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789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急救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及制备方法。通过制备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将壬醇、正十五烷、石墨烯混合均匀,制成相变制冷材料;将相变制冷材料与阿司匹林、蒲地蓝细粉、海藻酸、明胶混合,调制成膏状材料;将膏状材料涂敷在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的表面,封装后即得快速冷凝止血纱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止血纱布与普通止血材料相比,形成的疏松聚丙烯酰胺包覆的纱线,具有优异的吸血和止血效果,并且涂覆的相变制冷材料使得血液流动减速,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同时通过加入辅助的阿司匹林、蒲地蓝,有效起到止血、消炎、缓解疼痛的作用。

Medical first-aid quick freezing hemostatic gauz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first-aid materials, and discloses a medical first-aid quick freezing and hemostatic gauz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gauze with loose polyacrylamide, the nonyl alcohol, fifteen alkane and graphene are mixed and the phase change refrigerating material is made, and the phase change refrigerating material is mixed with aspirin, pulverine fine powder, alginate and gelatin, and the paste is coated on the gauze loaded with loose polyacrylamide. On the surface, rapid condensation of gauze is achieved after encaps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hemostat, the loose polyacrylamide coated yarn made by the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blood absorption and hemostasis effect, and the coated phase change refrigerating material reduces the blood flow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rapid hemostasi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ffective by adding auxiliary aspirin and Pudi blue. It plays the role of hemostasis, anti-inflammatory and relieving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急救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出血是创伤后主要并发症,出血过多必将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止血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止血不但是外科手术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战、创伤中提高伤员生存率的关键问题。出血后如何止血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止血材料及相应的止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发受到重视。最早的止血技术主要采用包扎,但止血效果较差,目前逐步出现了与包扎配合的止血材料。如纤维素、甲壳素、聚乙烯醇、胶原、壳聚糖等已在止血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现有止血材料主要是利用快速吸附血液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伤口流血受血压影响,通常是喷射流血,单靠吸附血液会造成急性出血超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现有止血除了止血材料,均辅助指压法、加压包扎法、加垫曲肢法及止血带止血法等。然而压迫止血要求较高,包扎极不方便,包扎过轻难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包扎过重会造成二次损伤。目前,肢体创伤、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传统止血材料有氧化纤维素、可吸收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和沸石等,虽然它们都可作为局部止血材料,但各自都有较大缺点并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例如沸石止血剂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释放大量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而产生组织热灼伤的副作用,严重制约了它的应用。因此,新型止血材料的研究成为全球研究热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611126998.5公开了一种医用快速止血纱布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将山竹树皮洗净烘干脱水,研磨至的细度为200-300目;(2)将瓶蕨、绵毛金腰、乳白香青、美人蕉花、米团花球磨粉碎,然后加人90wt%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水浴浓缩至干,移入烘箱干燥至恒重,得到粉状提取物;(3)将去离子水加热至80-100℃,保温,缓慢加入黄明胶,至黄明胶完全溶于水中;(4)降温至30-50℃,依次加入蜜蜡、冰片、芦荟汁、步骤(1)制得的山竹树皮粉、步骤(2)制得的粉状提取物,搅拌均匀,降至常温,涂抹在织物上即可。该专利技术的医用快速止血纱布保护伤口,不易粘连,减小出血量,减短出血时间,促进伤口的愈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710341036.X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膨胀的超多孔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超多孔复合止血材料是把介孔活性玻璃、壳聚糖、起泡剂和不同聚丙烯酰胺单体混合并随后引发形成气泡和聚丙烯酰胺,最终获得包含介孔活性玻璃,壳聚糖和聚丙稀酰胺三种组分的超多孔结构。该专利技术的超多孔复合止血材料遇血液能快速膨胀并能快速促进血液凝固,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该专利技术的超多孔复合止血材料能快速对动脉出血进行止血,优于由介孔活性玻璃或壳聚糖单组分的或由介孔活性玻璃和壳聚糖双组份组成的止血材料。根据上述,现有方案中利用止血剂进行止血的方法,止血剂放热现象严重,使得伤口温度明显增加,不但对止血不利,而且对伤口组织产生灼伤,疼痛感倍增,并且吸血、止血效果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及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应用较广的使用止血剂的止血方法存在吸血、止血效果差的缺点,并且止血剂放热现象严重,使得伤口温度明显增加,不但对止血不利,而且对伤口组织产生灼伤,增加疼痛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具体过程为:(1)将纱线浸入丙烯酰胺水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引发剂,通过引发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使聚丙烯酰胺完全包覆于纱线的内外表面;其中:纱线79~84.5重量份、丙烯酰胺15~20重量份、引发剂0.5~1重量份;(2)加入发泡剂,并加热干燥,通过发泡剂使聚丙烯酰胺疏松化;其中:聚丙烯酰胺包覆的纱线97~99重量份、发泡剂1~3重量份;(3)将纱线通过纺织得到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4)将壬醇、正十五烷、石墨烯混合均匀,制成相变制冷材料;其中:壬醇40~65重量份、正十五烷30~50重量份、石墨烯5~10重量份;(5)将步骤(4)制得的相变制冷材料与阿司匹林、蒲地蓝细粉、海藻酸、明胶混合,调制成膏状材料;其中:相变制冷材料15~20重量份、阿司匹林4~8重量份、蒲地蓝细粉4~8重量份、海藻酸10~18重量份、明胶46~67重量份;(6)将步骤(5)制得的膏状材料涂敷在步骤(3)制得的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的表面,再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制得快速冷凝止血纱布。优选的,步骤(1)所述纱线为脱脂棉纱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中的一种。优选的,步骤(1)所述引发剂为硫酸钾。优选的,步骤(1)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35~45℃。优选的,步骤(2)所述发泡剂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步骤(3)所述纱布的经纬密度为30~50根/英寸,克重为60~90g/m2。优选的,步骤(6)所述膏状材料的涂覆厚度为0.2~0.5mm。优选的,步骤(6)所述塑料袋的材质为LDPE、HDPE、PP、OPP中的至少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通过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形成聚丙烯酰胺的过程中,将纱线浸染,形成疏松聚丙烯酰胺包覆的纱线,其具有优异的吸血、止血功能;同时通过在纱布涂敷壬醇、正十五烷、石墨烯组成相变制冷材料,其优异的相变吸热制冷特性使得血液流动减速,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辅助的阿司匹林、蒲地蓝具有止血、消炎、缓解疼痛作用。测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止血纱布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及创口表面温度,并与普通止血纱布相对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如表1所示。表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及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异的效果在于:1、提出了聚丙烯酰胺包覆纱线原料制备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的方法。2、通过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形成聚丙烯酰胺的过程中将纱线浸染,形成疏松聚丙烯酰胺包覆的纱线,显著提升了纱线的吸血和止血效果。3、通过在纱布涂敷壬醇、正十五烷、石墨烯组成相变制冷材料,其优异的相变吸热制冷特性使得血液流动减速,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4、制备过程中通过加入辅助的阿司匹林、蒲地蓝,有效起到止血、消炎、缓解疼痛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实施例1(1)将纱线浸入丙烯酰胺水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引发剂,通过引发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使聚丙烯酰胺完全包覆于纱线的内外表面;其中:纱线82.2重量份、丙烯酰胺17重量份、引发剂0.8重量份;纱线为脱脂棉纱线;引发剂为硫酸钾;聚合反应的温度为42℃;(2)加入发泡剂,并加热干燥,通过发泡剂使聚丙烯酰胺疏松化;其中:聚丙烯酰胺包覆的纱线98重量份、发泡剂2重量份;发泡剂为正戊烷;(3)将纱线通过纺织得到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纱布的经纬密度为40根/英寸,克重为70g/m2;(4)将壬醇、正十五烷、石墨烯混合均匀,制成相变制冷材料;其中:壬醇52重量份、正十五烷40重量份、石墨烯8重量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具体过程为:(1)将纱线浸入丙烯酰胺水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引发剂,通过引发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使聚丙烯酰胺完全包覆于纱线的内外表面;其中:纱线79~84.5重量份、丙烯酰胺15~20重量份、引发剂0.5~1重量份;(2)加入发泡剂,并加热干燥,通过发泡剂使聚丙烯酰胺疏松化;其中:聚丙烯酰胺包覆的纱线97~99重量份、发泡剂1~3重量份;(3)将纱线通过纺织得到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4)将壬醇、正十五烷、石墨烯混合均匀,制成相变制冷材料;其中:壬醇40~65重量份、正十五烷30~50重量份、石墨烯5~10重量份;(5)将步骤(4)制得的相变制冷材料与阿司匹林、蒲地蓝细粉、海藻酸、明胶混合,调制成膏状材料;其中:相变制冷材料15~20重量份、阿司匹林4~8重量份、蒲地蓝细粉4~8重量份、海藻酸10~18重量份、明胶46~67重量份;(6)将步骤(5)制得的膏状材料涂敷在步骤(3)制得的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的表面,再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制得快速冷凝止血纱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具体过程为:(1)将纱线浸入丙烯酰胺水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引发剂,通过引发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使聚丙烯酰胺完全包覆于纱线的内外表面;其中:纱线79~84.5重量份、丙烯酰胺15~20重量份、引发剂0.5~1重量份;(2)加入发泡剂,并加热干燥,通过发泡剂使聚丙烯酰胺疏松化;其中:聚丙烯酰胺包覆的纱线97~99重量份、发泡剂1~3重量份;(3)将纱线通过纺织得到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4)将壬醇、正十五烷、石墨烯混合均匀,制成相变制冷材料;其中:壬醇40~65重量份、正十五烷30~50重量份、石墨烯5~10重量份;(5)将步骤(4)制得的相变制冷材料与阿司匹林、蒲地蓝细粉、海藻酸、明胶混合,调制成膏状材料;其中:相变制冷材料15~20重量份、阿司匹林4~8重量份、蒲地蓝细粉4~8重量份、海藻酸10~18重量份、明胶46~67重量份;(6)将步骤(5)制得的膏状材料涂敷在步骤(3)制得的负载疏松聚丙烯酰胺的纱布的表面,再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制得快速冷凝止血纱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医疗急救快速冷凝止血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曾军堂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