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名胜专利>正文

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59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选用新鲜壳斗科硬杂木的枝丫,用锯段锯成长15cm的短木段,并准备一定量的培养料备用;2)装袋:选用17cm×34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将短段木放入袋中,在短段木两端覆一层重湿培养料,用捆袋将袋口扎紧;3)灭菌:将装好料的袋放入温度为100℃的灭菌灶中进行常压灭菌,并保持16小时以上;4)接种、发菌:料袋灭菌后的温度降至30℃以下时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帐接种,采用双头接种法;5)栽培:将长好蜜环菌的菌棒两端和中部放入2—4粒有性麻种,覆土,覆土后再在上面用地膜覆盖,夏天时用树枝或杂草覆盖遮阴。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节约了段木资源,保护了生态。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with short cut wood clink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technique for cultivating Gastrodia elata with short cut wood clinker, and a new technique of short section wood clinker cultiv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in tur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a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selecting the branches of fresh beacon and hardwood, sawing and sawing the short section of 15cm, and preparing for a certain amount of culture material; 2) packing: selecting 17cm x 34cm, thick 4 silk threads. Polythene bag, put short section wood in the bag, cover a layer of heavy wet material at both ends of the short segment, tie the bag with the bag, and tie the bag tightly; 3) sterilization: the bag is sterilized in the sterilization oven at the temperature of 100 centigrade, and keeps for more than 16 hours; 4)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ag after sterilization is reduced to below 30 degrees centigrade. Inoculation box or inoculation, double head inoculation method; 5) cultivation: the two ends and middle parts of Armillaria millaria are put into 2 to 4 sexual linen seeds, covering soil, covered with soil and covered with plastic film on top, and covering shade with branches or weeds in summer. The invention greatly saves wood resources and protects the ec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
技术介绍
天麻,兰科植物,名贵常用中药材,主治头痛眩晕、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等,近年研究证实天麻在预防及治疗老年痴呆及记忆力衰退等病症方面有独特疗效。多年来天麻一直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药用或食用,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我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相继开展了天麻的野生变家种的研究工作以来,实现了天麻的人工栽培。从野生天麻的野生驯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离体培养到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都有过报道。天麻的人工栽培不争农田、肥料和劳力,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特别适合在山区推广发展。然而,现有的天麻人工栽培方法导致大量森林植被被砍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此,在保证较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探索天麻人工栽培的新技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段木的利用率,也有效缓解了天麻种植区林木消耗严重的现状,提高经济效益高的一种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在农历10月上旬至第二年正月上旬,选用新鲜壳斗科硬杂木的枝丫,用锯段锯成长15cm的短木段,选用的短段木为圆木,并准备一定量的培养料备用,培养料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麦麸、石膏粉为辅料;2)装袋:选用17cm×34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先把聚乙烯菌袋一头折叠料,在折叠端的袋底放1cm厚重湿的培养料,将短段木放入袋中,在短段木上覆一层重湿培养料,用捆袋将袋口扎紧,再反过来将折叠端用捆袋扎紧;3)灭菌:将装好料的袋放入温度为100℃的灭菌灶中进行常压灭菌,并保持16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将料袋冷却后再下灶;4)接种、发菌:料袋灭菌后的温度降至30℃以下时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帐接种,采用双头接种法,二人配合,一人将塑料扎口绳解开,另一人用镊子镊取蚕豆大小的蜜环菌菌种块放入料袋中的木屑里,然后将灭过菌的棉团放入袋口处,再用捆带将料袋口扎紧,另一端再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最后将料袋放入15至20度的环境下培养,蜜环菌菌种的用量为每瓶菌种接种50至60袋料袋;5)栽培:养菌50~70天,等菌丝长满后下地,下地前把外袋去掉,在菌床上先铺上沙子,将短段木放入深度为20-30cm的沙土坑内,将长好蜜环菌的菌棒两端和中部放入2—4粒有性麻种,覆土,覆土后再在上面用地膜覆盖,夏天时用树枝或杂草覆盖遮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装袋选用的17cm×34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可替换为18cm×36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灭菌时菌筒上灶后要迅速用旺火猛攻,使锅内温度迅速达到100℃,中间火力要稳定,不可断火,待停火后温度下降至80℃以下出灶、冷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鲜壳斗科硬杂木的砍伐时间要求安排在接种前3—5周,接种前1天左右截段,新鲜壳斗科硬杂木的枝丫含水量在38%—45%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实现了“斤料产斤麻”,大大节约了段木资源,保护了生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1)备料:在农历10月上旬至第二年正月上旬,选用新鲜壳斗科硬杂木的枝丫,用锯段锯成长15cm的短木段,选用的短段木为圆木,并准备一定量的培养料备用,培养料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麦麸、石膏粉为辅料;2)装袋:选用17cm×34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先把聚乙烯菌袋一头折叠料,在折叠端的袋底放1cm厚重湿的培养料,将短段木放入袋中,在短段木上覆一层重湿培养料,用捆袋将袋口扎紧,再反过来将折叠端用捆袋扎紧;3)灭菌:将装好料的袋放入温度为100℃的灭菌灶中进行常压灭菌,并保持16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将料袋冷却后再下灶;4)接种、发菌:料袋灭菌后的温度降至30℃以下时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帐接种,采用双头接种法,二人配合,一人将塑料扎口绳解开,另一人用镊子镊取蚕豆大小的蜜环菌菌种块放入料袋中的木屑里,然后将灭过菌的棉团放入袋口处,再用捆带将料袋口扎紧,另一端再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最后将料袋放入15至20度的环境下培养,蜜环菌菌种的用量为每瓶菌种接种50至60袋料袋;5)栽培:养菌50~70天,等菌丝长满后下地,下地前把外袋去掉,在菌床上先铺上沙子,将短段木放入深度为20-30cm的沙土坑内,将长好蜜环菌的菌棒两端和中部放入2—4粒有性麻种,覆土,覆土后再在上面用地膜覆盖,夏天时用树枝或杂草覆盖遮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装袋选用的17cm×34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可替换为18cm×36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灭菌时菌筒上灶后要迅速用旺火猛攻,使锅内温度迅速达到100℃,中间火力要稳定,不可断火,待停火后温度下降至80℃以下出灶、冷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鲜壳斗科硬杂木的砍伐时间要求安排在接种前3—5周,接种前1天左右截段,新鲜壳斗科硬杂木的枝丫含水量在38%—45%范围内。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在农历10月上旬至第二年正月上旬,选用新鲜壳斗科硬杂木的枝丫,用锯段锯成长15cm的短木段,并准备一定量的培养料备用,培养料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麦麸、石膏粉为辅料;2)装袋:选用17cm×34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先把聚乙烯菌袋一头折叠料,在折叠端的袋底放1cm厚重湿的培养料,将短段木放入袋中,在短段木上覆一层重湿培养料,用捆袋将袋口扎紧,再反过来将折叠端用捆袋扎紧;3)灭菌:将装好料的袋放入温度为100℃的灭菌灶中进行常压灭菌,并保持16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将料袋冷却后再下灶;4)接种、发菌:料袋灭菌后的温度降至30℃以下时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帐接种,采用双头接种法,二人配合,一人将塑料扎口绳解开,另一人用镊子镊取蚕豆大小的蜜环菌菌种块放入料袋中的木屑里,然后将灭过菌的棉团放入袋口处,再用捆带将料袋口扎紧,另一端再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最后将料袋放入15至20度的环境下培养,蜜环菌菌种的用量为每瓶菌种接种50至60袋料袋;5)栽培:养菌 50~70天,等菌丝长满后下地,下地前把外袋去掉,在菌床上先铺上沙子,将短段木放入深度为 20‑30cm 的沙土坑内,将长好蜜环菌的菌棒两端和中部放入2—4粒有性麻种,覆土,覆土后再在上面用地膜覆盖,夏天时用树枝或杂草覆盖遮阴。...

【技术特征摘要】
1.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段木熟料栽培天麻新技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在农历10月上旬至第二年正月上旬,选用新鲜壳斗科硬杂木的枝丫,用锯段锯成长15cm的短木段,并准备一定量的培养料备用,培养料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麦麸、石膏粉为辅料;2)装袋:选用17cm×34cm,4丝以上厚的聚乙烯菌袋,先把聚乙烯菌袋一头折叠料,在折叠端的袋底放1cm厚重湿的培养料,将短段木放入袋中,在短段木上覆一层重湿培养料,用捆袋将袋口扎紧,再反过来将折叠端用捆袋扎紧;3)灭菌:将装好料的袋放入温度为100℃的灭菌灶中进行常压灭菌,并保持16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将料袋冷却后再下灶;4)接种、发菌:料袋灭菌后的温度降至30℃以下时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帐接种,采用双头接种法,二人配合,一人将塑料扎口绳解开,另一人用镊子镊取蚕豆大小的蜜环菌菌种块放入料袋中的木屑里,然后将灭过菌的棉团放入袋口处,再用捆带将料袋口扎紧,另一端再用同样的方法接种,最后将料袋放入15至20度的环境下培养,蜜环菌菌种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杜名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