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载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470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推载盘车,包括把手;把手座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把手连接于把手座上,左连接架通过左支撑轴连接于第一支撑架上,右连接架通过右支撑轴连接于第二支撑架上,左连接架底部铰接左L型夹板一端,左L型夹板中部铰接第一支点金具一端,第一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左连接架,第一弹性件连接左连接架和左L型夹板,右连接架底部铰接右L型夹板一端,右L型夹板中部铰接第二支点金具一端,第二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右连接架,第二弹性件连接右连接架和右L型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而且搬运秧盘便利、搬运速度快、作业效率高。

A hand drive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and push carrier, including a hand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respectively. The handle is connected to the handle seat. The left connection fram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through the left supporting shaft. The right connection frame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through the right support shaft, and the left connecting frame is articul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L. At one end of the splin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eft L splint is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fulcrum,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fulcrum is hinged with the left connection frame, the first elastic part connects the left connection frame and the left L splint, the right connection frame is articulated at one end of the right L splint at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connection frame, the middle of the right L splint is hinged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 fulcrum too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gold tool is hinged at the other end. The right connecting frame is connected, and the second elastic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connecting frame and the right L type splint.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flexible use,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conveying plate, fast moving speed and high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推载盘车
本技术涉及推车
,具体为一种手推载盘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推车不仅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造价成本高;而且在搬运秧盘时还存在搬运不方便、搬运速度慢、作业效率低、费时费力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搬运秧盘便利,效率高的手推载盘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推载盘车,包括把手、把手座、支撑架、左连接架、右连接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有第一滚轮的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二滚轮的第二支撑架;所述把手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把手座上,所述左连接架通过左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右连接架通过右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左连接架底部铰接所述左L型夹板一端,所述左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点金具一端,所述第一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左连接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左连接架和左L型夹板,所述右连接架底部铰接所述右L型夹板一端,所述右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支点金具一端,所述第二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右连接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右连接架和右L型夹板。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其中,所述下连接架设于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的中部。其中,所述第一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左连接架的中部。其中,所述第二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右连接架的中部。其中,所述左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一长条形孔,所述左L型夹板底部设有第二长条形孔,第一连接轴穿设所述第一长条形孔、第二长条形孔。其中,所述右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三长条形孔,所述右L型夹板底部设有第四长条形孔,第二连接轴穿设所述第三长条形孔、第四长条形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机器轻、造价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与传统的推车相比,有搬运秧盘便利、搬运速度快、作业效率高、减轻操作者体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手推载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手推载盘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把手1、把手座2、支撑架、左连接架4、右连接架5;所述支撑架包括设有第一滚轮6的第一支撑架7、设有第二滚轮8的第二支撑架9;所述把手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把手座上,所述左连接架通过左支撑轴10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右连接架通过右支撑轴11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左连接架底部铰接所述左L型夹板12一端,所述左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点金具13一端,所述第一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左连接架,所述第一弹性件14连接所述左连接架和左L型夹板,所述右连接架底部铰接所述右L型夹板15一端,所述右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支点金具16一端,所述第二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右连接架,所述第二弹性件17连接所述右连接架和右L型夹板。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所述下连接架18设于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的中部。所述第一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左连接架的中部。所述第二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右连接架的中部。所述左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一长条形孔3,所述左L型夹板底部设有第二长条形孔19,第一连接轴20穿设所述第一长条形孔、第二长条形孔。所述右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三长条形孔21,所述右L型夹板底部设有第四长条形孔22,第二连接轴23穿设所述第三长条形孔、第四长条形孔。在左L型夹板被第一弹性件拉回左连接架时不工作时,第一连接轴位于第一长条形孔、第二长条形孔的第一底部24,在左L型夹板脱离左连接架工作时,第一连接轴位于第一长条形孔、第二长条形孔的第一顶部25,在右L型夹板被第二弹性件拉回右连接架时不工作时,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三长条形孔、第四长条形孔的第二底部26,在右L型夹板脱离右连接架工作时,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三长条形孔、第四长条形孔的第二顶部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作业前,秧盘要按照四十层以下预先整齐叠放在轨道上,轨道高度不超过15cm。作业时,手握手推载盘车的把手,向上抬高把手,即可调整好手推载盘车的左L型夹板、右L型夹板底部离地高度,将手推载盘车推入轨道上,直到叠放的秧盘与左L型夹板、右L型夹板底部接触,下拉把手将叠好的秧盘抬起,同时左L型夹板、右L型夹板依靠秧盘自身重量将秧盘夹紧,保证秧盘运输中稳定,然后以均匀的速度推车行进将秧盘送到指定地方,卸放秧盘时,将手推载盘车推入轨道或者附属支撑台(用来托住叠放秧盘),调整好左右距离,上抬把手,将秧盘平稳的放在轨道或者附属支撑台上,同时手推载盘车的左L型夹板、右L型夹板在弹簧的拉力下收拢到左连接架、右连接架上,后退推车,完成作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推载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把手座、支撑架、左连接架、右连接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有第一滚轮的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二滚轮的第二支撑架;所述把手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把手座上,所述左连接架通过左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右连接架通过右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左连接架底部铰接左L型夹板一端,所述左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点金具一端,所述第一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左连接架,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左连接架和左L型夹板,所述右连接架底部铰接右L型夹板一端,所述右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支点金具一端,所述第二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右连接架,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右连接架和右L型夹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推载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把手座、支撑架、左连接架、右连接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设有第一滚轮的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二滚轮的第二支撑架;所述把手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把手座上,所述左连接架通过左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右连接架通过右支撑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左连接架底部铰接左L型夹板一端,所述左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点金具一端,所述第一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左连接架,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左连接架和左L型夹板,所述右连接架底部铰接右L型夹板一端,所述右L型夹板中部铰接所述第二支点金具一端,所述第二支点金具另一端铰接所述右连接架,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右连接架和右L型夹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推载盘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体国郑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快播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