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487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它包括双胶辊架、前胶辊、输出胶辊,特点是还包括磁性集聚器、加压磁钢、限位架;前胶辊、输出胶辊固定在双胶辊架前后二侧,磁性集聚器安置在双胶辊架二侧及前胶辊和输出胶辊中间,加压磁钢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内,限位架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半圆喇叭型集聚腔使须条在该封闭区域逐渐约束密集,达到紧密纺纱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磁钢限位和加压,使结构简便,无须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传动和吸风系统,尤其适应老机使用:只需将原输出罗拉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聚装置就可实现紧密纺纱,大大节约了设备改造、动力和管理成本。由于采用磁钢定位,使操作方便使用可靠,也减少了噪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业生产中的纺纱工程,特别是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环锭细纱机牵伸系统,在前罗拉钳口线输出的须条,受到回转气圈的加捻作用时,在前罗拉表面存在着加捻三角区的缺陷是细纱产生毛羽的主要原因。现已确认,在须条完成牵伸作用和实施加捻作用之前,增加集聚装置可使须条结构紧密,再经前罗拉输出后基本上消除了传统环锭细纱机的加捻三角区的缺陷,减少细纱毛羽,称为紧密纺。目前已有一些集聚装置应用于细纱机,但结构比较复杂(中国专利03237190.X,授权公开号CN2623717Y),需要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和吸风系统,同时增加管理和动力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是针对集聚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和吸风系统,同时增加管理和动力的消耗等缺陷而提供的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包括双胶辊架、前胶辊、输出胶辊,其特征还包括磁性集聚器、加压磁钢、限位架组成;前胶辊、输出胶辊固定在双胶辊架前后二侧,磁性集聚器安置在双胶辊架二侧及前胶辊和输出胶辊中间,加压磁钢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内,限位架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连接。按上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集聚器包括定位磁钢、集束器;定位磁钢安置在集束器二侧,集束器底部中央设置半圆喇叭型紧密腔,集束器位于底部的面为与前罗拉曲率相同的圆弧面,贴紧前罗拉表面。按上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器的紧密腔二侧分别开设导流槽以分流受阻气流。按上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侧定位磁钢外侧可加装导磁极片以增加定位磁性。按上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磁钢可以是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的加压簧片。当本技术的集聚装置的前胶辊轴芯按常规与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加压摇架连接,细纱机工作时由于加压摇架下压,迫使集聚装置的前胶辊和输出胶辊与前罗拉紧密接触实施须条有效握持和传动,并在双胶辊架中部加压磁钢与前罗拉形成磁回路加压时,以适当的握持力输送须条;位于前胶辊和输出胶辊中间的磁性集聚器在定位磁钢的作用下使集束器底部圆弧状的面贴紧前罗拉表面,使集束器底部中央紧密腔与前罗拉表面形成封闭区域,当须条从中通过时,由于紧密腔为从大到小半圆喇叭型的限定,使须条在该封闭区域逐渐约束密集,形成紧密须条,达到紧密纺纱的效果;限位架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的集束器连接,使集束器与前胶辊和输出胶辊之间有适当间隙,以保证前胶辊和输出胶辊正常传动。上述的集束器可以是陶瓷、塑料、有色金属或合金等非导磁材料制成,其外部轮廓及内腔曲面可以整体或局部增加减磨几耐磨膜层。上述集聚装置二侧定位磁钢的极性可以是同向排列或异向排列。本技术提供的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由于采用磁钢限位和加压,使结构简便,无须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传动和吸风系统,尤其适应老机使用只需将原输出罗拉换成本技术提供的集聚装置就可实现紧密纺纱,大大节约了设备改造、动力和管理成本。由于采用磁钢定位,使操作方便使用可靠,也减少了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图5本技术装在环锭细纱机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包括双胶辊架1、输出胶辊3,磁性集聚器、加压磁钢4、限位架5组成;前胶辊2、输出胶辊3固定在双胶辊架1前后二侧,磁性集聚器安置在双胶辊架1二侧及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中间,加压磁钢4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内,限位架5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连接。磁性集聚器包括定位磁钢6、集束器7;定位磁钢6安置在集束器7二侧,集束器7底部中央设置半圆喇叭型紧密腔8,集束器7位于底部的面为与前罗拉曲率相同的圆弧面。当本技术的集聚装置的前胶辊2轴芯按常规与细纱机牵伸系统的加压摇架12连接,细纱机工作时由于加压摇架12下压,迫使集聚装置的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与前罗拉13紧密接触实施须条有效握持和传动,并在双胶辊架1中部加压磁钢4与前罗拉13形成磁回路加压时,以适当的握持力输送须条;位于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中间的磁性集聚器在定位磁钢6的作用下使集束器7底部的圆弧面贴紧前罗拉13表面,使集束器7底部中央紧密腔8与前罗拉13表面形成封闭区域,当须条从中通过时,由于紧密腔8为从大到小半圆喇叭型的限定,使须条在该封闭区域逐渐约束密集,形成紧密须条,达到紧密纺纱的效果;限位架5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的集束器7连接,使集束器7与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之间有适当间隙,以保证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正常传动。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集束器7中的紧密腔8二侧开设二条导流槽9,其目的是分流集束器7与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之间的受阻气流,防止受阻气流将须条中纤维带出须条,稳定纺纱工艺。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在集束器7二侧的定位磁钢6外侧可加装导磁极片10,其目的是增加定位磁钢6磁性强度,进一步保证集束器7底部的圆弧面贴紧前罗拉13表面。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将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的加压磁钢4可以用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的加压簧片11替换,可以达到同样加压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包括双胶辊架(1)、前胶辊(2)、输出胶辊(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集聚器、加压磁钢(4)、限位架(5);前胶辊(2)、输出胶辊(3)固定在双胶辊架(1)前后二侧,磁性集聚器安置在双胶辊架(1)二侧及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的中间,加压磁钢(4)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内,限位架(5)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集聚器包括定位磁钢(6)、集束器(7);定位磁钢(6)安置在集束器(7)二侧,集束器(7)底部中央设置半圆喇叭型紧密腔(8),集束器(7)位于底部的面为与前罗拉(13)曲率相同的圆弧面。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束器(7)的紧密腔(8)二侧分别开设导流槽(9)。4.按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侧定位磁钢(6)外侧可加装导磁极片(10)。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磁钢(4)可以是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的加压簧片(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它包括双胶辊架、前胶辊、输出胶辊,特点是还包括磁性集聚器、加压磁钢、限位架;前胶辊、输出胶辊固定在双胶辊架前后二侧,磁性集聚器安置在双胶辊架二侧及前胶辊和输出胶辊中间,加压磁钢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内,限位架固定在双胶辊架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连接。本技术通过半圆喇叭型集聚腔使须条在该封闭区域逐渐约束密集,达到紧密纺纱的效果。由于本技术采用磁钢限位和加压,使结构简便,无须在细纱机上增加罗拉传动和吸风系统,尤其适应老机使用只需将原输出罗拉换成本技术提供的集聚装置就可实现紧密纺纱,大大节约了设备改造、动力和管理成本。由于采用磁钢定位,使操作方便使用可靠,也减少了噪音。文档编号D01H5/54GK2752281SQ20042011000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机须条的集聚装置,包括双胶辊架(1)、前胶辊(2)、输出胶辊(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集聚器、加压磁钢(4)、限位架(5);前胶辊(2)、输出胶辊(3)固定在双胶辊架(1)前后二侧,磁性集聚器安置在双胶辊架(1)二侧及前胶辊(2)和输出胶辊(3)的中间,加压磁钢(4)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内,限位架(5)固定在双胶辊架(1)中部并与二侧磁性集聚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芬迪陈心华戴步忠陈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型纺纱技术开发中心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