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祚献专利>正文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43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和右前杆、左上杆和右上杆、左后杆和右后杆,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连接,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挡雨篷支架折叠至一维状态,大幅度减少占用面积,有助于仓储运输。

A one-dimensional folding roof support for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one-dimensional folding overhead canopy, which consists of a symmetrical setting, a 22 parallel left front rod and a right front rod, a left upper bar and a right upper bar, a left rear rod and a right rear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left upper bar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front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rear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front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right front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rear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right rear rod are connected by a transverse rear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front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left upper bar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front connecting ro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hree general type bar joint, and the three general type joint is equipped with an upper bar mounting groove along the left upper bar, and the left upper bar is placed on the upper part. In the rod installation slot, the two ends of the upper rod rotating shaft are divided into the two sides of the upper rod installation slot and through the end of the left upper bar in radial direction, and the left upper rod can be rotated to connect with the three general type bar joint.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folding the canopy can be folded to one dimension, greatly reducing occupancy area, and is conducive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机动车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104044671A于2014年9月17日公开了“电动车折叠遮雨阳蓬”,包括支架、蓬杆、蓬布,前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在车体前端两侧架杠上、后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在后车架两侧架杠上,两根蓬杆分两边,其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架侧杆上端、后支架侧杆上端转动连接,连接处设有紧固件,蓬杆可旋转竖立或落下,蓬布活动连接在蓬杆上。其申请人宣称,该专利技术的蓬杆可折叠,使用时竖起蓬杆,装上蓬布即可遮雨挡阳;不用时蓬杆落下转为保险杠功能,蓬前、后都有透明窗,无蓬杆遮挡视线,前支架及蓬杆的前伸弯管对称结构形成车把转动空间,骑行安全,车体外形美观,占空间小;蓬杆倾斜角度可调节,且车蓬安装便捷,经济实用,给骑车人带来方便。在实际应用中,包括该方案在内的传统支架,虽然可以拆卸,但是缺乏良好的折叠功能,仅能使支架从打开的三维状态折叠至平面的二维状态,无法进一步折叠成杆状,因此在储运时占用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可以将挡雨篷支架折叠至一维状态,大幅度减少占用面积,有助于仓储运输。为了便于叙述,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概念,均以身处支架下方、面向行驶前进方向为基准位置。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和右前杆、左上杆和右上杆、左后杆和右后杆,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连接,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前连接杆端部可拆装的插接有前连接杆端子,前连接杆端子和三通式杆件接头上分别设有轴孔或轴座,前连接杆转轴同时贯通轴孔和轴座;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和后连接杆左端之间以同样方式连接;左上杆与右上杆之间以上连接杆连接;上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T形杆接头,T形杆接头的外侧为通孔,适配的套接在左上杆上,内侧为盲孔,上连接杆插接其中,通孔端与盲孔端铰接;铰接轴轴向垂直于由上连接杆和左上杆共同确定的面。由于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为一个完全左右对称的结构,为了节约文字篇幅,下文仅具体描述位于支架左侧一方的结构;如无特别指出,应当理解为支架右侧也同样设有对称的结构。本方案设计的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主结构包括竖直向的左前杆和右前杆、水平向的左上杆和右上杆、竖直向的左后杆和右后杆、前端连接用的前连接杆、后端连接用的后连接杆。通过彼此连接,构成了前端两个竖杆、后端两竖杆、上方两横杆的基本架构。其中的三通式杆件接头,可以与X向、Y向、Z向的三个杆件端部连接在一起。其中X向的前连接杆和Y向的左前杆的连接方式都可以是直接连接,而Z向的左上杆的连接方式不同,是在接头上设计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而左上杆的端部铰接在上杆安装槽内。这样的设计使Z轴不但具备了绕上杆转轴转动的功能,而且其转动至打开状态时,受到了上杆安装槽的限位,可以保持方向的准确。前连接杆通过轴与三通式杆件接头实现可分拆的功能,可以仅拆除左右端的其中一端,另一端转动收拢即可。三通式杆件接头不但可以使用在支架的前端,还可以使用在支架的后端,用来连接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和后连接杆左端。由于三通杆接头的结构特点,限定了当支架打开时左前杆、左上杆和前连接杆三者处于三个彼此相交的轴向上,因此前连接杆、后连接杆、右前杆和右上杆四者合围而成的矩形不会发生错动,前连接杆、左前杆和右前杆三者构成的缺下边的矩形不会发生错动,后连接杆、左后杆和右后杆三者构成的缺下边的矩形也不会发生错动,整体支架的牢固度得到有效保证。上连接杆左右端都带有T形杆接头,T形杆接头不仅连接左上杆和上连接杆,而且自身带转动结构,使上连接杆与左上杆之间的夹角可以在0°-180°之间变化。经过这样的设计,彼此平行的左上杆、右上杆和横向连接两者的上连接杆构成H形,并且可以通过T形杆接头上的转动结构实现左上杆、右上杆的距离变化直至完全靠拢。T形杆接头外侧的通孔与左上杆适配,必要的时候可以调节T形杆接头在左上杆上的位置。使用时,只需拆开左前杆的其中一端连接部件,就能将整个支架合拢成一维的状态。作为优选,左前杆和右前杆的下端以横置的前横杆连接;前横杆与左前杆铰接,铰接轴轴向平行于由左前杆、右前杆、上连接杆和前横杆共同确定的矩形面;前横杆的左右两铰接点至少其中之一可拆卸。本方案在支架的前端通过左前杆、右前杆、上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一个矩形,可以用来安装挡雨板。而前横杆的左右两铰接点至少其中之一可拆卸,当需要收拢支架时,拆开其中一个铰接点就可以实现快速收拢。作为优选,前横杆上设有前端杆接头;前端杆接头上设有横向的横杆固定孔和纵向的纵杆固定孔;横杆固定孔为通孔,纵杆固定孔为下端开口的盲孔;前端杆接头的前端设有前挡雨板安装槽,前挡雨板安装槽的开口方向向上,长度方向与横杆固定孔的轴向平行,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放;前纵杆下端与车身前端固定,上端插接在纵杆固定孔中。左前杆与右前杆可以分别通过固定装置与车身前端固定,也可以如本方案这样,在支架前端设计前纵杆,前纵杆下端与车身固定,上端通过前端杆接头与前横杆的中部固定,前端杆接头的前端还设有前挡雨板安装槽,实现了连接前纵杆和前横杆、安装挡雨板的功能。作为优选,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矩形,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上均设有挡雨板固定件,固定件的固定平面与挡雨板适配。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和前横杆合围成矩形,挡雨板也可以是与该矩形适配的形状。在杆件矩形框的左、右、上三方向各设1个固定件,可以与下方的前挡雨板安装槽共同实现固定挡雨板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两端开口,槽口两侧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上设有螺栓孔;固定片与固定槽可通过螺纹连接对合固定,并将相应的杆件紧固在固定槽与固定片之间。固定件设有一个固定槽和一个固定片,固定槽两端开口,侧向槽口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上设有固定面及贯通固定面的螺栓孔,而固定片通过螺纹连接,可以对合在固定面上,与固定槽一起,将相应的杆件紧固在固定槽与固定片之间,确保坚固。作为优选,左前杆、右前杆、前连接杆、前横杆和前纵杆均为非圆形杆;与之配合的固定孔及固定槽均为适配的形状。使用非圆杆,配合同样形状尺寸的孔、槽,可以保证不会滑动,紧固效果最好。作为优选,还设有具弹性的左外翻杆和右外翻杆;左外翻杆和右外翻杆的长度大于左上杆的长度;左上杆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向后向外和向前向外的插孔,左外翻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插接在左上杆的前后端的插孔中;右侧各部位的形状结构与左侧相应部位对称设置。左上杆的前后两端分别设计了两个插孔,前端插孔向后向外,后端插孔向前向外,并配备了长度大于左上杆的左外翻杆,左外翻杆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稍作弯曲后将其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插孔中,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A)和右前杆(B)、左上杆(C)和右上杆(D)、左后杆(E)和右后杆(F),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G)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H)连接,其特征是,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2)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21),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22)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前连接杆端部可拆装的插接有前连接杆端子(23),前连接杆端子和三通式杆件接头上分别设有轴孔或轴座,前连接杆转轴(24)同时贯通轴孔和轴座;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后连接杆左端之间以同样方式连接;左上杆与右上杆之间以上连接杆(K)连接;上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T形杆接头(3),T形杆接头的外侧为通孔,适配的套接在左上杆上,内侧为盲孔,上连接杆插接其中,通孔端与盲孔端铰接;铰接轴轴向垂直于由上连接杆和左上杆共同确定的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A)和右前杆(B)、左上杆(C)和右上杆(D)、左后杆(E)和右后杆(F),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G)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H)连接,其特征是,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2)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21),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22)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前连接杆端部可拆装的插接有前连接杆端子(23),前连接杆端子和三通式杆件接头上分别设有轴孔或轴座,前连接杆转轴(24)同时贯通轴孔和轴座;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后连接杆左端之间以同样方式连接;左上杆与右上杆之间以上连接杆(K)连接;上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T形杆接头(3),T形杆接头的外侧为通孔,适配的套接在左上杆上,内侧为盲孔,上连接杆插接其中,通孔端与盲孔端铰接;铰接轴轴向垂直于由上连接杆和左上杆共同确定的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其特征是,左前杆和右前杆的下端以横置的前横杆(L)连接;前横杆与左前杆铰接,铰接轴轴向平行于由左前杆、右前杆、上连接杆和前横杆共同确定的矩形面;前横杆的左右两铰接点至少其中之一可拆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其特征是,前横杆上设有前端杆接头(7);前端杆接头上设有横向的横杆固定孔(71)和纵向的纵杆固定孔(72);横杆固定孔为通孔,纵杆固定孔为下端开口的盲孔;前端杆接头的前端设有前挡雨板安装槽(73),前挡雨板安装槽的开口方向向上,长度方向与横杆固定孔的轴向平行,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放;前纵杆(M)下端与车身前端固定,上端插接在纵杆固定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篷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祚献
申请(专利权)人:金祚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