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纱线的纺织牵伸机构及牵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618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式纱线的纺织牵伸机构及牵伸方法,牵伸机构包括框式摇架、两根中罗拉、两根后罗拉和前罗拉,框式摇架包括五个与罗拉相对应的压头;前罗拉、后一罗拉和后二罗拉分别由各自的电机单独传动,中一罗拉由后一罗拉传动;中二罗拉由后二罗拉传动。在一只摇架加压下,五根罗拉分别将两根粗纱进行牵伸。两根粗纱的牵伸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脑的控制下按各自设定的程序变化,可以合并后进入前罗拉成为一根饰纱,也可以各自分别牵伸后从前罗拉出来两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分别牵伸两根不同的粗纱,极大地丰富了花式纱线的品种,它在花式纱线纺制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式纱线纺制中的部件和牵伸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将二根粗纱分别牵伸后作饰纱的。
技术介绍
在花式纱线的纺制中一般有三根纱线芯线、饰线和固线。芯线作为花式纱线的骨架,处于纱线的中间位置;饰线作为花式纱线的功能性纱线,围绕芯线表现出花式纱线的花形,如波浪形、结子形、圈圈形等。固线是在花形成型后为防止花式在以后的再加工中花形被破坏而环绕其外将花形固定的一根线。作为饰纱的牵伸机构,以往大都仿制细纱机的牵伸形式,由三根罗拉来进行双区单牵伸后罗拉与中罗拉之间为后牵伸区进行预牵伸,中罗拉与前罗拉之间为前牵伸区进行主牵伸。这种牵伸机构及牵伸方法的缺点是只能牵伸一根粗纱,纺制出的花式纱线品种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牵伸机构采用五罗拉双区双牵伸花式纺纱技术,可以分别牵伸二根不同的粗纱,极大地丰富了花式纱线的品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花式纱线的纺织牵伸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框式摇架和一组罗拉,所述一组罗拉包括两根中罗拉、两根后罗拉和前罗拉,所述框式摇架包括一组与罗拉相对应的压头;前罗拉、后一罗拉和后二罗拉分别由各自的电机单独传动,中一罗拉由后一罗拉传动;中二罗拉由后二罗拉传动。本专利技术中,为使纱线能平稳进入前罗拉,满足后道加工要求,在前罗拉与中一罗拉间设有夹持和张紧纱线的皮圈,该皮圈可由上皮圈和下皮圈组成。一种所述纺织牵伸机构的牵伸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粗纱一引进后一罗拉,经过后一罗拉与中一罗拉的后区预牵伸;再经过中一罗拉与前罗拉的前区主牵伸;B)将粗纱二引进入后二罗拉,经过后二罗拉与中二罗拉的后区预牵伸;再经过中二罗拉与前罗拉的前区主牵伸;C)将粗纱一和粗纱二作为饰纱与芯线、固线一起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中,粗纱一和粗纱二可以各自牵伸后从前罗拉出来合并后成为一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粗纱一和粗纱二还可以各自分别牵伸后从前罗拉出来两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两根粗纱的纤维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其种类广泛,可以是毛、棉、麻、丝、粘胶纤维和化学纤维。在用长纤维作原料时中罗拉要采用滑溜牵伸。本专利技术采用五罗拉双区双牵伸花式纺纱技术,在一只摇架加压下,五根罗拉分别将二根粗纱进行牵伸。三只传动电机都由电脑控制,在电脑的控制下二根粗纱在各自的牵伸中按设定的程序变化。它们可以经后区牵伸后在集束器合并后进入前罗拉进行前区牵伸,成为一根饰纱,也可以各自分别牵伸后从前罗拉出来两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分别牵伸两根不同的粗纱,极大地丰富了花式纱线的品种。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花式纱线的纺织牵伸机构,包括框式摇架1和一组五根罗拉,五根罗拉从前到后依次排列,分别为前罗拉6、两根中罗拉2和3、两根后罗拉4和5。框式摇架1包括一组五个与罗拉相对应的压头7。前罗拉6、后一罗拉4和后二罗5拉分别由各自的电机单独传动,中一罗拉2由后一罗拉4传动;中二罗拉3由后二罗拉5传动。三只传动电机都由电脑控制。为使纱线能平稳进入前罗拉6,满足后道加工要求,在前罗拉6与中一罗拉2间设有夹持和张紧纱线的皮圈8,该皮圈可由上皮圈9和下皮圈10组成。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纺织牵伸机构的牵伸方法,采用五罗拉双区双牵伸花式纺纱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粗纱一11引进后一罗拉4,经过后一罗拉4与中一罗拉的2后区预牵伸;再经过中一罗拉2与前罗拉6的前区主牵伸;B)将粗纱二12引进入后二罗拉5,经过后二罗拉5与中二罗拉3的后区预牵伸;再经过中二罗拉3与前罗拉6的前区主牵伸;C)将粗纱一和粗纱二作为饰纱与芯线、固线一起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在本专利技术中,粗纱一和粗纱二可以各自牵伸后从前罗拉出来合并后成为一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粗纱一和粗纱二还可以各自分别牵伸后从前罗拉出来两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纺制中,两根粗纱的牵伸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脑的控制下按各自设定的程序变化。下面结合具体花式纺纱工艺说明1、纺制双色圈圈纱。粗纱一为本白色棉纤维,粗纱二为红色晴纶长纤维,支数相同。效果为一段以白色为主色,另一段以红色为主色的大圈圈。两根粗纱均为连续牵伸,在经过中罗拉预牵伸后合并进入前罗拉进行主牵伸。在第一时间段粗纱二的牵伸比为粗纱一的牵伸比的3倍,主色调呈白色带微红;在第二时间段粗纱二的牵伸比为粗纱一的牵伸比的1/3倍,主色调呈红色带微白。在两个时间段的过渡中可设定一个渐变程序,使颜色均匀过渡。当从前罗拉出口的饰纱线速度为芯线线速度2.5~3.5倍时就生产出大圈圈纱。2、纺制断丝双色圈圈纱。粗纱一为本白色棉纤维,粗纱二为红色晴纶长纤维,支数相同。效果为一段白色的饰纱中夹一小段红色的点缀;另一段红色的饰纱中夹一小段白色的点缀,没有过渡渐变程序。两根饰纱牵伸后分别从前罗拉出口以红段夹白点或白段夹红点的饰纱与芯线会合加工成圈圈纱,别有一番风采。权利要求1.一种花式纱线的纺织牵伸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框式摇架(1)和一组罗拉,所述一组罗拉包括两根中罗拉(2、3)、两根后罗拉(4、5)和前罗拉(6),所述框式摇架(1)包括一组与罗拉相对应的压头(7);前罗拉(6)、后一罗拉(4)和后二罗拉(5)分别由各自的电机单独传动,中一罗拉(2)由后一罗拉(4)传动;中二罗拉(3)由后二罗(5)拉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牵伸机构,其特征是在前罗拉(6)与中一罗拉(2)间设有夹持和张紧纱线的皮圈(8)。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牵伸机构的牵伸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粗纱一(11)引进后一罗拉(4),经过后一罗拉(4)与中一罗拉(2)的后区预牵伸;再经过中一罗拉(2)与前罗拉(1)的前区主牵伸;B)将粗纱二(12)引进入后二罗拉(5),经过后二罗拉(5)与中二罗拉(3)的后区预牵伸;再经过中二罗拉(3)与前罗拉(1)的前区主牵伸;C)将粗纱一(11)和粗纱二(12)作为饰纱与芯线、固线一起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牵伸机构的牵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粗纱一(11)和粗纱二(12)各自牵伸后从前罗拉(1)出来合并后成为一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牵伸机构的牵伸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粗纱一(11)和粗纱二(12)各自分别牵伸后从前罗拉(1)出来两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伸机构包括框式摇架、两根中罗拉、两根后罗拉和前罗拉,框式摇架包括五个与罗拉相对应的压头;前罗拉、后一罗拉和后二罗拉分别由各自的电机单独传动,中一罗拉由后一罗拉传动;中二罗拉由后二罗拉传动。在一只摇架加压下,五根罗拉分别将两根粗纱进行牵伸。两根粗纱的牵伸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脑的控制下按各自设定的程序变化,可以合并后进入前罗拉成为一根饰纱,也可以各自分别牵伸后从前罗拉出来两根饰纱参加花式纱线的纺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分别牵伸两根不同的粗纱,极大地丰富了花式纱线的品种,它在花式纱线纺制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文档编号D01H5/00GK1587469SQ20041006486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再勉, 杨亚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式纱线的纺织牵伸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框式摇架(1)和一组罗拉,所述一组罗拉包括两根中罗拉(2、3)、两根后罗拉(4、5)和前罗拉(6),所述框式摇架(1)包括一组与罗拉相对应的压头(7);前罗拉(6)、后一罗拉(4)和后二罗拉(5)分别由各自的电机单独传动,中一罗拉(2)由后一罗拉(4)传动;中二罗拉(3)由后二罗(5)拉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勉杨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源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