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53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将聚苯醚(PPO)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粒子加入到氰酸酯(CE)树脂体系中,经固化得到一种高性能CE复合材料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将PPO填充于ACNTB中的碳管与碳管间隙中,使ACNTB力学性能增加,并将PPO填充的ACNTB粒子加入到CE树脂中,经固化处理后,得到一种高性能的CE树脂体系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操作工艺简单的特点,制备的树脂体系可用于制备航空航天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本专利技术为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为2016年7月28日、申请号为201610604641.7申请的分案申请,属于产品技术部分。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氰酸酯(CE)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树脂,其固化物具有高的热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低的介电性能等,其在电子制造,航天航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CE树脂固化物中三嗪环结构高度对称,结晶度高,使得树脂固化物的脆性较大,因此需要进行增韧改。此外,高科技的发展及材料应用环境的苛刻,要求CE复合材料具有越来越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积极改善CE树脂体系的性能,对于促进其应用领域范围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对于CE树脂的改性研究方法主要有:无机粒子如碳纳米管、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黏土、晶须等改性CE;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改性CE;热塑性树脂如聚砜、聚醚砜、聚醚酰亚胺等改性CE;橡胶弹性体如液体端羧基丁晴橡胶、丁苯橡胶等改性CE树脂及合成新型结构的CE体系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机粒子改性CE对其综合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等)改善具有积极效果。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是大量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束,集力学性能、柔韧性、高应变故障、高导电性能、优异的光学透过率等一体,在应变传感器、场发射材料、超级电容器、谐振控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碳纳米管与管间存在大量的孔隙,管间作用力弱,使得碳纳米管不能有效传递载荷,导致碳纳米管束的力学性能远低于单根碳管的力学性能。因此,如何提高取向碳纳米管束的力学性能对于促进取向碳纳米管束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改善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损伤原有材料的耐热性、燃烧性能等其它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CE树脂自身脆性缺点及解决其在高科技领域应用面临的高耐热及高力学性能等要求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聚苯醚(PPO)填充的ACNTB(ACNTB@PPO)/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树脂体系可以用于制备高速数字及高频印刷线路板,航空航天高性能结构复合材料等。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氰酸酯树脂或者氰酸酯树脂和催化剂的混合物在130~150℃加热0.5~1.5h,然后加入双马来酰亚胺和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再于140~150℃加热1~1.5h,得到预聚体系;然后将预聚体系注入经预热的模具中,于150~160℃下真空脱泡后进行固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所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简称ACNTB@PPO)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醚PPO溶于苯类溶剂中,然后加入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常温下真空脱泡;然后加入醇类溶剂,搅拌1.5~2.5h,然后抽滤、干燥滤饼得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PPO粒子。上述技术方案中,氰酸酯树脂、双马来酰亚胺、催化剂、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PPO)粒子的质量比为100∶(3~10)∶(0~1)∶(1~4);所述聚苯醚(PPO)、苯类溶剂、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醇类溶剂的质量比为(2~5)∶(90~100)∶(1~2)∶200。上述技术方案中,向PPO的苯类溶液中加入ACNTB,常温下搅拌真空脱泡,在真空压力下,PPO的溶液会有效渗入ACNTB的管与管间隙中,随着溶剂挥发,溶液变粘稠(5~20Pa·s),加入醇,搅拌后经抽滤溶液并干燥后得到ACNTB@PPO粒子粉末;所得到ACNTB@PPO粒子中PPO含量约为40~75wt%。苯类溶剂可以为甲苯,醇类溶剂可以为乙醇。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有效增加PPO在ACNTB中的含量,需要适当控制含ACNTB的PPO苯类溶剂粘度,溶液粘度太稀,会导致PPO在ACNTB中的含量减少,而溶液粘度太高不利用ACNTB@PPO在后续处理中的分散处理。将溶液粘度控制在5~20Pa·s可以充分保障PPO有效填充在ACNTB中及粒子后期分散处理。在制备ACNTB@PPO粒子的过程中加入乙醇,由于PPO不溶于乙醇中,苯类溶剂可以溶解在醇类中,因此,醇类溶剂的加入除了可以有效分散ACNTB@PPO粒子,还可以萃取苯类溶剂,减少ACNTB@PPO粒子中苯类溶剂含量,有效保留PPO在ACNTB中的填充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聚苯醚为乙烯基封端的数均分子量为1100~2200的聚苯醚;所述ACNTB为取向多壁碳纳米管束,ACNTB不但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且碳纳米管微观取向,可保证填充后的ACNTB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等。所述ACNTB的初始分解温度大于661℃;所述氰酸酯树脂为双环戊二烯双酚型氰酸酯树脂、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双酚F型氰酸酯树脂、双酚E型氰酸酯树脂、酚醛型氰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双马来酰亚胺为4,4'-亚甲基二(N-苯基马来酰亚胺)、N,N'-(4-甲基-1,3-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二苯醚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催化剂为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氧化锡、咪唑、三乙胺、壬基酚、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化处理条件为160℃/2h+180℃/2h+200℃/2h+220℃/2h。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按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ACNTB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PPO溶于苯类溶剂中,然后加入ACNTB,常温下真空脱泡;然后加入醇类溶剂,搅拌1.5~2.5h,然后抽滤、干燥滤饼得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ACNTB@PPO)粒子。所述PPO、苯类溶剂、ACNTB、醇类溶剂的质量比为(2~5)∶(90~100)∶(1~2)∶200;常温下真空脱泡至体系粘度为5~20Pa·s;然后加入醇类溶剂。本专利技术将低分子量的PPO聚苯醚填充在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管与管间空隙中可以提高ACNTB碳纳米管束的比强度,可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可保持材料其它性能如优异的耐热性、电性能等。采用具有官能化端基的PPO聚苯醚填充的ACNTB来改性氰酸酯(CE)树脂,这种官能化端基的PPO聚苯醚填充的ACNTB可以与CE树脂基体具有强的界面作用力,可以有效提高CE树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CE树脂体系,可用于生产高速数字及高频印刷线路板,航空航天高性能结构复合材料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具有官能化端基的聚苯醚PPO填充的ACNTB改性与氰酸酯/双马共聚体系,由于功能化的聚苯醚含有可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反应,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可与CE树脂反应,因此聚苯醚填充取向碳纳米管束(ACNTB@PPO)粒子可有效分散在树脂体系中且其与树脂基体的界面具有强的界面作用力;特别是避免了热塑性聚苯醚与热固性氰酸酯体系不相容的问题,为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提供良好的基础。(2)本专利技术首次利用真空渗透的方式将高耐热及高韧性的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氰酸酯树脂或者氰酸酯树脂和催化剂的混合物在130~150℃加热0.5~1.5h,然后加入双马来酰亚胺和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再于140~150℃加热1~1.5h,得到预聚体系;然后将预聚体系注入经预热的模具中,于150~160℃下真空脱泡后进行固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所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醚溶于苯类溶剂中,然后加入取向碳纳米管束,常温下真空脱泡;然后加入醇类溶剂,搅拌1.5~2.5h,然后抽滤、干燥滤饼得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氰酸酯树脂或者氰酸酯树脂和催化剂的混合物在130~150℃加热0.5~1.5h,然后加入双马来酰亚胺和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再于140~150℃加热1~1.5h,得到预聚体系;然后将预聚体系注入经预热的模具中,于150~160℃下真空脱泡后进行固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所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醚溶于苯类溶剂中,然后加入取向碳纳米管束,常温下真空脱泡;然后加入醇类溶剂,搅拌1.5~2.5h,然后抽滤、干燥滤饼得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处理条件为160℃/2h+180℃/2h+200℃/2h+220℃/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苯醚填充的取向碳纳米管束/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醚为乙烯基封端的数均分子量为1100~2200的聚苯醚;所述取向碳纳米管束为取向多壁碳纳米管束;所述取向碳纳米管束的初始分解温度大于661℃。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莉梁国正顾嫒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