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锭子的油浴润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338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纺织工业纺纱生产中环锭纺锭子的油浴润滑机构,其特征是锭脚的底部为通孔,锭脚螺母为既有内螺纹,又有外螺纹的复合螺母,锭脚外套有一个透明材料的油杯,油杯的上端口部开设有与复合螺母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油杯杯口与复合螺母旋合,由此,油杯与锭脚油腔联通。优点在于不改变锭子总体机构前提下扩大了润滑油容量,有利于磨损磨粒的消除,方便观察油位的高度,能防止锭子因缺油而造成的意外损伤,加油、换油时不需停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业纺纱生产中的环锭细纱机,具体是指环锭纺锭子的油浴润滑机构
技术介绍
环锭纺纱机是纺织工业纺纱生产的关键机械设备,锭子又是环锭细纱机的关键部件。目前,锭子的回转频率很高,尤其是棉纺环锭纺锭子的回转频率已到达20000r/min以上,回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多,需要有充沛的润滑油对部件进行散热和清洗锭子的下支承。但现有环锭纺锭子的润滑油腔很窄,棉纺锭子锭底以下的储油空间仅0.8cm3。缺点是不利于锭子的润滑;不便于检查锭座内的储油高度,测量时必须停车并用油尺检查;加油、换油时须停车,影响生产效率。如果要扩大现有锭子的油腔,则必须加长锭脚,费料费工,影响面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不加长锭脚、不扩大锭子现有油腔的基础上改进环锭纺锭子的润滑机构,扩大润滑油容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措施将锭脚原来底部的盲孔改为通孔;将原来只有内螺纹的锭脚螺母改为既有内螺纹又有外螺纹的复合螺母;锭脚外套一个透明材料制作的油杯,油杯的上端口部开设有与复合螺母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油杯杯口与所述复合螺母旋合,由此,油杯与锭脚油腔联通。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不改变锭子总体结构的前提下扩大了润滑油容量,有利磨损磨粒的清除;方便观察油位的高度,能防止锭子因缺油而造成的意外损伤;加油、换油时不需停车。附图说明附图1为所述复合螺母俯视图;附图2为复合螺母纵剖面图;附图3为油杯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环锭纺锭子的油浴润滑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中1-复合螺母;2-油杯;3-锭脚;4-润滑油。具体实施方式油杯用高强度透明塑料注塑而成,材料可用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油杯外表面沿圆周方向一周设有纵向细齿,以利于旋紧或旋松油杯时增大手与油杯间的摩擦力。油杯上口的内螺纹与复合螺母的外螺纹相匹配。油杯与复合螺母旋合后,应到达(1)油杯内腔的底平面与锭脚的底平面间距≥3mm;(2)油杯内壁与锭脚外圆之间的间隙≥2mm。权利要求1.环锭纺锭子的油腔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锭脚3的底部为通孔,锭脚螺母1为既有内螺纹,又有外螺纹的复合螺母,锭脚3外部套有透明的油杯2,油杯2的上端口部开有与复合螺母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油杯上口与复合螺母旋合,由此,油杯2与锭脚油腔联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锭子的油浴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2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一周设有纵向细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锭纺锭子的油浴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油杯2与复合螺母1旋合后,油杯2内腔的底平面与锭脚3的底平面间距≥3mm;油杯2内壁与锭脚3外圆之间的间距≥2mm。专利摘要纺织工业纺纱生产中环锭纺锭子的油浴润滑机构,其特征是锭脚的底部为通孔,锭脚螺母为既有内螺纹,又有外螺纹的复合螺母,锭脚外套有一个透明材料的油杯,油杯的上端口部开设有与复合螺母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油杯杯口与复合螺母旋合,由此,油杯与锭脚油腔联通。优点在于不改变锭子总体机构前提下扩大了润滑油容量,有利于磨损磨粒的消除,方便观察油位的高度,能防止锭子因缺油而造成的意外损伤,加油、换油时不需停车。文档编号D01H7/20GK2615160SQ0323097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生宝 申请人:上海良纺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环锭纺锭子的油腔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锭脚3的底部为通孔,锭脚螺母1为既有内螺纹,又有外螺纹的复合螺母,锭脚3外部套有透明的油杯2,油杯2的上端口部开有与复合螺母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油杯上口与复合螺母旋合,由此,油杯2与锭脚油腔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纺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