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亚芳专利>正文

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61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线(1)和罗拉(2),其特征是:还包括检测纱线张力的张力检测器(3)、可编程控制器(4)、伺服驱动器(5)和伺服电机(6),张力检测器(3)由张力传感器(31)和变送器(32)组成,张力检测器(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伺服驱动器(5)连接,伺服驱动器(5)与伺服电机(6)连接,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罗拉(2)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整经机
,尤其是一种控制整经机纱片张力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整经是十分重要的织前准备工序,它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后道织造的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于是,人们研制出各种整经机张力控制器,如中国专利ZL94242535.9液态阻尼补偿张力器、ZL97247379.3整经机的张力控制器,这些均属于机械式单纱张力控制器,它们要改变纱片张力必须逐个分别调节,极其不便,而且会由于人为原因调节不到位。此外,此类张力控制器调节范围有限,不能彻底补偿由于外界环境的温湿度的变化、起动时和正常工作时、油的粘性不同、纱筒管由大到小过程的张力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张力调节范围大、调整方便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线、罗拉、检测纱线张力的张力检测器、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张力检测器由张力传感器和变送器组成,张力检测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伺服驱动器连接,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罗拉连接。为保证同组盘头的米长、圈数和外径一致,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还接有检测当前经轴卷绕的纱层厚度的传感器或检测当前测速罗拉转过位置的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张力调节范围大、能彻底补偿由于外界环境的温湿度的变化、起动时和正常工作时、油的粘性不同、纱筒管由大到小过程的张力变化,调节方便,反应灵敏,调节精度高,且能保证同组盘头的米长、圈数和外径相一致;因而使整经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纱线,2.罗拉,3.张力检测器,31.张力传感器,32.变送器,4.可编程控制器,5.伺服驱动器,6.伺服电机,7.传感器,8.测速罗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线1、罗拉2、检测纱线张力的张力检测器3、传感器7、可编程控制器(PLC)4、伺服驱动器5和伺服电机6,张力检测器3由张力传感器31和变送器32组成,传感器7装在测速罗拉8上,检测测速罗拉8转过位置,张力检测器3和传感器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PLC)4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PLC)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伺服驱动器5连接,伺服驱动器5与伺服电机6连接,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罗拉2通过同步带连接。如图1所示纱线1以一定的包角附着在罗拉2上,罗拉2的速度与纱线1速度相同,无相对位移,纱线1以恒定的速度沿箭头方向运行,纱线1上必然有张力,如果在罗拉2上附加一定的转矩矢量,那么纱线1张力将改变。本技术正是利用此原理实现纱线张力控制。母盘头卷绕时,由张力传感器31检测当前纱线1上的张力,经变送器32进行放大及线性补偿,作为张力反馈值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4,同时,传感器7检测测速罗拉8的转过位置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4,可编程控制器(PLC)4对张力给定和张力反馈进行采集、计算,输出张力控制值给伺服驱动器5,伺服驱动器5驱动伺服电机6,由于伺服电机6输出轴与罗拉2通过同步带连接,使罗拉2上的纱线1获得一个附加张力,从而实现了纱线1的闭环张力自动控制;同时可编程控制器(PLC)4根据传感器7输入的测速罗拉8转过位置信息通过计算得到当前经轴上卷绕的纱层厚度,并贮存当前经轴上卷绕的纱层厚度和当前纱线1的张力值。子盘头卷绕时,张力传感器31检测当前纱线1上的张力,经变送器32进行放大及线性补偿,作为张力反馈值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4,同时,传感器7检测测速罗拉8的转过位置输给可编程控制器(PLC)4,可编程控制器(PLC)4根据传感器7输入的测速罗拉8转过位置信息通过计算得到当前经轴上卷绕的纱层厚度,可编程控制器(PLC)4将母盘头卷绕时相同的纱层厚度情况下纱线1上的张力值作为张力给定值,可编程控制器(PLC)4对张力给定和张力反馈进行采集、计算,输出张力控制值给伺服驱动器5,伺服驱动器5驱动伺服电机6,由于伺服电机6输出轴与罗拉2通过同步带连接,使罗拉2上的纱线1获得一个附加张力,从而实现了纱线1的闭环张力自动控制,保证同组盘头的米长、圈数和外径相一致;同时可编程控制器(PLC)4贮存每只经轴的米长、圈数和外径、经轴规格以及纱线1的张力值,作为模拟盘头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拷贝出一组和模拟盘头一致的盘头。权利要求1.一种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线(1)和罗拉(2),其特征是还包括检测纱线张力的张力检测器(3)、可编程控制器(4)、伺服驱动器(5)和伺服电机(6),张力检测器(3)由张力传感器(31)和变送器(32)组成,张力检测器(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4)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伺服驱动器(5)连接,伺服驱动器(5)与伺服电机(6)连接,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罗拉(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4)的输入端还接有检测当前经轴上卷绕的纱层的厚度的传感器或检测当前测速罗拉转过位置的传感器(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整经机
,尤其是一种控制整经机纱线张力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纱线、罗拉、检测纱线张力的张力检测器、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张力检测器由张力传感器和变送器组成,张力检测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伺服驱动器连接,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罗拉连接。本技术的整经机张力控制装置张力调节范围大、能彻底补偿由于外界环境的温湿度的变化、起动时和正常工作时、油的粘性不同、纱筒管由大到小过程的张力变化,调节方便,反应灵敏,调节精度高,且能保证同组盘头的米长、圈数和外径相一致,因而使整经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文档编号D02H13/00GK2853826SQ200520139589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方茉花 申请人:王亚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茉花
申请(专利权)人:王亚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