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置于遮布(T)且被它所覆盖的拉链(F),滑扣上的拉片(10)。这种拉片(10);具有一个夹紧部分(19),它包括相对设置的纵向边缘部分(20)、(21)以及其间的内凹部分(22),所述内凹部分(22)比边缘部分(20)和(21)薄,而边缘部分(20)和(21)中的一个厚于另一个,从而使其夹紧部分(19)的横截面轮廓与使用者的手指形状相一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筋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它属于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
它包括如下几个结构特征一防止加筋土工程后倾破坏技术,二.锚定板式加筋土技术,三.保证面板安砌垂直工艺,四.悬臂支模技术,五.低桩承台修建加筋土技术,六.粉煤灰、煤渣用于加筋土工程填筑技术。由于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加筋土技术广泛用于公路、铁路、码头、房屋的支挡结构,其设计与施工在近年也发展很快,但是,过去的加筋土技术还很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内外现有加筋土工程设计中,只考虑加筋土挡土墙向墙体前面倾覆、滑移和整体稳定,而未发现加筋土挡墙向墙体后面倾覆的破坏形式和各种情况下的加筋土施工技术。1.参见图(1)在ABC范围内的填土流失或沉降引起拉筋(2)向下弯曲到虚线位置,把面板(1)拉向后倾,直至垮塌,从而造成极大的损失。2.现有加筋土技术是拉筋平放在土中,附图的(2),它的缺点是a.集中荷载大时不适用(如加筋土码头的系船设施处、胸墙等)。b.加筋土工程表面一定深度内需设置房屋设备基础时不适应。c.加筋土工程中有大型管道,涵洞通过时不适应。d.在拉筋长度受到限制时不适用。3.为了使面板安砌垂直,现有技术是采用以下三种办法,a.支架支撑法,b.木夹板法,c.予留坡度法,其共同缺点是费工费时,并且使用材料多,安砌的垂直度往往达不到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4.在现浇各类码头胸墙时,加筋土工程压顶(帽石)等混凝土时,现有技术安装模板是采用搭设支架支模法,其缺点是挡墙高度较高时,费工费料太多,螺栓拉杆法参见图(4)其缺点是需在木模或钢模板上钻若干个孔洞(11),此法影响模板重复使用,同时需要大量拉杆螺栓。5.现有加筋土工程一般均采用带形浅基础,参见图(2)中的(3)其缺点是a.在软弱地基(尤其是软弱层很厚时)中不适应。b.在治理深层滑坡时不适用。c.在水下基础施工中不适用。d.粉煤灰、煤渣属于工业三废,利用其作加筋土工程填料,变废为宝减少污染节约工程费用。日本专利特开昭60-51225号,美国专利US4952097号公开的混凝土墙的填土方法和永久性混凝土墙的建筑,它们的目的也是加固墙,构成的方法也是采用中间设锚定物的方法,它们的不足之处也是不能省工省料和应用范围广的缺点,没有我们提出的在较薄的混凝土面板背上加筋填土的技术,同时,为了条件需要可在拉筋尾部设混凝土锚定块的设计,从而增加了利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加筋土技术用较薄的混凝土面板加筋填土的方法克服费工费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并且使之日益完善和成熟以便今后大量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1.在混凝土面板后面加大反滤层,墙背用水泥砂浆勾缝,在填土范围内严格分层夯实,同时,用混凝土或浆砌片块石作面层。2.在拉筋尾部设置混凝土锚定块。3.改变填土方法把先填反滤层改为后填反滤层。4.用脚手架钢管悬臂支模。5.在基础上用钢筋混凝土桩和上面的承台、面板。6.在拉筋表面填筑土其余均用煤渣分层填筑夯实。附图的图面说明指101捏住如图3所示。夹紧部分19由相对设置的纵向边缘部分20和21以及其间的一个稍向内弯曲的中心内凹部分22所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夹紧部分19的两相对边缘部分20和21中的一个比另一个厚,而中心内凹部分22比边缘部分20和21都薄,使其横截面的轮廓与手指的形状相一致,如图3所示。为了说明起见,图4、5和6示出了一个用于拉链F上的滑扣拉片10,所述拉链通过缝线Ts缝到裤子的遮布T上,通常它被盖布Tc所覆盖,因而不会被看见。当试图使滑扣S相对于拉链F作移动时,使用者的手指100和101从盖布Tc下插入,接触并拉动拉片10。这时,拉片10较厚的边缘部分20在靠边盖布Tc内部缝线的一边,因此可确保手指压力在整个夹紧部分19上均匀分布,从而确保在基本平行于拉链F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拉动拉片10。第一较厚的边缘部分20和比第一边缘部分20薄但比中心内凹部分22厚的第二相对边缘部分21在夹紧部分19的相对的两侧上对称地突出于中心内凹部分22之上,形成对称的拱曲表面19a、19b,它们分别与手指100和101的形状相一致,从而起到以均匀的手指压力来捏紧拉片10的作用,确保滑扣S正常及平滑地滑动。另一种方案是,第一边缘部分20可与第二边缘部分21在夹紧部分19的前面相齐平,而在夹紧部分19的另一面上则不对称地比第二边缘部分21突出。从图2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拉片10具有一个自由末端部分18,它朝着滑扣S的平面向内弯曲,且可与拉链F的两排啮合齿相接触,以避免拉片10在连接端17处被弯曲或损坏,否则,当拉链F被烫及时,它是很容易弯曲或受损伤的。图中23是加在拉片10上靠近自由末端部分18处的珠状条形部分,它可防止使用者的手指在捏紧拉片10时滑脱。显然,根据以上的描述,人们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种种修改及变形,因此,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完全可用上述以外的方法进行实施,而上述以外种种修改及变形的实施方法仍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拉链(F)滑扣(S)的拉片(10),所述拉链置于遮布T上且被它所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10)包括一个用来枢轴地连接到所述滑扣上的连接末端部分(17),一个自由末端部分(18),一个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20)和(21)形成的夹紧部分(19)以及其间的内凹部分(22),所述内凹部分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20)和(21)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20)则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21)厚,所述夹紧部分(19)的横截面轮廓与使用者的手指形状相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末端部分(18)向内下方弯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20)和(21)在所述夹紧部分(19)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对称地突出于所述内凹部分(22)之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置于遮布(T)且被它所覆盖的拉链(F),滑扣上的拉片(10)。这种拉片(10);具有一个夹紧部分(19),它包括相对设置的纵向边缘部分(20)、(21)以及其间的内凹部分(22),所述内凹部分(22)比边缘部分(20)和(21)薄,而边缘部分(20)和(21)中的一个厚于另一个,从而使其夹紧部分(19)的横截面轮廓与使用者的手指形状相一致。文档编号A44B19/26GK1067364SQ9210424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竹村千春, 堀田善行 申请人:吉田工业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F)滑扣(S)的拉片(10),所述拉链置于遮布T上且被它所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10)包括:一个用来枢轴地连接到所述滑扣上的连接末端部分(17),一个自由末端部分(18),一个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20)和(21)形成的夹紧部分(19)以及其间的内凹部分(22),所述内凹部分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纵向边缘部分(20)和(21)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20)则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21)厚,所述夹紧部分(19)的横截面轮廓与使用者的手指形状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村千春,堀田善行,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