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91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包括防护门,观察窗,底轮,试管放置架,制冷机装置,智能控制箱装置,传感器,加热块装置和箱体,所述的防护门轴接在箱体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防护门的正表面;所述的底轮安装在箱体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通孔的直径为1cm至2cm,所述的第二通孔的直径为2cm至3cm,所述的第三通孔的直径为3cm至4cm,有利于放置不同型号的试管;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清楚的知道箱体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加热片,风机和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控制住箱体内的温度变化;支撑板,安装孔,挡板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根据试管的高度进行调整支撑腿高度。

An improved thermostat incubator for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roved thermostat incubator for biolog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cluding a protective door, an observation window, a bottom wheel, a test tube placement frame, a refrigerator device, an intelligent control box device, a sensor, a heating block device and a cabinet. The protective door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box, and the observation window is embedded in a protective door. The bottom wheel is mount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x body.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1cm to 2cm, the diameter of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is 2cm to 3cm, the diameter of the third through holes is 3cm to 4cm,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lace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st tubes; the sensors, controllers and display settings are conducive to the convenient and clear knowledge of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he box; The setting of the fan and controller helps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box conveniently, and the setting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mounting hole, the baffle and the adjusting bolt is beneficial to the adjustment of the height of the supporting leg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of the test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
本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利用试管培养微生物的恒温培养箱,操作起来存在着很大不便,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架大都固定设置在培养箱内,使用时需要一一将试管插入到培养箱内,费时费力,一种可现将试管一一插到试管架,再将试管架放入到培养箱内培养装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中国专利申请号为一种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201620676846.1,包括透明观察窗的门体可开关的铰接在箱体的一侧,箱体的底端对称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有制动装置,蓄电装置设置在箱体外侧底部;箱体内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对限位槽,试管架插接在限位槽内,试管架包括设置在上的上固定板和设置在下的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下固定板上设有若干球面凹槽,通孔、球面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球面凹槽内壁上设有橡胶垫;箱体内设有电加热板,箱体外设有温度调节旋钮。但是现有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还存在着使用不方便,不方便对箱体内进行将降温和不方便根据试管的高度进行调整支撑腿高度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以解决现有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使用不方便,不方便对箱体内进行将降温和不方便根据试管的高度进行调整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包括防护门,观察窗,底轮,试管放置架,制冷机装置,智能控制箱装置,传感器,加热块装置和箱体,所述的防护门轴接在箱体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防护门的正表面;所述的底轮安装在箱体的下部;所述的试管放置架固定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的制冷机装置螺栓连接在箱体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焊接在箱体的右下部;所述的传感器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块装置螺栓连接在箱体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的试管放置架包括可调节支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固定支架和承载板,所述的可调节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贯穿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通过承载板固定在可调节支架的上部;所述的承载板焊接在可调节支架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1cm至2cm,所述的第二通孔的直径为2cm至3cm,所述的第三通孔的直径为3cm至4cm。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架包括支撑板,安装孔,挡板,调节螺栓和支撑腿,所述的支撑板螺栓连接在支撑腿的上部;所述的安装孔分别开设在支撑腿的内部;所述的挡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支撑腿的内侧上方。优选的,所述的制冷机装置包括风机,安装板,固定块和翼形螺栓,所述的风机固定在安装板的左侧;所述的安装板通过固定块和翼形螺栓固定在箱体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的翼形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块装置包括六角螺栓,加热片,连接板和放置板,所述的六角螺栓螺纹连接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的加热片固定在放置板的左侧;所述的连接板固定在放置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的放置板通过六角螺栓和连接板固定在箱体的左侧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包括控制按键,显示器,控制面板,控制器,充电口和电池,所述的控制按键设置在控制器的下部;所述的显示器镶嵌在控制面板的内上部;所述的控制面板焊接在箱体的右下部;所述的控制器安装在控制面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充电口电性连接电池;所述的电池安装在控制面板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电性连接电池;所述的风机,显示器,加热片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的控制按键和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片具体采用PET加热片。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具体采用三菱FX2N-48系列的PL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控制器具体采用三菱FX2N-48系列的PLC,有利于提高智能化程度,方便使用。2.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通孔的直径为1cm至2cm,所述的第二通孔的直径为2cm至3cm,所述的第三通孔的直径为3cm至4cm,有利于放置不同型号的试管。3.本技术中,所述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清楚的知道箱体内的温度变化情况。4.本技术中,所述的加热片,风机和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控制住箱体内的温度变化。5.本技术中,所述的观察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更加直观的查看到箱体内的情况。6.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板,安装孔,挡板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根据试管的高度进行调整支撑腿高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试管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制冷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加热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智能控制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门;2、观察窗;3、底轮;4、试管放置架;41、可调节支架;411、支撑板;412、安装孔;413、挡板;414、调节螺栓;415、支撑腿;42、第一通孔;43、第二通孔;44、第三通孔;45、固定支架;46、承载板;5、制冷机装置;51、风机;52、安装板;53、固定块;54、翼形螺栓;6、智能控制箱装置;61、控制按键;62、显示器;63、控制面板;64、控制器;65、充电口;66、电池;7、传感器;8、加热块装置;81、六角螺栓;82、加热片;83、连接板;84、放置板;9、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包括防护门1,观察窗2,底轮3,试管放置架4,制冷机装置5,智能控制箱装置6,传感器7,加热块装置8和箱体9,所述的防护门1轴接在箱体9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窗2镶嵌在防护门1的正表面;所述的底轮3安装在箱体9的下部;所述的试管放置架4固定在箱体9的内部;所述的制冷机装置5螺栓连接在箱体9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6焊接在箱体9的右下部;所述的传感器7固定在箱体9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块装置8螺栓连接在箱体9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的试管放置架4包括可调节支架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第三通孔44,固定支架45和承载板46,所述的可调节支架41设置在固定支架45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和第三通孔44分别贯穿固定支架45,所述的固定支架45通过承载板46固定在可调节支架41的上部;所述的承载板46焊接在可调节支架41的上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通孔42的直径为1cm至2cm,所述的第二通孔43的直径为2cm至3cm,所述的第三通孔44的直径为3cm至4cm。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架41包括支撑板411,安装孔412,挡板413,调节螺栓414和支撑腿415,所述的支撑板411螺栓连接在支撑腿415的上部;所述的安装孔412分别开设在支撑腿415的内部;所述的挡板413通过调节螺栓414固定在支撑腿415的内侧上方。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制冷机装置5包括风机51,安装板52,固定块53和翼形螺栓54,所述的风机51固定在安装板52的左侧;所述的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包括防护门(1),观察窗(2),底轮(3),试管放置架(4),制冷机装置(5),智能控制箱装置(6),传感器(7),加热块装置(8)和箱体(9),所述的防护门(1)轴接在箱体(9)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窗(2)镶嵌在防护门(1)的正表面;所述的底轮(3)安装在箱体(9)的下部;所述的试管放置架(4)固定在箱体(9)的内部;所述的制冷机装置(5)螺栓连接在箱体(9)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6)焊接在箱体(9)的右下部;所述的传感器(7)固定在箱体(9)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块装置(8)螺栓连接在箱体(9)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的试管放置架(4)包括可调节支架(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第三通孔(44),固定支架(45)和承载板(46),所述的可调节支架(41)设置在固定支架(45)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和第三通孔(44)分别贯穿固定支架(45),所述的固定支架(45)通过承载板(46)固定在可调节支架(41)的上部;所述的承载板(46)焊接在可调节支架(41)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包括防护门(1),观察窗(2),底轮(3),试管放置架(4),制冷机装置(5),智能控制箱装置(6),传感器(7),加热块装置(8)和箱体(9),所述的防护门(1)轴接在箱体(9)的左侧;所述的观察窗(2)镶嵌在防护门(1)的正表面;所述的底轮(3)安装在箱体(9)的下部;所述的试管放置架(4)固定在箱体(9)的内部;所述的制冷机装置(5)螺栓连接在箱体(9)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6)焊接在箱体(9)的右下部;所述的传感器(7)固定在箱体(9)的内壁上;所述的加热块装置(8)螺栓连接在箱体(9)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的试管放置架(4)包括可调节支架(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第三通孔(44),固定支架(45)和承载板(46),所述的可调节支架(41)设置在固定支架(45)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和第三通孔(44)分别贯穿固定支架(45),所述的固定支架(45)通过承载板(46)固定在可调节支架(41)的上部;所述的承载板(46)焊接在可调节支架(41)的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42)的直径为1cm至2cm,所述的第二通孔(43)的直径为2cm至3cm,所述的第三通孔(44)的直径为3cm至4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生物技术开发用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支架(41)包括支撑板(411),安装孔(412),挡板(413),调节螺栓(414)和支撑腿(415),所述的支撑板(411)螺栓连接在支撑腿(415)的上部;所述的安装孔(412)分别开设在支撑腿(415)的内部;所述的挡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逸然康满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