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其提供了具有一对纱锭悬挂部件的纱锭支持元件,用于在纱锭更换装置的纱锭更换臂上转动。当由一个纱锭悬挂部件悬挂空纱锭时,满纱锭由另一个纱锭悬挂部件悬挂。在此之后,如果纱锭支持元件开始转动,落纱工作和空纱锭供给工作立即进行。因此,在纱锭更换工作中纱锭更换装置相对于粗纱机的往复移动减少,这样一来,由纱锭更换装置,升降装置和传送装置进行的纱锭更换工作可以减至最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粗纱机具有一组顶部支承型锭翼,用于进行落纱工作以便由纱锭轨道移出满纱锭和进行空纱锭供给工作以便在纱锭轮上面排列空纱锭。在配备上述纱锭更换装置的粗纱机上,当空纱锭被由后纱锭悬挂部件悬挂时,以及当满纱锭被落纱工作由纱锭轨道移走时,满纱锭和空纱锭二者被由纱锭更换臂悬挂时,纱锭更换工作开始。再者,由于由后纱锭悬挂部件悬挂的空纱锭不能被供给,除非在纱锭更改装置向后移动之后满纱锭转移至传送装置。这样需要在纱锭更改工作时相对于粗纱机两次往复纱锭更换装置,从而使纱锭更换过程变得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它可以减少和简化纱锭更换工作的步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此纱锭更换装置设置在粗纱机的前面,粗纱机具有一组顶部支承型锭翼和一组纱锭更换臂,以与纱锭轮相同的节距排列,以便可向前和向后移动,用于进行落纱工作,以便由纱锭轨道移走满纱锭和进行空纱锭供给工作,以便在纱锭轮上面排列空纱锭,它的特征在于纱锭更换机构设置在纱锭更换臂上,这样使满纱锭由纱锭轮落纱以及空纱锭排列在满纱锭已落纱的纱锭轮的上面这样的纱锭更换位置,在此位置纱锭更换臂在粗纱机内至少部分移动。更具体地说,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设置在粗纱机的前面,粗纱机具有顶部支承型锭翼和一组纱锭更换臂,以与纱锭轮相同的节距排列,以便纱锭轮可以向前和向后移动,用于进行落纱工作,以便由纱锭轨道移走满纱锭和进行空纱锭供给工作,以便在纱锭轮的上面排列空纱锭,它的特征在于纱锭支持元件具有两个纱锭悬挂部件,安装在可在水平面上转动的相应的纱锭更换臂的前端,以及驱动机构,用以转动地驱动纱锭支持元件,这样使纱锭由一个纱锭悬挂部件悬挂以及纱锭支持元件转动以便使满纱锭与被另一个纱锭悬挂部件预先支持的空纱锭交换位置,在纱锭更换位置,纱锭更换臂在粗纱机内至少部分移动。纱锭悬挂部件安排为可在水平转动时在相同的圆周内移动,而又保持相等的距离。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它具有托架设置在粗纱机的前面,粗纱机具有一组顶部支承型锭翼,设置为乙字形,可向着和离开粗纱机移动;一组纱锭更换臂,设置在托架上,其纵向节距与纱锭轮的相同;纱锭支持元件具有两个纱锭悬挂部件和安装在每个纱锭更换臂的末端,紧接粗纱机,这样它可以围绕两个纱锭悬挂部件之间的中间位置在水平面内转动,面对着相应的纱锭轮的悬挂部件的横向节距与纱锭轮的重合;以及驱动机构设置在托架上,用于使纱锭支持元件转动180°。在这种情况下,纱锭支持元件最好安排为可以围绕两个纱锭悬挂部件的中心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使在纱锭支持元件转动180°时,两个纱锭悬挂部件的位置相互交换。通过设置在机器架2上的牵引部件6牵引纤维束T以及牵引的纤维束T被锭翼3缠绕在插入在纱锭轮5中的纱锭B上。在粗纱机1的前面设置纱锭更换装置10,升降装置20和传送装置30用于自动化进行纱锭更换工作,包括落纱过程和其后相继的空纱锭供给过程。升降装置20和传送装置30可以是公开的相同的结构,例如,日本专利公告No.12-45137公开的。现在,说明升降装置20和传送装置30。立柱21垂直地设置在粗纱机1的前面相应于其纵向相对端的位置,以及支承梁22分别固定在立柱21的上部和下部,以及在远离粗纱机1的侧边沿立柱21之间的水平方向延伸。支承托板23通常沿粗纱机1的全部长度延伸,设置在立柱21之间,这样使连接至支承托板23相对端的引导滚筒24与在相应的立柱21内垂直地形成的沟槽21a啮合。在相应的支承梁22的长度方向中心以球螺旋机构的螺旋轴25支承,用于借助上和下轴承26转动,以便在垂直方向延伸。与螺旋轴25啮合的球螺帽27固定在支承托板23的中部。此外,驱动电动机28固定在支承梁22上以及斜齿轮29b固定在驱动电动机28的输出轴上,以便与固定在螺旋轴25的上端的斜齿轮29a啮合。这样一来,升降装置20可以借助驱动电动机28使支承托板23沿立柱21向上和向下移动。两个支承轨道31固定在支承托板23上,以及平行于粗纱机1的纵向延伸。相应的支承轨道31设置带有纱锭挂架32的可移动的传送装置30。传送装置30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带有纱锭挂架32的支承件33组成的纱锭托架,纱锭挂架32连接的纵向节距P与纱锭轮5的相同。一个纱锭托架30具有纱锭挂架32的数目相当于排列在一台粗纱机1内纱锭轮5数目的一半,纱锭托架30插入在2个支承轨道31内以及相互偏移一半节距P,从而在两个支承轨道31内由纱锭托架30的相应的纱锭挂架32悬挂的空纱锭B1(B)按照纱锭轮5排列为呈Z字形或交错形的前排和后排。因此,支承轨道31固定支承托板23上和借助升降装置2。沿着立柱21向上和向下移动,可采取纱锭传送位置H1(附图说明图1),在此位置纱锭B在连接至纱锭托架30的纱锭挂架32和设置在纱锭更换装置10内的纱锭更换机构40之间传送,详见后述,以及采取升起位置H2(图1),在此位置纺锭托架30可以连接至传送轨道(图中未示出),以便引导纱锭托架30至后继的过程。在粗纱机1的前面纱锭更换装置10面对粗纱机1设置。一组轨道元件11垂直于粗纱机1的纵向延伸,它们体现为位于粗纱机1的前面沿着粗纱机1的长度的路径S。纱锭更换装置10具有一组配备纱锭更换机构40的纱锭更换臂15a和15b,纱锭更换臂15a和15b排列在的托架14上,托架14由相应的轨道元件11使用的台车12组成,并且台车12被支承板13相互整体连接。相应的台车12配备放置在轨道元件11上表面上的滚筒16,可在其上滚动以及小齿轮元件17,它与平行于轨道元件11设置的齿条部分11a啮合。小齿轮元件17连接至驱动轴19,而驱动轴19连接至放置在台车12上的驱动电动机18。这样一来,纱锭更换装置10(托架14)可以相对于粗纱机1向前和向后移动以及借助驱动电动机18的转动向着和离开粗纱机1移动。如图3所示,两种,长的和短的纱锭更换臂15a和15b排列在托架14的支承板13上,以相同的纵向节距P对着纱锭轮5。纱锭更换机构40设置在每个纱锭更换臂15a和15b的前端。纱锭更换机构40具有支承轴41,与纱锭更换臂15a或15b可转动地连接,链轮42,固定在支承轴41的上端以及纱锭支持元件43,固定在纱锭更换臂的末端,因而纱锭支持元件43在链轮42转动时可在水平面内转动。纱锭支持元件43在支承轴41的任一侧面在其末端具有两个纱锭悬挂部件44,每个纱锭悬挂部件适合于夹持纱锭B的上部或者使纱锭B的上凸缘Ba被其悬挂。此两个纱锭悬挂部件44设置在同一圆周内,因此当纱锭支持元件43转动180°时,它们的位置交换。此外,如图3所示,纱锭支持元件43与面对着相应的纱锭轮5的纱锭更换臂15a和15b连接,纱锭支持元件43的纱锭更换部件44的横向节距Q与纱锭轮5的横向节距Q重合。横向节距Q是在纱锭轨道4的横向以及纱锭更换臂15a和15b的纵向上测量的。此外,支承板13配备驱动机构50用于转动纱锭更换机构40。驱动机构50适合借助一组控制电动机51转动与相应的支承轴41连接的链轮42,控制电动机51以预定的支承板13的纵向节距设置在支承板13上。一组链轮52沿着支承板13的长度可转动地设置在控制电动机51和纱锭更换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纱机的纱锭更换装置,上述纱锭更换装置设置在粗纱机的前面,粗纱机具有一组顶部支承型锭翼和一组纱锭更换臂,以与纱锭轮相同的节距排列,可以向前和向后移动用于进行落纱工作,以便由纱锭轨道移走满纱锭和进行空纱锭供给工作,以便在纱锭轮上面排列空纱锭,其特征在于,纱锭更换机构设置在纱锭更换臂内,从而使满纱锭由纱锭轮落纱,以及空纱锭排列在满纱锭已由其落纱的纱锭轮的上面,它处于纱锭更换位置,在此位置纱锭更换臂在粗纱机内至少部分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谷茂树,后藤英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和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