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锅法合成1-氯-2-碘二卤代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395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式(Ⅳ)所示的1‑氯‑2‑碘二卤代物的合成方法:将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Ⅲ)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混合于有机溶剂中,在室温到50℃下,反应完全得到反应液A;向所得反应液A中加入乙酰氯,在室温下反应完全,所得反应液B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1‑氯‑2‑碘二卤代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安全环保,不产生废气,更利于其在医药合成中的应用;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好,多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相应的1‑氯‑2‑碘卤代。

A one pot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1- chloro -2- iodine two halid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ynthesis method of the 1 chlorochlorine 2 iodine two halide: the olefin compound shown by the formula (I) is mixed in the organic solvent with the N hydroxy benzo and three azoles shown by the iodine source and type (II), and the reaction is completely obtained at room temperature to 50 centigrade, and the reaction liquid A is obtained. The reaction liquid A is added with acetyl chloride and completely rea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reaction solution B is obtained by post treatment to obtain the 1 chloro 2, two iodine compound.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invention is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oes not produce waste gas,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al synthesis;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mild, the substrate has good adaptability, and a variety of substituents can achieve the corresponding 1 chlorine chloride 2 iodine haloge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锅法合成1-氯-2-碘二卤代物的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一锅法合成1-氯-2-碘二卤代物的方法。(二)
技术介绍
二卤代物在一些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的人工合成中常常是关键的中间体,同时一些卤代物在有机合成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合成子,所以发展新颖的二卤化反应无论是对于科学研究还是实际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报道甚少。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卤素单质直接对碳碳双键进行卤化,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这种方法不易操作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大的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大规模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1-氯-2-碘二卤代物的新方法,以烯烃化合物、碘源、叔丁基过氧化氢以及N-羟基苯并三氮唑为原料,不用后处理直接加入乙酰氯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可以实现多种1-氯-2-碘二卤代物的合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式(Ⅳ)所示的1-氯-2-碘二卤代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1)将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Ⅲ)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混合于有机溶剂中,在室温到50℃(优选为40℃)下,通过TLC跟踪反应,反应完全得到反应液A;所述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Ⅲ)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2-4:1.2-2(优选为1:0.5:2:1.2)。(2)向步骤(1)所得反应液A中加入乙酰氯,在室温下反应完全,所得反应液B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1-氯-2-碘二卤代化合物;所述的乙酰氯的加入量与所述的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1(优选为5:1);式(I)或式(Ⅳ)中:R1为取代苯基或萘基;所述取代苯基为被硝基、C1-5烷基、C1-5的烷氧基、C1-5的烷酯基或氰基取代的苯基。进一步,步骤(1)中,优选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为下列之一: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4-氰基苯乙烯、茚、(戊-4-烯-1-基氧基)苯或戊-4-烯-1-基苯甲酸酯。再进一步,步骤(1)中,更优选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为苯乙烯或4-氰基苯乙烯。更进一步,步骤(1)中,最优选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为苯乙烯。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碘源为碘单质。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或1,2-二氯甲烷。再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以所述的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3ml/mmol。更进一步,步骤(1)中,优选反应时间为4-6h。更进一步,步骤(2)中,优选反应时间为10-16h。再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液B的后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B先进行减压浓缩得到油状物,所得油状物再进行柱层析分离,以体积比为6/1-2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为洗脱剂,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后干燥,即得所述的1-氯-2-碘二卤代物。较为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合成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1)将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III)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混合于有机溶剂中,在40℃下反应4-6h,得到反应液A;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III)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0.5:2:1.2;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化合物选自下列之一: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4-氰基苯乙烯、茚、(戊-4-烯-1-基氧基)苯或戊-4-烯-1-基苯甲酸酯;所述碘源为碘单质;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所述的溶剂的体积用量以式(I)所示的取代炔烃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3-3.3ml/mmol;(2)向步骤(1)所得反应液A中加入乙酰氯(以烯烃化合物来计为5当量),在室温下反应10-1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B先进行减压浓缩得到油状物,将所得油状物再进行柱层析分离,以石油醚或体积比20/1-6/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为洗脱剂,收集并合并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蒸除溶剂后干燥,即得所述的1-氯-2-碘二卤代化合物;所述的乙酰氯的加入量与所述的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安全环保,不产生废气,更利于其在医药合成中的应用;(2)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应性好,多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相应的1-氯-2-碘卤代;(3)直接以取代烯烃化合物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反应操作简单,是一种合成含各种不同1-氯-2-碘二卤化物化合物的新路线。(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实施例所用的叔丁基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为70%。实施例1化合物1将苯乙烯(114.9μL,1mmol),单质碘(26.9mg,0.5mmol)70%叔丁基过氧化氢(257.5mg,2mmol)以及N-羟基苯并三氮唑(166.6mg,1.2mmol)混合于3ml二氯甲烷溶剂加入到烧瓶中,在40℃下反应4h。TLC检测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乙酰氯(353.7μL,5mmol)反应16h,TLC检测反应结束后,用柱层析色谱法(洗脱液:石油醚)分离得到(1-氯-2-碘乙烷基)苯(化合物1)133.9mg,收率50.2%。产物表征:白色固体,m.p.47℃。1HNMR(500MHz,CDCl3)δ7.51–7.31(m,5H),5.08(dd,J=9.6,5.8Hz,1H),3.91–3.66(m,2H).13CNMR(125MHz,CDCl3)δ139.15,129.19,128.82,127.24,,61.72,9.99.实施例2化合物2将对硝基苯乙烯(44.7mg,0.3mmol),单质碘(38.1mg,0.15mmol),70%叔丁基过氧化氢(77.25mg,0.6mmol)以及N-羟基苯并三氮唑(49.1mg,0.36mmol)混合于1ml二氯甲烷溶剂加入到烧瓶中,在40℃下反应6h。TLC检测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乙酰氯(106.1μL,1.5mmol)反应16h,TLC检测反应结束后,用柱层析色谱法(洗脱液:石油醚)分离得到1-(1-氯-2-碘乙烷基)-4-硝基苯(化合物2)56.3mg,收率60.2%。产物表征:淡黄色固体,m.p.57℃。1HNMR(500MHz,CDCl3)δ8.38–8.18(m,2H),7.64–7.58(m,2H),5.07(dd,J=8.8,5.7Hz,1H),3.98(ddd,J=20.2,11.4,7.3Hz,2H).13CNMR(125MHz,CDCl3)δ148.15(s),145.86(s),128.62(s),128.43(s),124.11(d,J=17.9Hz),59.45(s),8.41(s).实施例3化合物3将茚(61.1mg,0.5mmol),单质碘(63.4mg,0.25mmol),叔丁基过氧化氢(128.7mg,1mmol)以及N-羟基苯并三氮唑(83.3mg,0.6mmol)混合于2ml二氯甲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Ⅳ)所示的1‑氯‑2‑碘二卤代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1)将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Ⅲ)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混合于有机溶剂中,在室温到50℃下,反应完全得到反应液A;所述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Ⅲ)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2‑4:1.2‑2。(2)向步骤(1)所得反应液A中加入乙酰氯,在室温下反应完全,所得反应液B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1‑氯‑2‑碘二卤代化合物;所述的乙酰氯的加入量与所述的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Ⅳ)所示的1-氯-2-碘二卤代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1)将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Ⅲ)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混合于有机溶剂中,在室温到50℃下,反应完全得到反应液A;所述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碘源、式(II)所示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式(Ⅲ)所示的N-羟基苯并三氮唑的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2-4:1.2-2。(2)向步骤(1)所得反应液A中加入乙酰氯,在室温下反应完全,所得反应液B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1-氯-2-碘二卤代化合物;所述的乙酰氯的加入量与所述的式(I)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1;式(I)或式(Ⅳ)中:R1为取代苯基或萘基;所述取代苯基为被硝基、C1-5烷基、C1-5的烷氧基、C1-5的烷酯基或氰基取代的苯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选自下列之一: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4-氰基苯乙烯、茚、(戊-4-烯-1-基氧基)苯或戊-4-烯-1-基苯甲酸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选自下列之一:苯乙烯或4-氰基苯乙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碘源为碘单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或1,2-二氯甲烷。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以所述的式(I)所示的取代烯烃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3ml/mmol。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青许响生祝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