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09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包括铜排本体,铜排本体包括:前置连接体、后置连接体、中间连接体、加强筋、前弯折角、后弯折角和弯折角;前置连接体开设有搭接孔上;前置连接体与中间连接体之间开设有安装孔;后置连接体开设有连接孔;加强筋设置在中间连接体的表面上;前弯折角和后弯折角的弯折角度均在100‑120度之间,弯折角的弯折角度在60‑90度之间,从而使铜排本体呈波浪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保证连接结构稳定,不易松动,同时改变了现有铜排简单的平面结构,使铜排更加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电器产品形状;克服了传统铜排的缺陷,性能稳定,提高了载流量;在前置连接体和后置连接体出设置有耐磨层,能保护铜排表面,增强铜排的实用寿命及导电能力。

A wave shaped connection of copp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ve shaped copper row of copper row, including the copper body, which consists of a front connection body, a rear connection body, a middle connection body, a reinforcing bar, a front bending angle, a back bend angle and a bending angle. The front connectio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ap hole, and the front connection body is installed with the intermediate connection. The rear connec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the reinforcement is set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termediate connector; the bending angle of the front bending angle and the back bend angle are between 100 and 120 degrees, and the bending angle of the bending angle is between 60 and 90 degrees, so that the body of the copper is wav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at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stable, not easy to loose, at the same time, the simple plane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copper row is changed, the copper row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electrical product shape, and the de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opper row are overcome, the performance is stable, the flow rate is improved, and the wear-resistant layer is set up in the front and rear connection bodies. It can protect the surface of copper bar and enhance the practical life and conductivity of copper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
本技术涉及连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
技术介绍
铜排是一种大电流导电产品,铜排用于连接两个元件使其导电。适用于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配电设备、母线槽等电器工程,也广泛用于金属冶炼、电化电镀、化工烧碱等超大电流电解冶炼工程。电工铜排具有电阻率低、可折弯度大等优点。铜排主要是用在大电流的相线、零线、地线,在电柜上较大电流的一次元器件的连接都是用铜排,比如一排电柜在柜与柜之间连接的是主母排,主母排分到每面电柜的开关电气(隔离开关、断路器等)上的是分支母排。铜排空余处有加热缩套管防护,也有些是用绝缘油漆的。用铜排最主要考虑的是载流量,根据电流大小选用适合的铜排,连接处的螺丝一定要上紧,否则电流大时会出现烧熔铜排的可能。铜排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外力作用,使铜排出现变形。现有的铜排都是刚性的,受冲击振动能力较差,受到外力情况下会对铜排出现较大程度的损伤,需要经常检查维护或更换。目前铜排或铜线两端部一般压接有连接头,其中铜排连接结构是硬连接,可变形范围小,长时间使用后铜排连接易出现松动现象,因此常因剧烈振动导致铜排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变大,从而在大电流放电时极易出现事故;而铜线连接结构的缺陷是铜线压接在接线套子内部时,存在铜线与接线套接触面不够,甚至只压住少量铜线的情况,导致接线套与铜线接触电阻过大,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容易出现故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耐用的铜排,成为一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能保证连接结构稳定,不易松动,同时改变了现有铜排简单的平面结构,使铜排更加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电器产品形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包括铜排本体,所述铜排本体包括:前置连接体、后置连接体、中间连接体、加强筋、前弯折角、后弯折角和弯折角;所述前置连接体开设有搭接孔上;所述的前置连接体与中间连接体之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后置连接体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加强筋设置在中间连接体的表面上;所述前弯折角是前置连接体与中间连接体连接形成;所述后弯折角是后置连接体与中间连接体连接形成的;所述弯折角是中间连接体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的;前弯折角和后弯折角的弯折角度均在100-120度之间,弯折角的弯折角度在60-90度之间,从而使铜排本体呈波浪状。进一步的,所述前置连接体、后置连接体、中间连接体和加强筋的材质都是纯铜。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长度与中间连接体的长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后置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的厚度均为4-8毫米。进一步的,所述前置连接体的厚度为后置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厚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所述前置连接体、后置连接体和中间连接体的宽度相同,均为15-35毫米。进一步的,所述前置连接体和后置连接体的外部均包覆有柔性的耐磨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能保证连接结构稳定,不易松动,避免因接触电阻过大导致大电流充放电事故,同时改变了现有铜排简单的平面结构,使铜排更加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电器产品形状。2、本技术对铜排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构简单,克服了传统铜排的缺陷,性能稳定,提高了载流量,节省了连接空间。3、本技术前置连接体和后置连接体出设置有耐磨层,能保护铜排表面,防止空气氧化或腐蚀,增强铜排的实用寿命及导电能力。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前置连接体、2-后置连接体、3-中间连接体、4-搭接孔、5-安装孔、6-连接孔、7-加强筋、8-前弯折角、9-后弯折角、10-弯折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包括铜排本体,所述铜排本体包括:前置连接体1、后置连接体2、中间连接体3、搭接孔4、安装孔5、连接孔6、加强筋7、前弯折角8、后弯折角9和弯折角10;所述前置连接体1开设有搭接孔4上;所述前置连接体1与中间连接体3之间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后置连接体2开设有连接孔6;所述加强筋7设置在中间连接体3的表面上;所述前弯折角8是前置连接体1与中间连接体3连接形成的角度;所述后弯折角9是后置连接体2与中间连接体3连接形成的角度;所述弯折角10是中间连接体3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的角度;前弯折角8和后弯折角9的弯折角度均在100-120度之间;弯折角10的弯折角度在60-90度之间,从而使铜排本体呈波浪状,使铜排更加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电器产品形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置连接体1、后置连接体2、中间连接体3和加强筋7的材质都是纯铜。所述加强筋7的长度与中间连接体3的长度相同。所述后置连接体2和中间连接体3的厚度均为4-8毫米。所述前置连接体1的厚度为后置连接体2和中间连接体3厚度的一半。所述前置连接体1、后置连接体2和中间连接体3的宽度相同,均为15-35毫米。所述前置连接体1和后置连接体2的外部均包覆有柔性的耐磨层。耐磨层能保护铜排表面,防止空气氧化或腐蚀,增强铜排的实用寿命及导电能力。工作原理:本技术所涉及的连接铜排在实际使用时,先通过前置连接体1上的搭接孔4和后置连接体2上的连接孔6与其他相邻元件连接,并通过安装孔5将铜排进行稳定;当需要调整角度或倾斜时,调整前弯折角8、后弯折角9和弯折角10的角度,以满足实际需求。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包括铜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本体包括:前置连接体(1)、后置连接体(2)、中间连接体(3)、加强筋(7)、前弯折角(8)、后弯折角(9)和弯折角(10);所述前置连接体(1)开设有搭接孔(4)上;所述的前置连接体(1)与中间连接体(3)之间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后置连接体(2)开设有连接孔(6);所述加强筋(7)设置在中间连接体(3)的表面上;所述前弯折角(8)是前置连接体(1)与中间连接体(3)连接形成;所述后弯折角(9)是后置连接体(2)与中间连接体(3)连接形成的;所述弯折角(10)是中间连接体(3)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的;前弯折角(8)和后弯折角(9)的弯折角度均在100‑120度之间,弯折角(10)的弯折角度在60‑90度之间,从而使铜排本体呈波浪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浪形连接铜排,包括铜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本体包括:前置连接体(1)、后置连接体(2)、中间连接体(3)、加强筋(7)、前弯折角(8)、后弯折角(9)和弯折角(10);所述前置连接体(1)开设有搭接孔(4)上;所述的前置连接体(1)与中间连接体(3)之间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后置连接体(2)开设有连接孔(6);所述加强筋(7)设置在中间连接体(3)的表面上;所述前弯折角(8)是前置连接体(1)与中间连接体(3)连接形成;所述后弯折角(9)是后置连接体(2)与中间连接体(3)连接形成的;所述弯折角(10)是中间连接体(3)的中部向外凸出形成的;前弯折角(8)和后弯折角(9)的弯折角度均在100-120度之间,弯折角(10)的弯折角度在60-90度之间,从而使铜排本体呈波浪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