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646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制备技术。以天然纤维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纺纱采用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头粗→粗纱→细纱,复精梳制条:前一针梳→前二针梳→精梳→后一针梳→后二针梳,采用中性和毛油;织造采用经纱上冷浆及直接上浆;染色用中性染料,弱酸性酸作促进剂,酸性匀染剂、消泡剂作增深剂,中性柔软剂、弱酸性保护剂、增白剂、染化料作助剂、漂白,常温常压一浴法或二浴法作染色工艺;后整理采用毛纺松式整理,柔软、抗皱特种整理工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羊毛、羊绒、改性亚麻、蚕丝等)精纺产品及其制备技术。属纺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服装市场需求正发生一场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穿着轻便舒适的休闲特点,服装面料趋向于“轻、柔、松、垂”,崇尚自然、舒适美观、护理方便和卫生保健等功能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些因素促进、推动了纺织纤维原料和服装面料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再生纤维鉴于它既能弥补天然纤维的不足,又因其具有一定可塑性可获得超天然纤维的性能,因此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再生纤维的开发应用获得更大的发展,其中,20世纪90年代初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溶剂法再生纤维系“Lyocell”最为突出,该纤维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优异的超天然纤维性能,应用于毛、麻、棉等各种天然纤维开发的混纺产品,性能优于纯天然纤维产品,因此一推出市场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形成了强劲的市场发展势头。但目前混纺产品开发中再生纤维的应用,主要还是停留在再生纤维素纤维领域,如Lyocell、Modal等一些新型纤维。(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及其制备技术,是以天然纤维为主料,配以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混纺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最好选用大豆蛋白纤维。天然纤维为羊毛、羊绒、麻纤维、羊毛/麻纤维、羊毛/细旦涤纶或羊绒/麻纤维。麻纤维为亚麻或大麻。其中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占原料总重量的20-60%,最好为30-50%(重量百分比)。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包括纺纱、织造、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其中纺纱工艺采用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头粗→粗纱→细纱,复精梳制条前一针梳→前二针梳→精梳→后一针梳→后二针梳,和毛油采用中性和毛油;织造工艺采用经纱上冷浆及直接上浆工艺;染色工艺中采用中性染料作染料,弱酸性酸作促进剂、酸性匀染剂、消泡剂作增深剂,中性柔软剂、弱酸性保护剂、弱酸性增白剂、弱酸性染化料作助剂、漂白,常温常压一浴法或二浴法作染色工艺;后整理工艺采用毛纺松式整理工艺,柔软、抗皱特种整理工艺。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再生蛋白纤维原料源于大豆豆粕的植物蛋白,纤维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具有天然蛋白质纤维的特性,与人体皮肤的相容性好,由该纤维制成的混合产品吸湿导湿性和透气性好,服用出汗时不会粘身,穿着凉爽舒适。此外,该纤维因细度细、柔软、有丝光感、纤维外观、手感与绢丝、羊绒较接近,与天然纤维混纺后产品外观高雅、风格新颖、手感好,服用性能优于传统产品。因此,大豆蛋白纤维应用于天然纤维的开发,有利于扩大精纺呢绒花式品种,提高产品性能档次,产品能适应消费时尚,符合国内外毛纺面料发展潮流。另一方面,由于大豆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珍贵的羊绒、蚕丝,有利于降低原料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可节省天然纤维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四)实施例例一以羊毛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羊毛的混配比为1∶1.5。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包括纺纱、织造、染色和后整理工艺。1、纺纱工艺采用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头粗→粗纱→细纱,复精梳制条前一针梳→前二针梳→精梳→后一针梳→后二针梳,和毛油采用汉高2001A;2、织造工艺采用经纱上冷浆(淀粉类浆料)及直接上浆工艺;3、染色工艺选用纽曲兰中性染料作染料,硫酸氨、醋酸作促进剂,阿白格B匀染剂、阿白格FFA消泡剂作增深剂,硅酮柔软剂、WSM保护剂、WG增白剂、双氧水、漂毛粉染化料作助剂、漂白,常温常压一浴法或二浴法作染色工艺。4、后整理工艺采用毛纺松式整理工艺,柔软、抗皱特种整理工艺。例二以羊绒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羊绒的配比为1∶0.67。其制备技术同例一。例三以亚麻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亚麻的配比为1∶1。其制备技术同例一。例四以大麻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大麻的配比为1∶1。其制备技术同例一。例五以羊毛/亚麻纤维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羊毛和亚麻的配比为1∶3∶1。其制备技术同例一。例六以羊毛/大麻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羊毛和大麻的配比为1∶3∶1。其制备技术同例一。例七以羊毛/细旦涤纶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羊毛和细旦涤纶的配比为1∶3∶1。其制备技术同例一。例八以羊绒/亚麻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其大豆蛋白纤维与羊绒和亚麻的配比为1∶1∶0.5。其制备技术同例一。例九以羊绒/大麻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作辅料,混纺制成面料品。其大豆蛋白纤维与羊绒和大麻的配比为1∶2∶2。其制备技术同例一。权利要求1.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特征在于它以天然纤维为主料,配以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混纺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特征在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为大豆蛋白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特征在于天然纤维为羊毛、羊绒、麻纤维、羊毛/麻纤维、羊毛/细旦涤纶或羊绒/麻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特征在于麻纤维为亚麻或大麻。5.根据权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特征在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占原料总重量的20-60%(重量百分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特征在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占原料总重量的30-50%。7.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的制备技术,包括纺纱、织造、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纺纱工艺采用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头粗→粗纱→细纱,复精梳制条前一针梳→前二针梳→精梳→后一针梳→后二针梳,和毛油采用中性和毛油;织造工艺采用经纱上冷浆及直接上浆工艺;染色工艺中采用中性染料作染料,弱酸性酸作促进剂,酸性匀染剂、消泡剂作增深剂,中性柔软剂、弱酸性保护剂、弱酸性增白剂、弱酸性染化料作助剂、漂白,常温常压一浴法或二浴法作染色工艺;后整理工艺采用毛纺松式整理工艺,柔软、抗皱特种整理工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中性和毛油采用汉高2001A。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染料采用纽曲兰中性染料。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促进剂采用硫酸氨或醋酸,增深剂采用阿白格B匀染剂、阿白格FFA消泡剂,柔软性采用硅硐,保护剂采用WSM,增白剂采用WG,染化料采用双氧水、漂毛粉。全文摘要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制备技术。以天然纤维为主料,配以大豆蛋白纤维混纺而成。纺纱采用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头粗→粗纱→细纱,复精梳制条:前一针梳→前二针梳→精梳→后一针梳→后二针梳,采用中性和毛油;织造采用经纱上冷浆及直接上浆;染色用中性染料,弱酸性酸作促进剂,酸性匀染剂、消泡剂作增深剂,中性柔软剂、弱酸性保护剂、增白剂、染化料作助剂、漂白,常温常压一浴法或二浴法作染色工艺;后整理采用毛纺松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蛋白纤维与天然纤维精纺产品,其特征在于它以天然纤维为主料,配以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混纺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