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13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集成电路模块U1,场效应管Q1,稳压二极管D1,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决产品输入电压过高和负载电流过大的自动保护功能技术问题,能够自动调节负载输入的电压、电流,避免因为电压、电流不符合负载的供电要求,而造成负载损坏,具有线路简单可靠、性价比高的优点。

An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which includes resistance R1, resistance R2, resistance R3, resistance R4, resistance R5, resistance R6, integrated circuit module U1,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Q1, voltage stabilized diode D1,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s, and the automatic protection function of high input voltage and overcurrent load current. It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load input, and avoid the load damage because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are not in line with the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of the loa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liable line and high cost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本技术电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的使用已经遍布各个领域,尤其对于电路控制类的开关电路(如:DC-DC电路,小型化开关电路电路),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军工、科研、工控设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路由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采用开关电路组建电路系统具有设计周期短、可靠性高、系统升级容易等特点,开关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半导体工艺、封装技术和高频软开关的大量使用,开关电路的功率密度越来越大,转换效率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简单,目前流行使用半导体电路完成过压检测和过流检测,用半导体电子开关切断输入电路,达到保护后级电路的目的。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管理需要相应的工业自动化设备来执行,开关电路等电路开关电路也广泛使用在工业自动化设备中。但是,在工业自动化设备应用在恶劣的工业环境的情况下,电路线缆上的电压通常存在骤升或骤降的现象,由此造成的过压和欠压都可能会对开关电路造成损坏。其中,电路线缆在接线过程中可能错误的接入高压,或者由于大负载接入或断开造成电路线路上产生极高的浪涌电压,对电路电路造成过压损坏。尤其上在进行接错线会对整条线路的装置造成损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有技术中,半导体电路在有浪涌电压的情况下,容易损坏,元器件使用数量多,结构复杂,这样就降低了电路的效率,并且无效的功耗增加了芯片散热的负担,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电路中元器件使用数量较多,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降低了电路整体的可靠性。因此,如何解决针对开关电路电路的过压过流保护的问题,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一般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在电路启动或运行中容易产生瞬间过压,或者负载短路或过载情况下会产生过大的电流,从而对电子产品电路造成损害,因此有必要在电路中增加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来增加电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集成电路模块U1,场效应管Q1,稳压二极管D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入正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正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电连接,同时,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与接地端电连接,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还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电路输出额接地端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3电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的接地端电连接,电阻R5串接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5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6串接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4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路输入正极与电路输出正极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模块U1的型号为XZ4313B。所述场效应管Q1为PNP型场效应管,其型号为XZ21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决产品输入电压过高和负载电流过大的自动保护功能技术问题,能够自动调节负载输入的电压、电流,避免因为电压、电流不符合负载的供电要求,而造成负载损坏,具有线路简单可靠、性价比高的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集成电路模块U1,场效应管Q1,稳压二极管D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入正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正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电连接,同时,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与接地端电连接,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还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电路输出额接地端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3电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的接地端电连接,电阻R5串接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5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6串接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4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路输入正极与电路输出正极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模块U1的型号为XZ4313B,具有稳定可靠、性价比高特点。所述场效应管Q1为PNP型场效应管,其型号为XZ2106,具有稳定可靠、性价比高特点。综上所述,该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决产品输入电压过高和负载电流过大的自动保护功能技术问题,能够自动调节负载输入的电压、电流,避免因为电压、电流不符合负载的供电要求,而造成负载损坏,具有线路简单可靠、性价比高的优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集成电路模块U1,场效应管Q1,稳压二极管D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入正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正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电连接,同时,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与接地端电连接,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还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电路输出额接地端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3电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的接地端电连接,电阻R5串接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5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6串接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4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路输入正极与电路输出正极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集成电路模块U1,场效应管Q1,稳压二极管D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入正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6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路输出正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1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电连接,同时,集成电路模块U1的管脚2与接地端电连接,集成电路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祥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