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23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2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阀,包括阀体、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调温阀包括六个接口及各形成一个阀口的四个阀口部:第一阀口部、第二阀口部、第三阀口部、第四阀口部;所述调温阀包括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与第二腔,六个接口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的其中一个与第二腔连通,其余两个能够各通过一个阀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六个接口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五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腔流通,其余两个能够各通过一个阀口与所述第一腔流通,所述分隔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排孔及一个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连通所述分隔部的内部通孔与分隔部外侧;所述阀体在所述排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排出部,排出部与排孔连通。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including a valve body, a first elastic element, a second elastic element, a seat component, a valve core and a thermal element, and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including six interfaces and four valve ports of each valve mouth: the first valve mouth, the second valve mouth, the third valve mouth, and the fourth valve mouth;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includes the valve.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cond cavity are not interconnected, one of the third interfaces of the six interfaces, the fourth interface, the sixth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other two can b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cavity through one valve port, and one of the first interfaces, the second interfaces, and the fifth interfaces of the six interfaces is circula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The other two can be circulated by one valve port and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paration part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hole and an inner pass hole, the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hole of the dividing part and the outside of the dividing part; the valve body is arranged in a row part in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hole, and the discharge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温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随温度变化改变流体流动方式的调温阀。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以润滑油润滑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如润滑油润滑性能不够好则可能会影响汽车使用寿命,如变速箱油等,变速箱油一般通过调温阀和外部冷却用换热装置组成的温控流路来实现温度调节。当变速箱油路的温度上升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封住或通道流量下降,高温油进入外部冷却用换热装置进行降温再流回变速箱。反之,当油温过低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开始凝固收缩,顶杆复位,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打开。变速箱油路的油在流动过程中与发热的变速箱元器件发生热交换,使油温控制在适宜范围。而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现在有时变速箱油也可以通过先与冷却流体换热的方式进行,这时控制温度的调温组件或调温阀就要采用不同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调温阀,同时可以控制两种流体,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温阀,包括阀体、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所述阀体包括相对固定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设置于阀体内,其中所述阀座组件与阀体相对固定或限位设置,所述调温阀包括六个接口,六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所述调温阀包括各形成一个阀口的四个阀口部,四个阀口部包括第一阀口部、第二阀口部、第三阀口部、第四阀口部,所述第一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或第二阀体部件,所述第四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或第一阀体部件;所述阀座组件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组件设置有分隔部,所述调温阀包括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分隔部的一侧为第一腔,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不流通,所述第一阀口部位于第二腔,所述第四阀口部位于第一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第二腔,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一腔,所述热动元件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另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热动元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抵接;所述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其余两个能够通过阀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五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腔流通,其余两个能够通过阀口与所述第一腔流通;所述分隔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排孔及一个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连通所述分隔部的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还连通分隔部外侧;所述阀体在所述排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排出部,所述排出部与排孔连通。这样调温阀可以同时控制两种流体,且即使两个流体中有一个有泄漏,也不会对另一个流体系统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调温阀与换热器组合后的热管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热管理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沿A-A剖视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调温阀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调温阀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调温阀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实线箭头示意调温阀内两种流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虚线箭头示意调温阀在另一工作状态时两种流体能流动的方式。图7是图6所示调温阀沿C-C方向在两个工作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上述实施例的调温阀的爆炸示意图。图9是上述实施例的调温阀的阀座的立体示意图,分别从两个方向示出。图10是图9所示阀座的剖视示意图及组装密封件等的阀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上述实施例的调温阀的阀芯的剖视示意图。图12是阀座组件与阀芯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及剖视示意图。图13是换热组件或热管理组件在系统中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应用方式的示意图。图14是换热组件或热管理组件在系统中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应用方式的示意图。图中实线箭头方向示意流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虚线箭头方向示意所在流路流体可能不流通。图15是第二实施例的调温阀的立体示意图,分别从两个方向示出。图16是图15调温阀的第二阀体的立体示意图及剖视示意图。图17是第三实施例的调温阀的立体示意图,分别从两个方向示出。图18是图17调温阀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实线箭头示意调温阀内两种流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虚线箭头示意调温阀在另一工工作状态时两种流体能够流动的方式。图19是图18所示调温阀沿D-D、E-E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20是图18所示调温阀的阀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阀座的一个方向的视图及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12是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相关示意图,其中图1是调温阀与换热器组合后的热管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该热管理组件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热管理组件沿A-A剖视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调温阀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上述调温阀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6是调温阀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实线箭头示意调温阀在图示状态时两种流体可能流动的方式,虚线箭头示意调温阀在阀动作后即在另一工作状态时两种流体可能流动的方式,图7是图6所示调温阀沿C-C方向在两个工作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上述调温阀的爆炸示意图,图9是上述调温阀的阀座的立体示意图,分别从两个方向示出,图10是上述调温阀的阀座及阀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阀芯的剖视示意图,图12是阀座组件与阀套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及剖视示意图。调温阀2包括内设腔的阀体20、第一弹性元件22、第二弹性元件23、阀座组件24’、阀芯25、热动元件21,阀体20包括第一阀体201和第二阀体202,阀座组件24’包括阀座24,第一弹性元件22、第二弹性元件23、阀座24、阀芯25、热动元件21设置于阀体20的腔,其中阀座与阀体相对固定,第一阀体201和第二阀体202通过螺栓或螺钉51固定,并可以在两者结合部位设置密封件28而实现相对密封。阀体20设置有六个分别可与外部连通的接口,六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63、第二接口64、第三接口65、第四接口66、第五接口67、第六接口68。第三接口65、第四接口66、第六接口68可用于第一流体流通,第一接口63、第二接口64、第五接口67可用于第二流体流通,第三接口65、第四接口66、第六接口68中的其中一个接口如图实施例的第三接口65可作为第一流体的进口,而其余两个可作为第一流体的出口;第一接口63、第二接口64、第五接口67的其中一个接口如图实施例的第二接口64可作为第二流体的进口,而其余两个可作为第二流体的出口。该阀芯为一体结构,另外也可以由两个或更多零件组合而成,即阀芯可以是一体结构或几个零件组合的方式。阀体20的腔包括第一腔2010、第三腔2011、第二腔2020,第一腔2010、第三腔2011相对密封设置,第三腔2011位于第一腔2010、第二腔2020之间,第二接口64连通到第一腔2010,第三接口65连通到第二腔2020,第三腔2011与第六接口68连通;热动元件21包括包括热动元件本体与顶杆213和填充在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热敏物质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热敏物质的体积变化推动顶杆213相对本体动作,从而能够促使顶杆相对热动元件本体运动;热动元件本体包括第二部212、第一部211,第二部212、第一部211相对固定设置,第一部211位于第二部212、顶杆213之间,顶杆可在温度变化时相对第二部21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温阀,包括阀体、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所述阀体包括相对固定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设置于阀体内,其中所述阀座组件与阀体相对固定或限位设置,所述调温阀包括六个接口,六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所述调温阀包括各形成一个阀口的四个阀口部,四个阀口部包括第一阀口部、第二阀口部、第三阀口部、第四阀口部,所述第一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或第二阀体部件,所述第四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或第一阀体部件;所述阀座组件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组件设置有分隔部,所述调温阀包括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分隔部的一侧为第一腔,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不流通,所述第一阀口部位于第二腔,所述第四阀口部位于第一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第二腔,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一腔,所述热动元件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另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热动元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抵接;所述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其余两个能够通过阀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五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腔流通,其余两个能够通过阀口与所述第一腔流通;所述分隔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排孔及一个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连通所述分隔部的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还连通分隔部外侧;所述阀体在所述排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排出部,所述排出部与排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阀,包括阀体、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所述阀体包括相对固定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阀座组件、阀芯、热动元件设置于阀体内,其中所述阀座组件与阀体相对固定或限位设置,所述调温阀包括六个接口,六个接口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所述调温阀包括各形成一个阀口的四个阀口部,四个阀口部包括第一阀口部、第二阀口部、第三阀口部、第四阀口部,所述第一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体或第二阀体部件,所述第四阀口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体或第一阀体部件;所述阀座组件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组件设置有分隔部,所述调温阀包括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分隔部的一侧为第一腔,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不流通,所述第一阀口部位于第二腔,所述第四阀口部位于第一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位于第二腔,第二弹性元件位于第一腔,所述热动元件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另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热动元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抵接;所述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其余两个能够通过阀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五接口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腔流通,其余两个能够通过阀口与所述第一腔流通;所述分隔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排孔及一个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连通所述分隔部的内部通孔,所述排孔还连通分隔部外侧;所述阀体在所述排孔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排出部,所述排出部与排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于阀座组件向外部位的密封件、至少两个限位于阀座向内部位的密封件,阀座组件向外部位的密封件至少各有一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排孔两侧,阀座组件向内部位的密封件至少各有一个分别位于所述排孔两侧,阀座组件向外部位的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内壁部之间,用于与所述阀体的内壁部配合而实现密封;所述热动元件包括顶杆与本体部,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分隔部,所述阀座组件向内部位的密封件位于所述阀座与顶杆之间,用于与所述顶杆配合实现动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还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在所述调温阀的轴向位置与所述排孔在所述调温阀的轴向位置至少部分相重合,所述排孔与凹槽部连通,所述阀体的排出部与凹槽部连通,所述排出部与排孔通过所述凹槽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组件的分隔部位于所述第一阀体,所述阀座组件包括所述第二阀口部与第三阀口部,所述阀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或阀座组件为构成所述第一腔的一部分,所述阀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或阀座组件为构成所述第二腔的一部分,所述分隔部与热动元件相配合,分隔部的两侧不连通,所述分隔部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三接口连通第二腔,所述第四接口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阀口部的第一阀口与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六接口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阀口部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四接口、第六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连通第一腔,所述第一接口能够通过所述第四阀口部的第四阀口与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五接口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阀口部的第三阀口与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第五接口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动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一阀口部、第二阀口部配合而使第一阀口或第二阀口不导通,所述阀芯能够与所述第三阀口部、第四阀口部配合而使第三阀口或第四阀口不导通;所述调温阀包括至少两种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所述热动元件处于初始状态或者说热动元件的长度相对较短,所述热动元件与所述第二阀口部配合使第二阀口基本不导通,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三阀口部配合使所述第三阀口基本不导通,所述热动元件不关闭所述第一阀口部,所述阀芯不关闭所述第四阀口部,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浩明尹斌廖志勇张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