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09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探针,包括针轴、针管、弹簧,弹簧位于针管内,针轴插设于针管内,并能够压缩弹簧;还包括固定于针管内的冠簧,冠簧包括冠簧主体和卡片,卡片沿着冠簧主体的轴向延伸,卡片为沿冠簧主体的周向分布的多个,沿着针轴的插入方向,多个卡片逐渐向冠簧主体的轴线处靠拢,针轴能够与多个卡片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冠簧主体的外壁能够与针管的内壁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来自于针轴的电信号依次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传递至针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冠簧能够实现针轴与针管的稳定接触,另外,冠簧的设置还能够确保针轴与针管的均匀接触,从而就提高了电流传输的均匀性。

Spring pro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ring probe, which includes a needle shaft, a needle tube and a spring. The spring is located in a needle tube. The needle shaft is inserted in the needle tube and can compress the spring. It also includes a crown spring fixed in the needle tube. The crown spring includes the crown spring body and the card. The card extend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rown spring body, and the card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crown spring. More than one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of the needle axis, a number of cards gradually close to the axis of the body of the crown spring, and the needle shaft can be squeezed in contact with a number of cards to form the first contact,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dy of the crown spring is able to contact the elastic extrusion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needle tube to form the second contact part and the electrical signal from the needle axis. The first contact part and the second contact part are transmitted to the needle tube in turn. The crown spring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steady contact between the needle shaft and the needle tube. In addition, the setting of the crown spring can also ensure the uniform contact between the needle shaft and the needle tube, thus improv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current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探针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簧探针。
技术介绍
弹簧探针是一种应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器,弹簧探针通常包括针轴、针管以及弹簧。弹簧设置在针管内,针轴插设在针管内。针轴受到元器件的挤压时,压缩弹簧,轴向移动,针轴的外表面与针管的内表面接触,电信号从针轴传输到针管。现有的弹簧探针中,针轴与针管的接触不可靠,容易产生电弧效应,影响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弹簧探针,该弹簧探针中的针轴与针管能够可靠接触,避免出现电弧效应,确保电信号的稳定传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探针,该弹簧探针中的针轴与针管能够可靠接触,避免出现电弧效应,确保电信号的稳定传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探针,包括针轴、针管、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针管内,所述针轴插设于所述针管内,并能够压缩所述弹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针管内的冠簧,所述冠簧包括冠簧主体和卡片,所述卡片沿着所述冠簧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卡片为沿所述冠簧主体的周向分布的多个,沿着所述针轴的插入方向,多个所述卡片逐渐向所述冠簧主体的轴线处靠拢,所述针轴能够与多个所述卡片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冠簧主体的外壁能够与所述针管的内壁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来自于所述针轴的电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传递至所述针管。优选地,所述冠簧的材质为铍铜;所述冠簧的材质为磷铜。优选地,所述卡片从所述冠簧主体的一端向所述冠簧主体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弹簧的顶部伸入所述冠簧主体内,所述针轴的底部能够挤压所述弹簧的顶部。优选地,所述针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冠簧的容置槽。优选地,还包括套设在所述针轴上的O型圈,所述O型圈受压于所述针轴和所述针管之间。优选地,所述针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针管间隙配合的凸缘,所述凸缘阻止所述O型圈向所述针轴的底部移动。优选地,所述卡片从所述冠簧主体的底端向远离所述冠簧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针轴贯穿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受压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冠簧主体之间。优选地,所述卡片从所述冠簧主体的顶端向远离所述冠簧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针轴贯穿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受压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卡片之间。优选地,沿着所述冠簧主体的周向设置有环形的卡凸,所述针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凸适配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弹簧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中的弹簧探针包括针轴、针管、弹簧,还包括冠簧。针轴与冠簧的多个卡片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稳定的第一接触部。冠簧主体的外壁与针管的内壁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稳定的第二接触部。来自于针轴的电信号依次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传递至针管。本技术中的冠簧能够实现针轴与针管的稳定接触,另外,冠簧的设置还能够确保针轴与针管的均匀接触,从而就提高了电流传输的均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探针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弹簧探针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弹簧探针的剖视图。其中,1为针轴、2为针管、3为弹簧、4为冠簧、41为卡片、42为冠簧主体、5为凸缘、6为O型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探针,该弹簧探针中的针轴与针管能够可靠接触,避免出现电弧效应,确保电信号的稳定传输。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便于理解,规定本文中以靠近针轴1的方向为上,靠近针管2的方向为下。请参考附图1-图3。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弹簧3探针包括:针轴1、针管2、弹簧3、冠簧4。其中,针轴1插设在针管2内。弹簧3位于针管2内,针轴1受压时挤压弹簧3作轴向移动。冠簧4包括冠簧主体42和卡片41。卡片41沿冠簧主体42的轴向延伸,卡片41为多个,多个卡片41沿冠簧主体42的周向分布。沿着针轴1的插入方向,多个卡片41逐渐向冠簧主体42的轴线处靠拢,即随着针轴1的伸入,针轴1与多个卡片41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并且随着针轴1的不断伸入,卡片41与针轴1之间的弹性挤压力会越大。该第一接触部为弹性挤压而成,因此可靠性较高。冠簧主体42的外壁与针管2的内壁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为弹性挤压而成,因此可靠性较高,并且,随着针轴1的伸入,冠簧主体42与针管2之间的挤压力越大。来自于针轴1的电信号依次通过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传递至针管2。本实施例中的冠簧4能够实现针轴1与针管2的稳定接触,另外,冠簧4的设置还能够确保针轴与针管的均匀接触,从而就提高了电流传输的均匀性。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冠簧4的材质为磷铜或者铍铜。磷铜和铍铜的弹性高,导电性能好。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弹簧3、针轴1、冠簧4的位置关系为:卡片41从冠簧主体42的底端向顶端延伸。卡片41的顶端为自由端,底端连接在冠簧4的底端,并且从自由端到底端卡片41逐渐向轴线处靠拢,弹簧3的顶部伸入进冠簧4内,针轴1的底部能够挤压弹簧3的顶部,如此设置能够节约针管2的内部空间。进一步地,冠簧4的固定方式为:在针管2的内壁上开设容置槽,该容置槽用于容置冠簧4,从而实现对冠簧4的固定。容置槽的形状与冠簧4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同。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增设了O型圈6,O型圈6套设在针轴1上,且受压于针轴1和针管2之间。O型密封圈与针管2紧密接触,在针轴1轴向移动的过程中,O型密封圈对针轴1具有导向、扶正作用,防止针轴1发生偏斜,从而进一步确保针轴1与针管2的稳定接触,防止电弧效应的发生。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在针轴1上设置有凸缘5,该凸缘5与针管2间隙配合。O型圈6设置在凸缘5的上方,凸缘5用于阻止O型圈6向针轴1的底部移动。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针轴1、冠簧4、弹簧3的位置关系为:冠簧4位于弹簧3的底部,卡片41从冠簧主体42的底端向远离冠簧主体42的方向延伸。针轴1贯穿弹簧3,弹簧3受压于凸缘5和冠簧主体42之间,即弹簧3的一端与凸缘5的下端面弹性挤压接触,另一端与冠簧主体42的上端面弹性挤压接触。针轴1、冠簧4、弹簧3的位置关系还可以为:冠簧4位于弹簧3的底部,卡片41从冠簧主体42的顶端向远离冠簧主体42的方向延伸。针轴1贯穿弹簧3,弹簧3受压于凸缘5和卡片41之间,即弹簧3的一端与凸缘5的下端面弹性挤压接触,另一端与卡片41的上端面弹性挤压接触。进一步地,冠簧4与针管2的固定方式为:在冠簧主体42的周向上设置有环形卡凸,针管2的内壁上设置卡槽,卡凸卡置在卡槽内,从而实现对冠簧4的固定。为了避免在电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弹簧3内部走电流而发生匮乏和烧毁,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探针,包括针轴(1)、针管(2)、弹簧(3),所述弹簧(3)位于所述针管(2)内,所述针轴(1)插设于所述针管(2)内,并能够压缩所述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针管(2)内的冠簧(4),所述冠簧(4)包括冠簧主体(42)和卡片(41),所述卡片(41)沿着所述冠簧主体(42)的轴向延伸,所述卡片(41)为沿所述冠簧主体(42)的周向分布的多个,沿着所述针轴(1)的插入方向,多个所述卡片(41)逐渐向所述冠簧主体(42)的轴线处靠拢,所述针轴(1)能够与多个所述卡片(41)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冠簧主体(42)的外壁能够与所述针管(2)的内壁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来自于所述针轴(1)的电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传递至所述针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探针,包括针轴(1)、针管(2)、弹簧(3),所述弹簧(3)位于所述针管(2)内,所述针轴(1)插设于所述针管(2)内,并能够压缩所述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针管(2)内的冠簧(4),所述冠簧(4)包括冠簧主体(42)和卡片(41),所述卡片(41)沿着所述冠簧主体(42)的轴向延伸,所述卡片(41)为沿所述冠簧主体(42)的周向分布的多个,沿着所述针轴(1)的插入方向,多个所述卡片(41)逐渐向所述冠簧主体(42)的轴线处靠拢,所述针轴(1)能够与多个所述卡片(41)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一接触部;所述冠簧主体(42)的外壁能够与所述针管(2)的内壁弹性挤压接触,形成第二接触部,来自于所述针轴(1)的电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传递至所述针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簧(4)的材质为铍铜或磷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41)从所述冠簧主体(42)的一端向所述冠簧主体(42)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弹簧(3)的顶部伸入所述冠簧主体(42)内,所述针轴(1)的底部能够挤压所述弹簧(3)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星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