹簧依据减振件接受的非直线分布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所以可以达到非常精确可再现的压紧力。由钢组成的螺旋弹簧的弹性模数在温度依赖性上远远低于塑料的弹性模数,此外,这种弹性模数长时间也很少变化。总之,以钢制弹簧逐渐适应减振件的非直线分布的方式,实际在钢制弹簧上不会出现持续变形。与此相反,减振件与螺旋弹簧的挠性相比根本没有弹性。减振件相对于由螺旋弹簧施加的力来说是刚性的,这种刚性的减振件不会由于螺旋弹簧的作用而变形。按照这种方式,可以产生非常精确可再现的压紧力,由此产生弹簧和减振件之间非常精确可再现的摩擦力。特别是可以在相对而言非常长的距离上让减振件与螺旋弹簧交替作用。这里变形的程度,即减振件强加于螺旋弹簧的波长和/或者振幅还可以在减振件的长度上变化。例如,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增加减振或振动的能量耦合。减振件向综丝方向上首先按比例地很少从直线分布中变形,变形向螺旋弹簧的锚接端方向上增长。在非常小的分散作用情况下,达到减振件上非常好的减振。减振件最好是包芯件,设置在螺旋弹簧内并为线状。按照这种方式,省去了用于减振件的附加位置,因为它设置在本来存在强制运行的那个部位上。为了得到所希望的变形,包芯件具有与直线分布不同的非直线分布。另一种方案在于,使用本身为直线的包芯件,其携带在距离上彼此非连续分布的凸瘤状的凸起部或者隆起部,利用它们将所希望的非直线分布强加于螺旋弹簧。这里,凸起部或者隆起部范围内的直径小于螺旋弹簧的净宽度。在非线性分布的包芯件的情况下,该件基本上为显示出波状分布的圆柱形造型。最好是,这些波确定一种回归直线,从而实现弹簧平均的直线分布。可以通过包芯件构成螺旋或者通过包芯件构成处于一共同平面上的波形成波状分布。在任何情况下,包芯件在平面上的投影都应产生波状分布的带,其宽度相当于包芯件的直径,其波状形态与包芯件的波状或者螺旋状的分布基本上一致。波状分布的尺寸最好限定在通过平面上的投影产生的带。波状分布在投影上可以看出在带边缘上测量的波深度,它在波峰和波谷之间处于0.1和3mm之间。该波程的强度取决于如何确定包芯件和螺旋弹簧净宽度之间的直径比,还取决于螺旋弹簧偏移或在包芯件上压紧强度。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在2和20mm之间。在使用凸起部或者隆起部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沿一条螺旋线设置,或者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如锯齿状,即每两个凸起部相对于包芯件处于相对的侧面上。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优选处于5mm和30mm之间,最好5mm和20mm之间的范围内。凸起部或者隆起部最好与包芯件为整体,如果包芯件采用原型法制造成该造型的话,可以或者压铸或者成形。另一种方案是,隆起部通过局部变形,例如凸耳挤压制造。如果包芯件由可持久变形材料组成的话,例如金属材料,适合于后一种方案。包芯件的长度最好这样确定,至少能够产生带有上述尺寸的全波。包芯件可以松动处于螺旋弹簧内,或者与下部锚接装置固定连接。作为包芯件的材料,可以考虑热塑性塑料,如聚酰胺,聚乙烯和聚氨酯,或者也可以考虑其他材料,如金属,陶瓷,热固性塑料或者可硫化的材料。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梭口形成装置最好在提花织机上使用。然而,由于非常好的减振效果和很小的占地空间,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提花织机,也可以在用于制造无提花的机织织物的普通织机或者多臂织机上使用。与此相应,梭口形成的装置例如也可以是多臂织机,提花机或者可以对照的传动装置,以便使综线产生运动。为将综丝与螺旋弹簧连接,综丝可在综丝相关的末端上带有塑料成型件,例如带有可旋入螺纹弹簧内的螺纹。螺旋弹簧与下部或者上部锚接元件的连接按现有技术完成。此外,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这些组合不再由具体实施例进行重复。另外,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现借助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示出附图说明图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梭口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2包芯件的放大图;图3综丝杆和回综弹簧之间的上部连接;图4带有侧面凸起部或者隆起部的包芯件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图5图4包芯件凸起部高度的横截面剖面;图6依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局部变形产生凸起部的包芯件的放大图,以及图7图6包芯件凸起部高度的横截面剖面。图1简要示出了在一个提花织机中对理解本专利技术重要的梭口形成装置功能部件。传动装置1属于梭口形成装置,其中可看出一个提综辊2。从提综辊2引出固定在脱下底板3上的脱下丝,它过渡为通丝4,从玻璃漏底或者导向底板5之间穿过。通丝4继续向目板6运行,并在那里通过一个孔7向下排出。在下端上,即通丝4远离提综辊2的那端上,固定综丝8。综丝8具有用于经纱11的一个圈孔或者一个综眼9。从圈孔9引出处于共同直线上的上、下综丝杆12,13。下综丝杆的下端与回综弹簧14连接,回综弹簧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织机,特别是提花织机的梭口形成装置(1),带有产生纵向运动的传动装置(2);带有至少一个包含一个圈孔(9)的综丝(8)和从径向相对侧伸出的综丝杆(12,13),其中一个综丝杆(12)与传动装置(2)连接;带有与另一个综丝杆(13)的连接装置(27);带有分配给至少一个综丝(8)的螺旋弹簧(14),其一端安装在连接装置(27)上,螺旋弹簧的作用是回拉综丝(8);带有锚接装置(16),用于固定锚接螺旋弹簧(14)的另一端;还带有减振件(22),它至少在多个彼此间隔的部位上与螺旋弹簧形成接触,并强制螺旋弹簧非直线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J鲍德H魏因斯德菲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纺织及纤维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